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鄉雞,之前手撕聯名信的時候我就寫過文章,順帶分析了老鄉雞的進軍全國的戰略路線版圖。
老鄉雞虧五億、怒撕聯名信的背后:一個讓肯德基、麥當勞都害怕的對手!
這次老鄉雞又搞了個鄉村發布會,然后又是全網刷屏,驚呼“200元做出了一個億的宣傳效果”。
不可否認,老鄉雞的公關手段很厲害,花小錢辦大事。但這種公關普通玩家能不能學?小馬宋老師說:你學不了,你學了也難以見效。
關于普通玩家要不要學沒什么可討論的,花小錢辦大事本來就是個小概率事件,你寄托于小概率事件引發全網傳播,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那我今天要講什么呢?講到公關背后的一些技能點,講能夠讓我們為之所用的思維技巧。
第一個思維是:焦點思維
什么是焦點思維,就是把優惠集中于一個點,然后重點擊穿,造成顧客認知上的落差。
老鄉雞不僅僅是今年才開始做公關事件的營銷,而是從很早就開始刻意打造公關事件。
2013年的時候,老鄉雞的名字不叫老鄉雞,還是叫肥西老母雞。因為戰略的方向性調整,這個名字要換掉否則不利于全國布局。
那本來你要換名字、換門頭,這也沒什么,關鍵是老鄉雞是什么騷操作呢?就是它居然一夜之間就把全國100多家直營門店全部更換門頭。
這樣子造成什么情況呢?因為老鄉雞在安徽非常的有名,第二天全省人民都發現肥西老母雞沒了,換成了老鄉雞,不僅民間老百姓熱議討論,就連政府工作部門也引起了注意。
本來嘛,你一家家的換門頭,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家一家的換門頭,你是無法造成事件性營銷的,沒辦法讓街頭巷尾、社會新聞為你免費做傳播。
這就是焦點思維的運用,把換門頭這么一個簡單的事情集中到一個晚上,第二天就上了新聞頭條。
老鄉雞的騷操作還不僅僅如此,老鄉雞進入武漢后,收購了武漢永和,然后它做了什么事呢?請武漢人民免費吃老鄉雞。
但老鄉雞的免費是怎么免費的呢?是限制在中午時段的11點到下午1點鐘,也就是說雖然老鄉雞免費請你吃,但是只局限在中午時段。
這就是把優惠全部集中到11點至1點這個時間段,這也是焦點思維的運用。很多餐飲老板做活動是這么做的呢?就是打折促銷嘛。
打折有什么不好的?就是力度不夠大,吸引不了消費者。但是免費就是不一樣了,你聽到可以免費吃老鄉雞的時候,你是不是很受誘惑呢。
但是實際上,只有兩個小時以內是免費的,那么假設一天24小時,有8個小時是營業高峰,那么2個小時,老鄉雞其實也只是打了75折而已。
但是免費引發的宣傳攻勢完全不可同日而已,而且免費的策略就是能夠造成排隊效應,就兩個小時免費,那你去不去排隊?而排隊又進一步造成老鄉雞品牌勢能的提升。
我經常看到有一些餐飲老板用到這兩個促銷手段:
一個是0元限量搶購,就是我只提供少量的優惠名額。舉個例子來講吧,我們之前有一個客戶是做串串火鍋的,試營業的時候限量提供300份的串串火鍋套餐。
這就不是一個好的促銷方式,因為就在于只有300份,如果300份被搶完了怎么辦?你是促銷搞活動,就是為了擴大流量,300份賣完了,其他人怎么辦?這還怎么引流了。
其次,萬一300份沒賣掉怎么辦?所謂限量就是說能夠造成搶購,如果沒有人搶購,你賣了很多天,還在賣這個,就說明沒有什么購買,更不能夠開創顧客了。
另外一個是階梯折扣法,就是第一天3折,第二天4折,第三天5折,直到打九折。
這個方式我看到很多人在用,但實際上也不夠好。
前三天可能你的生意會不錯,但是基本上到了第四天,也就是五折以上的時候就沒什么人參與了。
顧客如果錯過了第一天的三折優惠,就會心里不爽,感覺我吃虧了,明明別人是三折優惠的,憑什么我只能享受六折?
那么,什么方式才是正確促銷的手段?還是上面所說的,你要有焦點思維。
比如我給一個冷鍋魚客戶出的開業方案就是:免費吃三斤魚!
