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 | 第【547】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精準扶貧
扶貧
昨天去了一趟商洛,去的時候,我們走的國道,進山之后,霧霾漸漸散去,藍天白云顯現在眼前,打開車窗,感覺空氣都是甜的。
兩個小時的山路,經過的每一個村子,都能看到精準扶貧的標語。
其中有一條刷在墻上的,讓我印象深刻。“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看到這標語,心感佩服,一句話把窮的本質點透了。
窮的原因,和錢一點關系都沒有。
窮,和錢沒關系
我一個朋友,在事業單位上班,他給我講了個事情,讓我記憶深刻。
說他們在扶貧的工作中,遇到了這么一件事情。
當時那個村子條件特別差,村上的領導也是新委派的,工作特別認真負責,每天都扎在村民家里,可有幾家的工作進展特別慢。
上面的政策,是免費補貼果樹樹苗、化肥、還提供技術指導。只需要農戶把樹種到地里,該施肥施肥,該澆水澆水,所有的收益都是農戶的,誰種誰收。
換句話來說,就是只需要出人工,動動腿腳就能賺到錢。
可有幾戶人就是不愿意,讓領樹苗也不去,讓開會也不去,說啥都不動。急的村干部沒辦法,說要不幫他去他地里種樹。
你猜咋著,人家還攔著不讓種,說啥都不行。
為啥不動呢?
人家說了,這里面肯定有問題,憑啥有這么好的事情,樹苗不花錢,結了果還是自己的。
旁人給解釋,說這是上面的政策,就是幫咱脫貧致富的。
人家說,胡說,你們肯定是一伙的,村干部肯定在里面撈黑錢呢,憑啥用我的地給他賺錢,這樹苗就是砍了燒柴,也不能種到我地里,他不得好處,還能跑來給我種樹?
你看,這么好的政策,和直接送錢有啥區別?還琢磨這個,琢磨那個,總覺得是別人要占他便宜,遇到這樣的,你怎么扶?
“那要是直接給錢呢?”
這個問題,我也問了,之前也給過,結果給的錢都拿去打牌了。。。
所以說,窮和錢沒有一毛錢關系,窮的,是思想。
窮人,窮的是思想
兜里沒錢不要緊,只要想辦法,就可以去賺錢。最怕的,是兜里沒錢,腦子里還沒有賺錢的思想,還整天抱怨沒錢,還看不起那些有錢人。
看不懂過去
早知道干這事情,還上那么多年學干啥,都是浪費爸媽的錢。
前幾天刷抖音,看到一個人發了一段視頻,配的是這樣的旁白。
雖然不確定這個配音是原聲,但這能說出這個話,有這個想法,就說明這人富不了。
這就跟“學了這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就怪道理無用”一樣的愚蠢。
試想,上了那么多年學,現在才能勝任這個崗位,要是沒念書學習呢?誰知道會差成啥樣子,可能連這工作都干不了。
學了那么多道理,也沒過好這一生,要是沒學過那么多道理,誰知道生活得慘成什么樣子?
現在之所以沒有理想中好,是因為過去沒有足夠的努力,而不是因為現在差,就怪當初學那個東西沒用。
看不懂過去,就分不清因果,這樣的人,會一直窮下去。
眼里只有現在
在我頭條的專欄里,有幾篇講微信營銷的文章,里面說到要把顧客加到微信里來,精細化運營。
有人私信我說,你這純屬扯淡,為這個微信,還要專門雇個人來運營,賺的那點錢,夠不夠開工資的?
能這么問的人,一定沒見過微信是怎么賺錢的,也不知道微信能賺多錢,所以才會覺得,一個月多花幾千塊請一個專職客服,能夠帶來什么。
他不知道的是,微信用好了,能頂半個店,甚至一個店的銷售額。發一條朋友圈,店里就能爆滿。除了提前點餐預約,還能直接收錢、賣產品,還能組織線下活動。。。。
這些他現在沒見過的,他都認為是假的,甚至有時候見到了,還會繼續懷疑,并尋找一切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他們不會去思考,人家說的會不會是真的,只是自己沒見過。
眼里只有現在,一切沒見過的都懷疑,這樣的人,會一直窮下去。
看不到未來
我去過的一些飯店,發現他們那個菜單做的特別差。
菜單可以說沒有設計,而且紙質也差,有不少都是舊的,上面有油點。
一張好的菜單,顧客的用餐體驗會好很多,而且還能夠大幅提高利潤菜品的點單率。
雖然菜單的作用這么重要,但還是有很多店做不好,甚至舍不得做,覺得做個菜單就要花幾百上千塊,太不值了。
他們為啥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無非是因為他們覺得,菜單只是一張破紙,沒什么實際價值,在這上面多花錢不值得。
你看,他們并沒有把設計制作菜單當做是提高營業額的工具,是投資。他看不到精心設計的菜單能給他帶來的潛在價值。
對他來說,他只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他只關注的是眼下手里這幾張紙的成本。
因此,那部分隱藏的價值,他就賺不到。對他來說,菜單設計,僅僅是消費,而沒有意識到,這實際上是投資。
類似的,還有在員工培訓上的投入,在菜品研發的投入,以及在營銷推廣上的投入,在自己能力提高的學習上,這些都屬于“投資”,也許眼前無法立刻給出回報,但未來的收益是巨大的,甚至是驚喜的。
若把這個當做消費,純粹以錢多錢少來衡量,以省錢為第一要務,那大概率這個錢也是白花。
投資花出去的錢,是為了未來的收益,而不是眼前。
眼里看不到未來,分不清投資和消費,這樣的人,會一直窮下去。
要富,先從改變思想開始
一個聽完方法馬上就去行動的人,即使現在沒錢,將來一定會有錢。一個聽完之后還要問東問西,前思后想,甚至要求承諾保障的人,一定會繼續窮下去。
這兩種人看似缺的是執行力,實則差的是思維。
馬老師的金句很多,但有一句與貧富相關度最高。那就是“絕大多數人,因為看見才相信。而不是因相信而看見”
相信自己會越來越有錢,摒棄那些阻礙賺錢的思想,堅持做有價值的事情,錢自然就來了。
如果還抱著窮人的思維不放,永遠患得患失,永遠懷疑一切,永遠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窮人”,結局一定是窮苦一生。
一個人,從他撇開窮人思維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再是窮人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