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 第【574】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別總跟著別人跑
–張大寬
為什么餐飲越來越難做
越到年底,聽到的負面消息就越多,按照農耕思維,秋后算賬,年底結賬。到年底也該算今年的“收成”了。
很多餐飲老板都說,餐飲是越來越難干了,今年體會最深。無論是才入行的新兵,還是經營多年的老炮,大多都有這樣的感慨。
為啥現在餐飲越來越難干了,尤其是中小餐飲,尤其是個人創業開小店越來越難,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咱先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他們是怎么做的
比如說,我之前遇到的一位讀者。
當時來找我,說打算做餐飲,我問他目前的思路是怎樣的。
他說,前些年一直做運輸生意,這幾年運價太低,低價競爭嚴重,實在覺得沒意思了,真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于是決定把車賣了,尋思想再干點啥。
看到家附近開了一家串串店,生意還不錯,晚上經常有排隊的。做串串,裝修,菜品,技術都挺簡單的,無非是雇幾個人提前穿串串,三天炒一次料,弄十幾個小爐子,小馬扎,裝修也不用多麻煩。
又看了看,附近也有差不多的鋪子,轉讓費8萬,亂七八糟算下來,大概有個二三十萬就能開動了。
我又問,那你打算怎么經營呢?
他說,這也沒啥,雖然以前沒干過,但總跑車,經常在外面吃,也見過不少店,無非是服務好一點,東西好吃點,價格便宜點就行了。
再說了,這家店他去吃了也有幾十次了,服務流程啥的,也摸的差不多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照著學還咱還不會嗎?
你看,我把這位讀者的思路總結一下,是不是下面這三句話?
別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別人在哪賣,我就在哪賣
別人怎么賣,我就怎么賣
那么問題來了,按照這個思路去做,的競爭力在哪里呢?
或者說,憑什么去和別人競爭,去獲得更多的顧客呢?
再換句話說來說,差異化在哪里呢?
差異化,也許只是價格比別人更便宜
我們總說差異化競爭,總說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那么,走過前面三步的人,差異化競爭在哪呢?
也許唯一能做的,只是賣得比別人更便宜吧。
今年豬肉大漲,食材越來越貴。房租大漲,租金越來越貴。工資也沒閑著,也在不斷上漲,人力成本也越來越貴。
在這樣的條件下,對大多數中小餐飲店來說,貌似并不支持賣的便宜還比別人賺錢。所以,才會覺得越來越難做,覺得競爭越來越激烈。
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沒有創新力,都是走別人的老路嗎?
我們的創新能力,一直以來都不算強,過去的多年間,我們都以制造大國自居,甚至還挺享受這樣的狀態。
但沒有創新能力的劣勢,顯現的也越來越明顯。比如說,米國人搞個什么鋼鐵俠,美國隊長。以前管的不嚴的時候,我們的箱包廠把這些IP印到產品上就能大賣。后來嚴查了,不讓印了,銷量就斷崖式的下跌。
人家只不過是出了個娃娃,每年數億的錢就收回去了,和躺賺無異,有什么風險?
而我們的制造業呢,虧錢也要接單子,因為不接,馬上就得關門,接了,還能慢慢關門。說不定熬到什么時候市場好了,就能多活一陣呢。
這,不可怕嗎?
我想我們都知道可怕,那為啥會這樣呢?
還不是因為“懶”,因為“急”嘛。
創新多費勁的,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出來,對手看到了直接復制過去,前面試錯的成本都省了,再反過來打價格戰,創新的連成本都沒收回來就得關門大吉。
與其這樣,還不如看看別人干點啥,跟著干,別人賣啥跟著賣,別人在哪賣就跟著在哪賣了。
跟著別人后面走,不用費腦子,而且別人跑通了,有結果了,可以快速賺錢。
跟著別人后面跑,這看似是很安全的方法,實則是風險最高的方式。
因為在這條路上,你沒有任何競爭壁壘,沒有任何護城河,即便你和別人做的一樣好,他們時間的積累也會壓得你喘不過氣。
到最后,你只能拿出價格這個最后的武器,去賭一把看看是否有效。
但,無論這一招是否有效,結局也許都不會有什么改變,只不過是快點掛掉,還是慢點掛掉的區別。這和那些制造廠有什么區別呢?
要活得好,得有好活,還有好貨
有這么一個段子,說一個來到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家加油站,從此路過的車都到這里加油。有人看到了商機,就在旁邊開了家便利店,第三個人開了家快餐店,第四個人開了家咖啡店。。。從此,這個小鎮熱鬧了起來。
而我們的做法是,第一個人開了加油站,大家一看有錢賺,就在旁邊再開一家加油站,隨后,就有了第三家,第四家,然后開始價格競爭,最后大家都沒錢賺。
餐飲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進入了充分競爭。可以說,“滿街都是加油站了”,有多少人都是覺得以前的行業不好干,才換到餐飲這個賽道的?
這時候,如果還是看別人開飯店賺錢,自己也就開飯店,看別人在哪開,自己也在哪開,看別人怎么開,自己也怎么開,賺錢的幾率大嗎?
古話講“眾利勿為,眾爭勿往”,意思就是說,大家都覺得有好處的事情,就不要做了。大家都在搶的東西,就不要去湊熱鬧了。
除非你能拿出比別人更好,或者與別人不同的東西,否則失敗的風險極高。
我之前的營銷日歷里,說過一個賣饅頭的小店,這家店比其他家開的晚,但生意最好。
為啥呢?
他家專門做一種小饅頭,大小類似于金銀饅頭的個頭。有白面的,有紫薯的,還有黃面的,還有里面帶豆沙餡的,而且口感很好。據說光這個小饅頭一天就能賣十幾籠。
同樣的饅頭,換個姿勢競爭,生意就好。
“那別人就不會學,不會抄襲嗎?”
別忘了先發優勢,別忘了時間壁壘,更別忘了成本,多一道工具就要多一個人,一家三口,賺多賺少都是自己的,雇個人就要考慮工資劃不劃算了。成本,也是競爭壁壘。
要想活得好,得有好活,還要有好貨。要是都沒有,自然就會覺得“競爭太激烈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