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1日 | 第[759]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別做ETC
–張大寬
1
今天是父親節,祝各位父親們節日快樂!
2
我小時候的印象中,我老板對我一直挺嚴的。
所以,我也一直挺怕我老爸的。
后來慢慢長大了,也學會頂嘴抬杠了。
記得又一次過年,我和家里親戚家的小孩子玩,剛蹲下來,我老爸就黑著臉說,蹲一邊去,人過來過去的,別擋路。
我當時那個臉啊,就掛不住了。
于是就杠了兩句,具體說的啥也記不住了,但我保證絕不是難聽話,畢竟,最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
我老爸看人多,也沒再說什么。
從那以后,好像就慢慢膽子大了,敢抬杠了。
也許和你當年經歷過的類似,畢竟,誰還沒有個叛逆期呢。
3
上學階段,家里呆的時間也少,和同學之間,那更是抬杠的優質場所了。
尤其是遇到誰說的不對,說的不準確,但我剛好知道這事情的時候,就會火力全開的杠。
以顯示自己知道的多,顯示自己比別人能行。
可,抬杠抬的多了,就出現了一個現象。
那就是能一起玩的人,不多了。
有一部分,是那種“杠友”,還有一部分,那是真關系好。
圈子,也就越來越小。是的,鄙視圈形成了。
4
有一次,鄰桌的同學,說興趣班比賽成績,小虎拿了第一。
我聽了后,問他,比賽啥時候的事情?我咋不知道呢?
那哥們瞟了我一眼,說“你抬杠抬的那么好,還有時間關心這個?”
課間,我問我哥們,那事情你知道嗎?
他說知道啊,大家都知道啊。
我說我咋不知道呢。
他說,我那天要給你說,結果你一抬杠,錯過去了。就拉到了。
你看,最后一次比賽的機會,就因為我的抬杠,錯失了。
5
后來上了大學,雖然抬杠的毛病沒有完全改掉,但好的太多了。
畢竟,這是去了外地了,咱也成年人了,得要面子,得顯得做事得體啊。
于是,杠是越抬越少,而認識的朋友,則是越來越多。
想想也是,誰會喜歡一個杠精呢?
而且,我發現了不抬杠的另一個好處。
那就是“獲得的知識和信息,越來越多”。
不停的抬杠,其實是在不斷的否定別人的觀點和言論,甚至是否定人。
這是啥?
這是無知自大的表現呀。
這樣的人,太可怕了,不是嗎?
再后來,走上社會了,被現實教育了,不抬杠了,知道要多學東西了。
6
達克效應,在我的文章里提過多次了
從這張圖,也能明顯的看出來,高峰期在高考結束,還是很貼切的。
過了巔峰之后,就是不斷發現自己不知道的階段,直到自信崩潰后的重建。
能夠走到這里,才是真正的上升起點。不斷的學習知識,不斷的積累經驗,隨著智慧的增加,一步一步上升。
7
昨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一些管理心得,文末有留言說“說的好聽,有本事到XX公司試試,早死了”
當看到這條評論,我瞬間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當年沒有停止抬杠,持續下去,我今天會是啥樣子。
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想贏,一種想贏得辯論”。
你覺得,這兩種人,最終的結局,會一樣嗎?
那些整天抬杠的人,與那些想贏的人,會是一樣的結局嗎?
今天早上發了條朋友圈,大意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很自然的不抬杠,這才是這個人進階的表現。
不抬杠,意味著可以接納更多的觀點,可以理解他人的想法。
就像當年,我老爸讓我別擋路,真正的原因,是他怕做飯端著鍋灶過來過去,我蹲在必經之路上,容易被燙。
如果能理解到這個原因,還會抬杠嗎?
但是,不懂啊,當年就知道對著干呀,你說傻不傻。
8
你想贏,還是想贏得辯論?
到底,哪個更重要?
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最后,再次祝你節日快樂,生意興隆!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