把所有優惠力度集中到魚的上面,顧客沖著免費進來吃,但顧客只會吃魚嘛?你不可以引導它吃牛蛙嘛?不可以引導它吃肥腸嘛?
大多數顧客進店嘗鮮都不會只吃一樣東西,退一步講即使所有顧客都只吃免費的魚,又怎么了?你是開業啊,打開知名度是最重要的,而且他們免費吃魚也是有條件的,就是你必須轉發宣傳海報到朋友圈。
這個免費吃三斤魚的活動,宣傳單都沒有派發,門店就爆滿客流。
所以,你看思路都是相通的,你看到的只是老鄉雞的公關,而我看到的是老鄉雞背后具體采用的戰略戰術。公關學不了,公關背后的技術是可以學的。
第二個思維:公關思維日常化
我們說老鄉雞的公關是以小博大,是一種小概率事件,我們不能指望小概率事件給我們翻盤,因為我不相信這個事件是只用了200元就做到如此的,我不相信沒有其他資源投入就能夠刷屏,你信了那是你傻。
但公關的思維我們還是要的,而且還要把這種思維常態化,融進我們日常運營的細節里。
公關思維怎么才能常態化呢?就是你要讓顧客的體驗超出他的預期,一旦你給到顧客的體驗超出了顧客的預期,顧客自然會自發的給你做傳播。
而這就是公關思維的常態化,不追求以小博大,不追求小概率事件,但我們力求讓每一個顧客進店的顧客產生超預期的體驗。
每個人做一件事是有預期的,比如說你去街邊小館吃飯,他的預期可能就是衛生一般,菜品一般,服務一般。
如果你進店以后,就跟預期的一樣,你就不會有驚喜的體驗,如果進店以后發現菜品特別難吃,甚至還會有負面體驗。
但如果你進店以后,發現某一個方面超出了你的預期,你就會產生良好的體驗,讓你印象深刻。
比如說你去一個沙縣小吃,發現這個小店裝修像日式風格,衛生干凈,你的體驗大于原有的預期,你就會產生良好的體驗感,我稱之為“認知落差”。當然,認知落差有好好,也有壞。
以前我們出差去吃一碗面,隨便找了個店就進去了,當時看門頭就是一個一般的面館,所以預期也不高。
進店以后發現這個店后面的空間非常大,像個別院一樣,給人一種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的感覺,一下子就突破了我們的預期,產生巨大的落差感。你想忘記都不容易。
具體在餐飲這邊,我們有三個思維,可以讓顧客產生滿難以忘懷的體驗。
第一個是基于顧客需求的深度挖掘,這方面的代表是海底撈。
第二個是基于用戶行為觸點的隨機驚喜,這方面我還沒看到有典型的品牌在做,可能沒有形成一個方法論,各個品牌都是意外做到了這一點。
第三個是刻意打造儀式感,把平凡的事件刻意上升到具有內涵的儀式打造。
一,基于顧客需求的深度挖掘
海底撈是這種路線的代表,很多人說這一點難以做到,海底撈在服務方面投入了非常大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品牌可以做到的。
當然,我們無法比肩海底撈,但我們的目的是讓顧客產生特別的記憶,這一點也并非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才能做大。
我們只要在幾個點上作出超出預期的行為即可,這里我們要衡量兩個角度
1,顧客在整個就餐路徑當中,哪一個環節容易產生“認知落差”?
2,顧客在哪一個場景下,你對他需求的滿足更容易產生“認知落差”?
