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胖友圈有沒被這些圖刷屏了嗎?
首先,這樣的文案與畫面,對于女性受眾而言,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
這“成熟的你”不就活活是一只婦女嗎,沾了灰,染了塵,油煎火烤,一幅完全放棄自我的模樣,確定不會引起女性的生理不適嗎?
婦女一詞原本就是包含所有的女性,生生造出女生節/女神節,這其實是一種歧視,歧視的定義是什么?——區別對待。
為什么“成熟的你更有味道”讓女性人覺得惡心?因為這句話里面隱藏著對女性的不尊重。
其次,從策略上看也是錯誤的,這樣的文案設計,體現的只有形式相同,內涵卻完全不同。
3.7→3.8意味著少女→女人。這種給人的聯想是曖昧的,有點色。而爆米花/美食等等本身應該給人歡樂滿足的聯想。
所以,在策略是不對的。
這就跟那句“找工作=找女人” 犯的是同一個毛病,找工作的廣告,但給人色情的聯想,最終除了噱頭,對于目標的實現有用嗎?
也許你要問了,既然這樣的文案對女性會造成心理不適,在策略上,也不會也不會起太大作用,那為什么會流行起來,并且沒有什么人來批判呢?
常識告訴我,能夠火起來的事物,一定有其內在因素!
原因在于三點:
1,當代女性的“婦女恐懼癥”
“婦女”這個稱謂,無論是現實中,還是互聯網世界中,都難被當代女性所接受。稱呼剛過十八的女孩子為“婦女”,就像稱呼二十四五歲的小姐姐們為“阿姨”,這種事也就鋼鐵直男尬聊時才做得到。
女生節,是女性對于“婦女”一詞不能滿足其稱謂需要與只有婦女節單一節日代表女性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校園男生和女生們創造性地將婦女節的前一天做成了“女生節”。
世界上本沒有女生節,幾個男生湊一塊說過給咱們班女生過個節吧,于是就有了女生節。
有了以上的普遍的社會心理基礎,于是硬生生的造出了3.7女神節,“成熟的你更有味道”才有其存在而不受攻擊的原因所在。
2,隱晦的性暗示
這一點就不用細說了吧?
“成熟”“更有味道”,都有著隱晦的性暗示,而任何事一旦與“性”扯上邊,就有話題性與傳播性。
3,傳播需要爭議而不是非議
什么樣的事件具有傳播性?
答案是具有爭議性。所謂爭議性指的是有人說好,有人說壞,也有人覺得無所謂。只有這樣的話題才能炒起來。
所以如果你策劃一個時間,不要平平淡淡而是要有爭議性,否則話題起不來,就傳播不開啊。
當年新世相的“四小時,逃離北上廣”是不是具有很強的爭議性,否則怎么會引起那么大的討論呢?
但是爭議歸爭議,傳播性事件不能引來非議,比如美團的“找工作=找女人”,“美圖清真外賣事件”都是屬于引來民眾的非議,這都是典型的策劃不過腦的案例!
一旦引來了“非議”,人們的口誅筆伐就能給你重創,甚至把你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一夜之間就毀滅了!
更多閱讀:
實現品牌戰略的三板斧:定位、差異化與市場細分
如何策劃一個引爆眾人參與的促銷活動?看這一篇就夠了
營銷文案寫作:懂策略、說人話、吸眼球、有人味、促銷售
看不過癮?
馬上加入我的
知識星球:吾老濕的營銷圈
日常營銷思考激情碰撞盡在我的小密圈
更有老濕的私人營銷系統課程等你來
回復“案例”,分享一個實操的案例!回復“資源”,免費得到上千個視頻、電子書等營銷資源!
馬上掃碼關注獲取
↓↓↓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