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人吃飯,她是造價工程的專業,然后我們發現,我們是處于兩個世界的人。我講的什么知識付費、知乎、知識星球…等等,他們都不知道。
因此,我說到營銷人不要以自己的視角看待我們的消費者,我們覺得大家理應都知道的事情,其實有些人可能一無所知。
然后群聊中的悅哥說這就是“知識的詛咒”。
什么是知識的詛咒呢?
199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生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因一項研究而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
她研究的是一個簡單的游戲,受試者分別扮演“擊節者”和“聽猜者”兩類角色。
擊節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單,包括《祝你生日快樂》和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詳的歌曲。
每位擊節者選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節奏敲給聽猜者。聽猜者的任務是根據敲擊的節奏猜出正確的歌名。(你自己也可再玩玩)
在這項實驗中,最有趣的點是擊節者估計聽猜者猜中的概率與實際猜中的概率大相近庭。聽猜者猜對的概率僅為2.5%;
而擊節者預估猜對的概率是50%。面對這樣的結果,擊節者個個都非常驚訝:你怎么會這么蠢?這調子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而現實是,擊節者在擊打節拍時,腦海中會自然響起歌曲的旋律(你不妨自己動手試試,把生日歌的節奏敲出來,耳邊肯定會聽到這首歌)。
而此時,聽猜者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們只能聽到一串不連貫的敲擊聲——類似摩斯密碼那樣古怪的節奏。
這就是“知識的詛咒”。
我們一旦掌握了某種知識,就很難想象缺乏這種知識的情形。
那么,對于這種情況,營銷人要怎么做呢?比如,寫文案時怎么避免呢?
老濕就告訴一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嫁接!
嫁接的意思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嫁接到陌生的事物上去,這樣大家就可以快速理解自己不明白的領域。
這點上華與華可謂做的非常好。
比如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這句文案:我愛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固安工業城。
固安工業城原本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事物,但是當它與北京天安門鏈接起來的時候,我們的頭腦中就能夠對他有了記憶點。
這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天安門)嫁接到陌生的事物上(固安工業城)。
所以,我們在寫文案的時候,要想的一點就是
1,消費者是否具有你所擁有的背景知識。
2,如何通過“嫁接”迅速降低消費者的理解成本。
更多閱讀:
真實案例 | 如何把營業額從日均3000做到日均2.8萬?他采用了這一個策略!
真實案例 | 僅用一招策略就讓自助餐轉虧為盈!
實現品牌戰略的三板斧:定位、差異化與市場細分
如何策劃一個引爆眾人參與的促銷活動?看這一篇就夠了
5個策略思維,打造持久競爭力的品牌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營銷思維操作系統-
新餐飲增長策劃第一圈
專注消費者「行為設計」為研究
馬上加入
即送100個實戰營銷增長案例!
更有老濕的私人營銷系統課程等你來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