顧客就餐路徑中,在三個環節是比較容易產生“認知落差”,一個是進店以后的第一感受,第一印象很重要;一個是點餐到上菜再到就餐這個階段;最后一個是顧客吃飽喝足,結賬到出門這一階段。
只要圍繞這三個環節,分別設計三個基于顧客需求的定制,就能夠讓顧客產生“認知落差”,難以忘懷。
比如說
你是火鍋店,顧客進店以后有脫衣吃飯的需求,你可以主動提供籃子,讓顧客把衣物放進籃子里,避免火鍋味;
顧客坐久了,腰有點酸,你可以送一個腰枕給她;
顧客帶著小孩來吃,主動贈送孩子的零食小吃菜品;
顧客要抽煙了,馬上掏出打火機,給顧客點上;
這里的要點在于顧客的需求,梳理出顧客到店后的需求點,進行深度的定制。
可以圍繞場景,比如顧客喝茶水的場景,上衛生間的場景;
可以圍繞不同的人群,比如小孩子,女孩,老人,情侶,根據人群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定制化服務。
我們曾給客戶制訂了一份專屬兒童的套餐,這就是對于特殊人群的需求定制。西貝給顧客設計的兒童套餐就很成功,原價29元,加入會員只需9.9元。
這里要記住的是根據需求定制的服務,不宜太多,根據主打人群的特性,設計出感知力度比較大的需求解決方案就可以。
二,基于顧客需求深度挖掘的個性化服務定制
這個設計與第一點不同的地方在于,并非來自于需求的挖掘,而是在需求之外給到的驚喜,這是本質上的不同。
舉幾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去年我在廣州出差見客戶,這個客戶也是遇見小面的投資人,所以,我們午餐就選擇了去吃小面。
我們幾個人都點了自己的菜品后,在吃的過程中,我們一個同事居然發現碗底出現“再來一份”的字樣,很出乎意外,也很有驚喜感。
然后立馬問服務員怎么兌現,因為我們吃不了第二碗,然后服務員就拿了一個卡片“再來一份”,下次過來吃就免費,而且各個門店都是通用的。
這就是隨機驚喜的打造。
還有比如說我們以前的一個牛油火鍋的客戶,店面墻面裝修風格是八十年代的懷舊風,所以我們就建議在墻面上,放置一個那個時代風電話,只要有顧客拿起電話,就會有語音說“你好,恭喜你獲得XX菜品一份”。
這也是超出預期的體驗,驚喜的觸發設計。
再比如說,我們給沒壓力湘菜設計的驚喜設計,沒壓力湘菜小食堂,有一個大米粒的卡通形象,高達一米九,那么只要有顧客進店消費,他的身高高于一米九,就可以獲贈一個禮品等。
我們給其他的客戶也都有這樣隨機驚喜的設計,這個設計的核心就在于,他不是根據顧客的需求定制,而是關于顧客觸發了我們設計好的動作,一到出發,就可以獲得優惠。
這種非需求的驚喜設計,往往能夠帶來更大的驚喜,成為顧客自傳播的話題,降低傳播的成本。
三,平凡事件上升到具有儀式感的事件。
這個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春節,國慶節,情人節,都是人類自己賦予的意義,原本就沒有特殊的存在意義。
所以,如果你想要讓人記憶深刻,你還可以打造具有儀式意義的事件。
說幾個常見的
比如說外婆家有一道菜,好像是叫花雞,你點這個以后,會有服務員端上來,讓你敲擊三下,然后再端回去把燒雞取出來。
太二酸菜魚上菜時,服務員會挺直腰背、手捧酸菜魚、然后會很“二”的喊:酸菜比魚好吃的酸菜魚來啦!
這就是刻意打造儀式感,讓你顯得很隆重,其實也不過就是一道普通的菜品而已。但就是能夠增加你的記憶點。
所以,你也可以對你主打的菜品設計一個具有儀式感強的上菜方式。
比如敲鑼打鼓,比如八抬大轎。
我們給火鍋客戶設計的金牛座,就是給產品打造了一個儀式感。
所以,當你在為老鄉雞的公關羨慕嫉妒恨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其背后可復制的思維技能:
一,焦點思維:把成本/優惠集中于一點,擊穿顧客心理防線
1,壓倒性一次性投入,重點攻克
2,把優惠集中到一點上,誘惑消費者
二,體驗>預期的自傳播設計的三種方法
1,基于需求的深度定制;
2,基于驚喜的體驗設計;
3,打造顧客場景的儀式
(若對你啟發,請右下角點擊在看+轉發朋友圈)
加我微信:wulaoshi110
吾老濕:
“行為設計”營銷方法論開創者,專注餐飲品牌戰略咨詢
深圳這么火營銷咨詢公司首席顧問
我們專注消費者行為設計為研究,所有項目敢于:基礎服務費+效果提成的收費模式,提供專業的品牌定位、產品價值梳理、引流的策劃,文案撰寫,歡迎來找我們做策劃。
你可能喜歡:
吾老濕:價值再造,讓一家串串香火鍋起死回生 | 真實案例
吾老濕:火鍋店不做任何活動促銷,營業額卻增長50%以上 | 真實案例
吾老濕:品牌價值重構,讓這家火鍋店營業額提升71%!
吾老濕:一篇文章講透餐飲品牌塑造的方方面面!(萬字長文)
吾老濕:如何通過五步打造吸金門頭?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營銷思維操作系統-
門店增長策劃第一圈
專注消費者「行為設計」為研究
已有750+營銷人、老板在此集聚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