2020年05月29日 | 第[736]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為了下一代
–張大寬
1
“你再不好好吃,就把你留給老板,我們就不要你了!”
“你再亂跑,就把你賣了,不要你了!”
“你能不能聽點話,煩死了!”
這是前幾天我和朋友出去吃飯時,隔壁桌的情況。
五歲多的孩子,吃一口飯,跑一邊玩一會,又吃一口,又玩一會。
總之,沒有很安靜好好吃飯的時候。
2
當媽的板著臉兇著孩子。
孩子好像已經習慣了,只要媽媽不爆炸,就該咋玩咋玩。
幾個回合后,當媽的還是無法控制孩子。
終于,祭出了殺手锏,“玩去吧”媽媽把手機遞給了孩子。
之后,孩子就特別乖的坐在座位上,看著他喜歡的奧特曼。
3
孩子看了一會,老媽就拿過一個小碗,將不帶辣椒的菜給孩子盛了一點讓孩子吃。
孩子接過碗,吃了兩口,又抱起手機看動畫。
媽媽沒好氣的說“這死孩子,吃個飯咋就那么費勁!趕快吃!”
一邊說,一邊拍了一下孩子腦袋。
孩子瞅了一眼老媽,目光繼續移到手機上。
老媽有點生氣了,“咋我說話不好使了?讓你趕快吃聽見了嗎?”
孩子當做沒聽見。
4
老媽給對面的朋友說“看見了嗎,以后你們也得這樣,煩死了!我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一個孩子,我太喜歡了,人家吃飯都不要人管,盛好飯自己就去端碗拿勺子吃,而且吃的特別好。哪像這孩子,煩死了!”
孩子聽媽這么說,就盯著老媽一直看,氣鼓鼓的。
當媽的還不依不饒“咋,說你你還不愿意了?你就是沒有人家吃飯好,我就喜歡那個孩子!”
5
這時候,旁邊當爸的看不下去了。沖著孩子說,我家娃吃飯也吃得好,你吃一個給你媽看看。
孩子終于等到了臺階,放下手機,一手抱著碗,一手用勺子使勁往嘴里塞飯菜。
當媽的看孩子狼吞虎咽,才略微滿意的說,這還差不多。
孩子期待的眼神看著媽媽,等著下一句表揚。
結果媽媽說,可我還是喜歡那個孩子,你要天天這樣吃飯才行。
孩子丟下碗,又拿起手機,慢慢的嚼著嘴里的飯,面無表情。
6
這是一個五歲孩子不到一個小時的經歷,不知道你看了啥感受,我特別心疼這個孩子。
朋友和我一起經歷了這一切,我問他啥感受,他說正常,大家不都這樣嗎?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大人批評幾句,然后孩子不愿意,老媽用別的孩子刺激刺激自家孩子,激將法嘛,大家不都這樣嗎?
后來我又問了幾個朋友,有的說孩子媽做的有點過分,有的說,沒啥奇怪的,自己小時候也是這么過來的嘛。
7
大家都這樣,就對嗎?
自己小時候也是這么過來的,就是正確的嗎?
我同學家孩子不到五歲,男孩子,也挺皮的,家里玩具賊多,經常把玩具拉的到處都是,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
兩口子都挺頭疼這個問題的,但也沒啥好辦法,也兇過,甚至打過,都沒啥效果,該干啥還干啥。
有次我去他家,孩子就拉著我一起和他玩。
8
我倆坐到地上后,他就打算把已經收拾好,一桶一桶的玩具都倒在地上。
就在他動手的那一刻,我攔住了他。我說我們先做一個約定好嗎?
他撲閃著大眼睛問我,啥約定呀!
我說,我們在玩之前先約定一下,一次就玩一桶玩具,如果要玩下一個,就需要把上一個收拾好。好嗎?
小崽子看著我說,好的!
