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8日 | 第[653]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無論什么時候,都有選擇的權利
–張大寬
不復工賠錢,復工也不賺錢
二月底,終于接到通知,允許復工了。抓緊時間采購了包裝材料,各類食材也都準備齊全。
開業之后那幾天生意確實不錯,每天外賣的單量比平常要多出一倍多,而且,客單價也比平常高了好多,基本上都能達到100+。
真像網上說的“報復性消費”憋了一個月了,終于等到喜歡的店開張,要多買些解解饞。
而且,復工也是分批進行的,附近開業的店,還就我一家,附近小區的住戶,也有跑來打包買回家吃的,生意著實不錯。
但幾天過后,回家查看外賣賬單的時候,就發現問題了。
這些天,每天的營收都在往下掉,估計是這一個多月的停工,顧客們錢袋子也都收緊了,房貸車貸都要斷供了,手里沒錢了。
再加上,憋在家里不出門,網上各種美食教學,個個都成了美食小能手,啥都會做。
所以,消費的熱情也會下降吧。
再說線上,都說線上銷售能幫助大家渡過難關,可兩大平臺的傭金,最高都達到了23%,也就是說,賣1000塊錢,到手里差不多也只有750塊錢,這750,還要刨去食材、打包、水電、租金,推廣滿減贈品等等各種成本,到手的利潤只有不到200塊錢,基本剛好是員工工資。
起送價是15,有時候顧客就點一點點東西,比如鋼構起送價,就是倒貼錢在做。可即使這樣,還有人會因為配送時效等問題給差評,真的太難了。
不復工,賠租金,復工,還是不賺錢,難啊。
上面,是一位餐飲老板復工后的狀態記錄。
從描述來看,復工后賺錢難大體上有兩大問題
1、平臺抽成太高;2、顧客兜里沒錢;
也是這兩大問題,導致了經營不易。
那么,這是事實嘛?
咱挨個來說說。
平臺抽成黑
那么,多少就不黑了?5%?8%?那,如果不要錢呢?
平臺傭金多少,只決定顧客叫外賣的意愿(叫所有外賣,不針對某一家店)。
說白了,這個錢,只是商家手里過了一下而已,和房租、食材成本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就像你店里的那些酒水飲料,先拿來,賣出去之后,再進行結算。利潤你拿走,成本給賣飲料的。
平臺手里有流量,你在平臺上開店用人家的流量,回頭把人家的流量費交上去。這個錢,貴也好便宜也好,都是平臺的,只不過從你手里過了一下而已,但過了這一下,大家都覺得,這個錢是自己的了。
實質上呢?水漲船高的道理。最終這個錢,是顧客花的呀,你扛不住了,自然會漲價,轉嫁到顧客身上了。虧錢的買賣,誰也不會繼續干,不是嗎?
其次,起送價15,結果還要虧錢。說白了,這個就是設置的問題了,沒有誰逼著誰去這么設置,不愿意虧錢,可以調高起送費,不參與會員折扣,不贈送贈品等等等等,有太多的方法可以避免這種“虧本生意”。
之前不是有過顧客從外賣商家那里薅羊毛嗎,這個根是平臺設置的問題,自己補上就成了,別人薅羊毛,最多是道德譴責,人家是光明正大的從平臺上下單的,是吧。
所以,主動權在這自己手里,你可以設置更合理的活動規則,可以選擇不送東西,也可以選擇提高單價,這一切都是有的選的,不是“沒辦法,被逼”的。
兜里沒有錢?
連續一個月的停工,讓一些人沒有了收入,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因此破產倒閉了。這是實情。
但,大家兜里都沒錢了,車貸房貸都斷供了,甚至斷糧了,這個可能說的有些夸張了。這種情況肯定會有,但絕不會是大多數。
我們的國慶決定,我們并不像米國人那樣超前消費,沒有一點點存款,全靠信用卡。
你可以問一下你身邊的人,有多少會因為一個月沒有工資,導致生活無法繼續的?
我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我可以試著推斷一下。
我們14億人口里,占比最大的是農民,約有9億。
恰好,我前些年與農民工接觸的很多,按照他們每年的作息規律,一般來說,都是在3月底4月初,甚至是清明節之后,才進入旺季,天暖了才開工。
這個階段,正是休閑的階段,錢也都存著呢,生存基本上沒什么壓力。再加上近幾年的拆遷,賬上幾百萬的大有人在。
其次,事業單位,公務員,也不會受什么影響,正規企業的職工,也不受什么影響,那么,剩下這些受影響的人,會是“大部分”嗎?
好像差一點吧。
所以,所謂的“大家都沒錢了,都不花錢了”,口號大于實際吧。
而真正受影響,甚至是非常大影響的,都是沒有流動資金,平常經營走鋼絲繩,刀口舔血的人。
對他們而言,走這一步的時候,玩的就是高風險的游戲,玩的就是心跳,那也怪不得別人。
遲早都有這一遭,早吃虧比晚吃虧強。天天喊風險也沒用,只有事實才能教育人,所以重生之后才會更強大。
顧客兜里沒錢這個話,大家都喊了好幾年了,我記得前年就說,經濟不好,兜里沒錢。可該發展的還在發展,不是嗎?
受害者心態
能夠在外界找問題,甚至將原因歸結到外界的,都是受害者心態在作祟。
“我經營不好,都怪平臺太黑了,都怪顧客兜里沒錢,都怪政策不好,都怪年景不好。。。。”
說實話,我不認同這些“受害者心態”的觀點。
總覺得是別人害了自己,可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發現,不管到任何時候,自己都有選擇的權利啊。
傭金高,可以選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單價。脫離平臺,還可以自己接單,主動上門找顧客,微信下單統一配送。這不都是方法嗎?
平臺只能在平臺的范圍內限制你,出了平臺不還是你說了算嗎?
同理,顧客兜里沒錢,那你可以選擇服務那些兜里有錢的顧客,而不是總覺得“沒辦法”。
這,其實和打牌一樣,發牌官發給你什么牌,你無法決定,但是這一把牌怎么打,可是自己能決定的。別動不動就說人家給咱發了一手爛牌。
牌爛不爛不重要,怎么打才重要。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