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2日 | 第【628】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你的問題,別人都遇到過
–張大寬
你遇到的問題,并不是特例
這幾天強制隔離手機后,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刷書,做課程。
今天翻到一本《做事的常識》,作者是小倉廣,日本領導力學者。
書中作者寫了這么一段他的經歷。
例如,當我在椅子上坐好并把計算機打開,在心里想著:“好,我要開始工作了。”就在一切都準備好之后,卻又想到:“昨天卡住的部分還沒想到要怎么下筆;
另外,有一個結構上的問題也還沒解決。而且,昨天工作的狀態很差,可能還要確認一下昨天寫的內容,搞不好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這些想法讓我壓力越來越大。
就這樣想了一陣子之后,我認為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干脆休息一下讓大腦放松,搞不好就能想出解決的方法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我就會有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寫文章,寫課程文稿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每次都是時間浪費了之后,才反應過來。
你看,無論是高手,還是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遇到的,并不是特例。
而在我苦惱,不知道如何解決的時候,人家已經給出了方法。
看完書之后,直接用就好了,完全不需要我自己耗費大量的時間琢磨。
只需要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練習上就好了。
其實,對于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有了結局方法。
以前,我們總說,好問題才有好答案。
可當你仔細想想,從另一面來看,絕大多數的問題,答案早已經有了,好答案太多,只等一個好問題的出現,來調動這些答案。
不會批評員工,怎么辦?
這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如何批評員工。
獎勵員工大家好像都會做,畢竟這是臉上貼金的事情,做起來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而到批評這一關,很多老板就很怯場,礙于情面不好意思,或者采用旁敲側擊的方式,甚至不說,到月底扣工資,讓員工“自我反省”。
可這樣的結果,大多都不好。
咋辦嘞?
其實,批評并不是魔鬼,會批評員工的老板,反而更容易受到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怎么辦呢?
其實,只要你能牢記并掌握這兩點,就能批評效果比原理啊提高好多好多。
1、就事論事,只講事實
前陣子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講觀點和事實的。
很多時候,當你批評員工的時候,之所以他們會反駁(哪怕只是在心里反駁),大多都是因為你說的不是事實,而是觀點。
比如說,兩個員工鬧別扭,吵了幾句嘴。
有的老板在批評的時候,一上來就是“你這個娃娃,年紀不大,脾氣還大得很,XXXXXX”
你看,這就是標準的“觀點”,脾氣大小你如何判斷呢?多大算大,多小算小?
換個方式,講事實嘛,比如說“你今天罵同事了一句XXXX”,這樣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公司的員工守則,你知道嗎?
仔細體會一下,兩個方式有啥不同,有啥感覺?
是不是第二個沒什么可反駁的?
就事論事,只講事實,員工更容易接受,自然批評的效果也會更好。
2、適當克制,切勿糾纏不清
批評的過程中,員工如果已經明確表示,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且也愿意改正時,就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繼續糾纏下去。
“不聽不聽,XX念經”這話你肯定也常聽,試問誰人沒有挨過自己父母的“墨跡”呢?
所以,在工作中,當領導的在批評員工時,也不要過于糾纏。
在員工表達出愿意改正后,這時候需要做的,是和員工一起探討改正/改進的措施和方法,并幫助員工快速改正/改進。
批評是為了以后不犯錯,而不是批斗這個人。
你看,就這么簡單的兩個方法,直接拿去就能用,夠簡單吧。
但是,但是,但是,我發現很多老板并沒掌握這兩個最最基礎的招式。還處在苦惱之中,批評員工的時候極其糾結,總擔心傷面子,打擊員工等等。
你說,這些問題,其實早已經被解決了,問問就知道了,學學就會了。非要悶頭自己搞,還搞不出個名堂來,你說累不累啊。
人家馬老師都說了,員工離職,無非兩個原因,要么錢沒給夠,要么心委屈了。
這么拖著,批評無方,大概率會讓員工“委屈”,結果呢?離職率居高不下,自己也很焦慮。
再比如,微信上加了別人,可別人一直不通過,不知道怎么辦,還有就是在微信上想要別人幫忙,可感覺對方有點不積極,這咋辦呢?
其實,這也是缺方法,掌握了高效的方法,自然效率就高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戳下方,帶走我給你準備好的《微信高效溝通術》。
類似的,還有如何快速制作海報菜單的方法,不用求設計師,會用電腦打字就能搞定,且效率極高的方法。同樣,《制作海報不求人》長按下方二維碼帶走。
花錢就是占便宜
之前有讀者說,我的咨詢費太貴了。其實,類似這樣的疑問,我最開始的時候也有。無論是上高人的課,還是找高人聊,花費都不低。憑啥人家收費那么貴呢,不就是幾節課,聊了一會么。
后來,我聽了一個故事,說一個工廠機器壞了,全廠人都麻爪,不知道咋辦,后來請了位高人,來了以后,圍著機器轉了一圈,敲敲打打,然后用粉筆在機器上畫了一根線,收了一萬塊就走了。
估計這個故事,你也聽過吧。
人家說,為啥要這么多錢呢?
粉筆只值1塊錢,而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值9999.
是啊,人家的知識和經驗值錢。
再后來,我又聽了這么一句話。是印度導演塔森說的。
“你花錢買到的不只是我做導演的這段時間,而且是我喝過的每一口酒,品過的每一杯咖啡,吃過的每一餐美食,讀過的每一本書,坐過的每一把椅子,談過的每一次戀愛,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你買的是我全部生命精華轉化成的30秒的廣告,怎么會不貴?”
這句話,直接把這個問題講的透透的了,從那以后,我再沒有糾結過貴這個問題,再也沒有“白嫖”過別人,主動遠離所謂的“免費”,花錢付費,去找高手請教。
也正因此,我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就掌握別人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摸索出來的技能和方法。
花錢買才是占便宜,只有踐行過,才能了解其中的奧秘。
你面對的問題,絕大部分都被前人解決過,答案大多是現成的,沒必要再去經歷一遍。省下這些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