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時間,2016年10月入職的伙伴到現在也有一年半的工齡了,他們有的已經當上了組長、有的已經當上了主管、廚師長,有的甚至已經當上了店長,他們儼然已經成長為店里的“老臘肉”。
可同樣在2016年10月入職的他,卻出現在新員工培訓的現場,成為了“小鮮肉”的一份子。他是羅凌銳,一個二次入職龍華店的樓面伙伴。
懵懂少年 沖動離職
他第一次入職是在白石洲,在白石洲工作了將近10個月,在這十個月里,他學習了許多,通崗了所有的樓面技能,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訓練員。在管理組的指導下學習了許多運管的技巧,比如排班、樓面順利運營的訣竅、周排班、倒班、倉庫管理等等。公司開始實行計件,作為一個充滿好奇心、探索欲的人,他去了當時正在試行計件制的民豐店,在民豐的一個多月的日子很累,但很充實。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難免會有摩擦有沖突,因為一些小事他跟店里的伙伴產生了些誤會和摩擦,而這個時候剛好有個開燒烤店的老板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條件優越,薪酬誘人。他心動了,作為一個初出社會的小年輕,哪里想得到那么長遠,一時沖動他便不顧店里副理和督導董兵的苦心勸說,毅然決然的辭職。
他說:“現在想起當初離開木屋時,前輩們對我說的話,真是字字珠璣,很感謝你們告訴我這么多。”
新環境遇瓶頸
原以為離開木屋,會有一片新的遼闊天地,他卻沒想到自己竟被禁錮在井底。
新店開業的頭幾天,生意還可以,他已經準備好施展拳腳大干一場,可時間一久,他卻越來越不習慣。這個燒烤店只是一家個人開的小店,無系統不規范,沒有像木屋那樣強大的生產鏈,沒有像餐行健那樣先進便捷的系統,更重要的是沒有在木屋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協作配合,他做得并不開心。
在木屋,非常重視烤串的品質,好吃是第一,食材嚴格遵照到期報廢。而在這里,老板利欲熏心,生意逐漸穩定后,打折優惠取消,羊肉牛肉以次充好,油也換成了地溝油,雞翅雞腿變質還堅持售賣給客人,這些行為違背了他的道德底線讓他無法接受。
烤串品質下降,優惠變少,客人自然是越來越少,老板不從自身找原因,竟然開始懷疑團隊出了問題,質疑員工的能力。生意越來越差,生意不好代表的就是沒錢,沒錢就發不了工資,老板第一個月就開始拖欠工資,導致幾個員工直接罷工,為了節省費用,老板開始裁員,只留下了他和一個烤師。
懷念木屋 悔不當初
他開始懷念在木屋無憂無慮的日子,懷念每月14號準時發工資的晚上,懷念那些并肩作戰的伙伴們,懷念店里那些可愛的客人。
跟老板經過一番勾心斗角后,他終于脫離了苦海,回家好好休息了幾天,回家休息的十來天里,他在朋友圈看見了隋總主持的木屋商學院的培訓,一批又一批的木屋精英在這里又能得到一次升華。木屋不斷進取,不斷學習的精神鼓舞了他,想回木屋的火苗又燃起來,越燒越旺…..
重返木屋 找回自己
不再像之前那么沖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這次他是真的想清楚了,自己早已愛上了木屋這個大家庭,他要重回木屋!
分別在九月,重聚在十一月。
重新回到熟悉的崗位,見到熟悉的伙伴,他心里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他說就好像離家出走漂泊在外的游子終于回到了溫馨的家一般。
吃一串,長一智。自己不再是從前那個懵懂的少年,木屋也在不斷地發展,突破一百家分店的大關,前段時間他們的店長參加了TWKE培訓收獲很多,回來也給他們分享了很多。他說以后他也想參加這樣的培訓,能有機會去外面學習。
之前離職的那段經歷讓他更珍惜在木屋的日子,他要用木屋擼起袖子就是干的精神,在木屋創造自己的天地。
他說:“我很高興我還能回來上班。”
有人說,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外面的世界也是紛繁復雜的,你難免會受挫,會摔得遍體鱗傷。
受傷了沒關系,不多去看看怎么能知道哪個是適合你的呢,木屋有很多伙伴像羅凌銳一樣二次入職甚至三次入職的伙伴,他們去外面的世界兜了一圈,然后發現,木屋才是真愛,最終重新投入木屋溫暖的懷抱…..
想對漂泊在外的伙伴說,當你想念木屋、想念伙伴們的時候,就回來吧!木屋永遠是你的避風港,永遠敞開懷抱迎接你,你會發現木屋和你一樣都在不斷的成長,木屋的大世界還等你去開拓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