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3月03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83】篇
大度一點,別怕
——張大寬
模仿,一直是做餐飲的“捷徑”。
畢竟有前人的經驗,能夠拿來即用,降低時間成本。
但,模仿也是一把雙刃劍,你能模仿別人,別人也能模仿你。
這不,小明就遇到了這個很“頭疼”的問題
去年,小明看到了酸菜魚的火熱,在參考了不少成功案例之后,迅速開了一家主打酸菜魚的店。
畢竟速度快,那條街沒有競爭對手,開起來就火爆。
生意好,心情自然也好,小明每天晚上干的事情,就是算賬,算算今天入賬多少,多長時間就能收回投資。
接下來,你也猜到了,模仿者來了。
店才開了三個月出頭,50米外就有家店開始裝修了。
小明路過一愣,NND,這和自己店的裝修風格簡直如出一轍,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沒過幾天,門頭也裝修好了,這回小明更不爽了,這是復制粘貼出來的啊,連配色都不帶換的。
眼看對手要開門營業了,小明也氣的睡不著覺。
這可咋弄啊,后來就找到我,聊這個問題。
電話里,小明還是氣不過,火氣賊大。
2
面對模仿,要大度
我說,你大度一點嘛,不就是抄襲你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小明很激動,說這還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錢沒少花,才開了三個月,這就來一個一樣的店.
真是人家說的,國人只會窩里斗,市場就這么小,還非要硬懟,真是沒意思,要是再打價格戰,最后只剩大家都不賺錢,養活房東了。
我能感受到,小明心里很不爽,就像老郭說的那樣“你都不知道什么事,就勸別人大度,你死不死啊!”
但這事情,還真得大度,你沒辦法。
首先,你這家店從名字到裝修,沒有任何專利,甚至你的不少東西,也是借鑒別人的。
其次,就算你很生氣,你也沒法把人家的店關了,對吧。
所以說,除了大度,你別無選擇。
先把思想包袱卸下來,別整天處在焦慮中,這是你需要干的第一件事。
其次,再琢磨對策。
說實話,被模仿,我反而覺得是個好事情。
為啥這么說呢?
就得從學習的根上說起。
我們的學習,就是從模仿開始的,比如您現在開的店,絕大部分都是參照前人做出的“模板”,進行修改提升而來的,有的甚至是直接照搬。
所以,模仿,就是學先進,你做的好,才會被人模仿,被人學習。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的,最早對模仿進行研究1890年就出版了《模仿律》一書,并在書中提出,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象”,“一切社會行為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同時還提出了三個模仿律
1、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
2、幾何級數律: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單開始,便以幾何級數增長,迅速蔓延
3、先內而后外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
參照一百多年前的這三律,你應該也能看出來。
1、下降律:做的不好的店,都有模仿做的好的店的傾向。
你平時是不是也在關注賺錢的店,總想學學某撈,某貝的先進經驗?
2、幾何級數率:但凡有一個模式成功,之后的模仿者就會迅速蔓延。
網紅店的興起,某茶,某泡面食堂等等,都是火了一個然后滿大街都是。
3、線內而后外:大多數的模仿,都是先學周邊,再學外地,空降移至的模式,成功率不高。
所以說,能夠被模仿,就說明你做的不錯,你做的好,有可取之處。
被模仿不要焦慮,不要抱怨,要高興,因為你不但被顧客認可,還被同行認可。
但,光灌雞湯沒用啊,有人來搶市場,光調整心態沒用啊。
咋辦?
給小明的,是結合他店里具體情況給出的,無法讓你拿來即用。但思路和框架如下,是你可以借鑒參考的。
咋辦,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了。
第一個,就是瞻前顧后。
所謂瞻前,就是在開始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被模仿,被抄襲的情況,因為你做的好,就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是必然的。
在開始的時候,就要做好準備,我舉個最撓頭的例子,就是“鮑師傅”,真假鮑師傅的案子絕對不是第一次出現了,開始沒有做好護城河,導致最后陷入李逵和李鬼,創始人把那么多時間精力都放在了打假上,在經營擴張上就松懈了,結果兩面打臉。
所謂顧后,就是關注你的顧客,昨天的文章里說了,幸好餐飲賣的不是標品,有太多太多差異化的地方你可以做,可以去改進提升,哪怕是門頭一樣,名字一樣,你也可以做出在顧客心中不一樣的店,所以,關注你的顧客,關注顧客到店后的體驗,才是重點。
第二個,就是跑的快一點
要不讓別人追上,要么干掉所有對手,要么就拼命狂奔,保持第一。
而事實上,你壓根沒法干掉所有對手,除非財大氣粗,買下這一條街的所有店,都是你的。
辦不到吧?要有那個錢,還干啥餐飲呢。
那就只有另一條路,跑得快一點,做得好一點,一直保持領先,就不怕別人來模仿抄襲了。
其實,這點很像之前聊過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但這個對經營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有心理準備。
只要你做的好,就一定會有人來模仿,甚至來收購。
對模仿者來說,你是賺錢的案例,不學你學誰呢?
對收購者來說,你是賺錢的機器,不買你買誰呢?
所以,想要把自己賣個好價,就得時刻有危機感。
微軟那么大的公司,比爾蓋茨都說,我們離破產只有18個月。那對做餐飲的來說,應該再縮小一點,我們離倒閉關門,只有3個月。
如果你們有在制造業工作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他們的危機感是非常強的。
對他們來說,如果這個季度的招標松懈,客戶沒有維護好,這個生產周期就沒有任務,下一期的招標就更難進入,進入惡性循環,發不出工資,清不了貨款,很快就得破產倒閉。
你看那些因為模仿而被淘汰的店,大多都是不思進取。不知道升級改變,最后被拋棄的。
比如說現在的網紅店,生命周期很短,如果你無法在第一時間沖進去,后面去的大多都是墊背陪跑的。
尤其是加盟進去想賺錢的,有多少是奧迪進去,奧拓出來,甚至還是奧利奧出來。
本身這樣的類型,從形式上復制模仿的成本太低,內在如果沒有吸引人的地方,明擺著就是等死,何苦呢。
最后,還有那些不改變還能賺錢的,那些“老字號”。
老字號能夠不死,最重要的就是”品牌“的力量驅使,如果沒有品牌的能量,說啥都是白搭。
但這個品牌不是救命稻草,更不是免死金牌。
多少老字號最后還是作死了,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危機意識,賺一天錢算一天錢,直到病入膏肓無力回天,然后認慫關門。
可惜是真可惜,但不值得可憐。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都是機會,隨緣帶走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