然后,我們就倒了第一桶,第一桶里面都是奧特曼和怪獸之類的玩具。
玩了幾分鐘,他伸手去抓第二桶,我攔住了他,我說還記得我們剛才的約定嗎?
他愣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
那來吧,我們一起收拾收拾。
我就和他一起,把地上的玩具都裝回桶里面,然后再開始玩第二桶。
有兩次,他自己裝好一桶的時候,我就叫他爸媽來,我說你看,你兒子學會自己收拾玩具了,而且還會歸類了。是個喜歡整潔的孩子。而且我們一開始就做了約定,玩一個收拾一個,他也做到了,言而有信。
小子聽我夸他,也特別高興,越說收拾的越起勁。
9
他爸他媽都覺得驚奇,以前幾乎是沒有自己收拾過,偶爾一兩次,也是被教訓之后才收拾的。為啥能讓我整的服服帖帖?
奇怪不?
一點都不奇怪。
如果你認真看了上面我和孩子相處的過程,相信你已經看出一二來了。
首先,是耐心,陪孩子必須要有耐心,這也是作為父母必備的。
其次,就是在行動之前,先種下種子。你看我們開始玩的時候,我就先和他做了約定,玩一個,收拾一個,再玩下一個。
第三,提醒他我們有約在先,而且陪他一起完成整理,不讓他覺得孤單,我再支持他。
第四、在他做的正確,且做的很好的時候,及時表揚孩子,告訴他做的好。
就這么簡單的幾步,就讓孩子開始自己整理玩具了。
再后來,玩玩具的時候,只要同學提示一下約定,孩子就會自己收拾,滿屋玩具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10
孩子不好好吃飯,玩玩具扔的滿屋都是,這些是不是日常?但正常嗎?
既然都覺得不正常,既然都覺得“兇、打、罵”沒什么大效果,為啥不想想改變呢?
如果在吃飯之前,就先給孩子說好,一會吃飯的時候,要穩穩當當的坐在座位上,認真吃飯,不行嗎?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給與及時的表揚與鼓勵,不行嗎?
可,你身邊有多少父母真的耐心的和孩子溝通過這些問題,提前種過種子?
好的種子,只要你種了,無論多少,注定會收獲。
但可惜的是,有多少人還沒有意識到要種種子,更沒有意識到原來種子還可以種。
還用著那些老套的方法還“折磨”孩子,打擊孩子,讓孩子難以形成完整的自尊體系。等到多年之后“自食其果”
11
沒有一個父母是不愛自己孩子的,我也沒有聽過一個父母說愛自己孩子是有條件的。
但,為啥那些行為,都表示了“我愛你有條件”呢?
“我喜歡那個吃飯好的孩子”這不就意味著,你喜歡的是吃飯好,而不是你孩子嗎?
“不好好吃飯,就把你留在飯店,給老板”,這不就意味著,“媽媽需要的是好好吃飯的孩子,而不是你”嗎?
“他就是這樣,天天玩具亂拉亂扔,沒有一天好過,沒辦法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你給孩子們已經貼好了標簽,定好了位?
包括孩子猛吃,來證明自己也能好好吃飯,這是啥?這是討好啊!
拜托,一個五歲的孩子,猛吃飯來討好媽媽,還要受媽媽的“批評”,試想如果這時候是青春期的孩子,會怎樣?
恩,你能想象的,就是孩子青春期的樣子。
現在的他,只不過是沒有能力報復你,一旦他“翅膀硬了”,你就等著瞧吧。
12
都說愛孩子,愛孩子。
愛是個動詞!
啥叫動詞?
就是要有行動。
給與耐心,聽他說,陪他玩,教他東西,陪伴并幫助他成長。
而不是嘴上說說“我最愛我家寶寶”,可現實中總期待“我啥都不用做他就自己長大了”。
小時候對孩子簡單粗暴,等青春期的時候,這些簡單粗暴就都會還回來,甚至加倍奉還。
別給自己后悔的機會,也別給孩子叛逆的機會。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