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6月05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77】篇
不是不給,而是不能瞎給
——張大寬
“我店里生意不好,能不能給點建議”
“我才開了一家店,人很少,給點辦法”
“店里人太少了,有啥引流的方法沒?”
“餐飲小白,給點建議”
類似這樣的消息,我經常會收到。
大多時候,我都會說,您給我的信息太少了,這個建議,也沒法給。
畢竟根據這么一兩句話給建議,基本就是一些“正確的廢話”,說了和沒說一樣,不如去看我之前的文章。
而對提問者來說,很有可能有一種“要幾個點子,幾句建議”就能讓生意變好。
甚至覺得,通過一個“金點子”就能引爆一家店。
2
一個點子就能引爆一家店?
有些老板發來私信,說店里人少,有沒有啥引流的點子。
通過這句話,能感覺出來,他認為有幾個點子引流,生意就好了。或者說,從生意不好到生意好中間,可能就差幾個引流的點子。
真的嗎?
我勸你趕快放棄這樣的想法吧。
我給你講個真實的例子
一家做小龍蝦的店,剛剛進駐某城市,新店開業花重金做宣傳,引流效果也挺好,開業那幾天,線上線下的單子滿天飛。
結果三個月不到,就黃了。
為啥嘞?
因為他們就覺得,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這個花重金引流,就是一個很標準的點子。
而他們沒有系統看待活動這個事情。
人太多了,產品服務跟不上,引發了一大堆差評,一次就把口碑干廢了。后來也沒翻起身。
那為啥有的店,做一次活動,這家店就紅了?生意就好了?
是的這種情況不少見,但你看到的這個活動,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就比如說有些老板,看了別家店做了個抖音,然后就火了。
人是烏央烏央的來了。
心想,這東西可真好啊,要不我也試試?
于是,自己注冊了抖音號,然后開始拍,開始發。
發了十來條視頻,一看,瀏覽量幾十個,點贊留言基本沒有。
咋回事,人家能火,自己為啥就不成呢?
用的軟件是一樣的啊,甚至標題都用的一樣的,咋回事呢?
他看到的,只是人家注冊了賬號,然后發作品。
沒看到的,是抖音短視頻背后的推薦機制;
沒看到的,是內容制作的投入;
沒看到的,是用戶的偏好;
更沒看到的,是爆紅之前的投入和準備。
紅是結果,結果之前的過程,他都沒看到。
就像海上的冰山,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沒看到在海平面之下,還有那么多。
這是個系統活
開店也好,營銷活動也好,這都是系統活。
比如說做活動
完整的活動,是要從引流,轉化,留存,復購
每一個環節,你都需要考慮到位。
轉化做不好,花錢引流來的人,轉一圈就走了,沒有消費,是不是引流的錢就打水漂了?
留存做不好,流量來了留不住,投入產出比就很低。
復購做不好,回頭客來的少,就得繼續加大在引流上的投入,成本越來越高,直到有一天撐不下去了。
再比如我的培訓
手機攝影和短視頻的培訓,看似只是學一個拍照,拍視頻的技能。
這個東西,網上大把大把的9.9的課程,憑啥我要收那么多錢呢?
因為這是一個能夠將客流量私有化,建立自己流量池的系統活,是一個從引流,到留存,到刺激復購,到建立品牌的全套體系。
這塊做好了,毫不夸張的說,手機就是你的第二家店,這就是突破你坪效的利器。
所以,別人看你發視頻就賺錢,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水下的體系,是他們看不到的,自然也學不去。這不就成了你的一道強有力的防火墻了嗎?
有問題不怕,怕的只是把系統問題當做點問題來對待。
更怕的是,壓根就不知道有系統問題這個概念,每次都是拍腦袋想應對方法,沒有一套方法論。
治本才能治標
最近總說治本才能治標,作為顧問,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看似病癥暫時消失,如果調不到根上,不用多久問題還會出現。
比如說發熱感冒,你去醫院,大夫會望聞問切,讓你做相應的檢查,了解你近幾天的作息情況,再結合檢查報告,確定病因。
可能最后開的處方藥,只花幾塊錢。
既然只需要幾塊錢的藥,那能不能不檢查,不用望聞問切,直接開藥呢?
抱歉,這真不行。
一個感冒,背后對應了很多種病因,同樣也有很多種藥來治。
不了解情況,不分析病因,隨便開藥,那不是治病,是害人。
且不說大夫敢不敢開,你敢隨便吃嗎?
要真敢,我只能佩服你膽大,不拿自己身體當回事。
治標不治本,治本才治標。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