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第【545】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賬算得好,生意差不了
–張大寬
四舍五入,就要多收
前兩天看到一個報道,說一位顧客在飯店吃飯,結賬的時候,賬單顯示82.5元,可四舍五入之后,要顧客付83元。
賬單如下
這種事情也不是頭一次看到了,尤其是在之前移動支付沒有普及,用現金結賬的時候。
同樣的事情,在各地都有發生,看這樣的賬單。
實在想不通,這些店為什么會這么干,雖然收銀系統的提供方有一定的責任,但更大的問題,是出在商家這里。
看了這些賬單,我又想起我們樓下的那家生意一直很好的菜店,老板確實做的到位。
多幾毛,不要了
前幾天下樓買菜,結賬的時候一摸沒帶手機,老板說拿走拿走,下次來給就行了。
我說那行,都準備走了,一摸口袋,竟然還有點零錢,我平時幾乎不帶現金在身上。
菜算下來是19.5元,我遞給老板20元,老板接過后,從紙箱里拿出1塊錢來找給我。
我說沒有5毛零錢了?
老板說算了算了。
我說這咋好意思,一兩毛就免了,五毛也免不合適。
老板說拿上拿上,無所謂的事情。
我說那別找了,我再拿個小土豆得了。
老板說那行,伸手就去拿了個大的放我袋子里。
我說大了大了,老板說沒事,拿著吧。
弄得我還挺不好意思的。
這種抹零的事情,每次買菜都會遇見。老板一邊稱菜,一遍用計算器加,加完之后有零頭,主動就給抹了,不管你是手機支付還是現金,都不算零錢。
如果算細賬,日積月累下來,這可不是一筆小錢,但讓顧客感覺占到了便宜,多來幾次,啥都回來了,不是嗎?
無奸不商?無尖不商!
很多人說,多收錢的真是無奸不商。其實,這些商家還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尖商”。
我樓下這個買菜的老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尖商”。
無奸不商這個詞,一直以來是被誤解的。實際上,這個“尖”應該是尖端的“尖”,而不是壞人的這個“奸”。
如果作為商人,你沒有這個“尖”,就意味著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這個典故是這樣的。以前的商人開米鋪子賣米。顧客來要買一斗米,于是就去米缸里舀一斗米出來,盛滿之后,用一把尺子在面上一刮,多出來的米就回到了米缸上,這就算是一斗米了。
但作為顧客,可能會覺得,這坑坑洼洼的,萬一哪個坑里面的米被你掛掉了,就不足一斗米了,哪怕少一粒,都算少,雖然顧客可能并不在意那一粒米。
于是,買米的就再拿出一個小量杯,再去裝一量杯米倒扣在這一斗米上堆一個尖尖,以保證這肯定是超出了一斗米,絕對有多無少,你肯定是占了便宜了,大可放心。
無尖不商,就是說不給顧客堆個尖,不然給顧客沾一點便宜,你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商人。可惜后來叫著叫著,就把這叫成“奸商”了。
你看,讓顧客多占便宜,是咱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商人必須要做到的。
“那就讓顧客使勁占便宜嗎?”
請注意,占便宜的核心,不是多少,而是感覺。
占多少便宜不重要,感覺才重要
占了多少便宜,并不重要,比如說在菜市場里為了幾毛錢砍價成功,很開心。
可去4S店買車,砍下來3000塊,可能并不開心,因為聽別人說,能砍下來5000.
3000塊的快樂,并不比那幾毛錢的快樂多。
占了多少便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占便宜的那個感覺。
就像上面說的,幾毛錢的差價,你讓給了顧客,顧客覺得很高興,甚至會很不好意思。因為這是情分,不少錢也是應當的,尤其現在手機支付太方便,很多時候都不需要抹零。讓是情分,不讓是本分,都不算錯。
可當你多收顧客錢的時候,哪怕是一毛錢,顧客心里就不爽了。
而且這事情性質變了,這個行為,說嚴重點是涉嫌違法的,是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的,更是違反了就餐服務合同的。
錢多少不重要,感覺最重要,這個理太重要了。利用好這一點,你的生意自然會更好。
做一個讓顧客舒服的“尖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