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第【489】篇原創
去哪里找風投之前有讀者私信我,說自己想籌集80萬資金開一家火鍋店,手里又沒有錢,去哪里找風投給自己投點錢。
創業缺錢,好像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畢竟現在房租貴,人工貴,轉讓費貴,加盟費也貴。
前幾天看到一個調查說,現在的年輕人,平均負債是12萬。這個結果我沒有核實過,但根據我了解的現實情況,很多年輕人都是處在負債中,尤其是買了房子,背了房貸后,再想干點啥,總是囊中羞澀,要么向老一輩求助,要么尋求民間借助,條件好一點的,還能拉到銀行的貸款。
他缺的不是錢從這個發問來看,他最缺的并不是錢。他真正缺的,是讓投資人投錢的理由。
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是投資人,你會投什么樣的項目?不著急,你先慢慢想,我接著往下說。
什么是風投我先說說“風險投資”這個概念吧。
“風險投資機構”,是普遍被人們誤解的概念。
很多缺錢創業的人都說“風險投資風險投資,不就是投資風險的嗎,沒有風險要你們干啥嘞!”
是不是覺得這句話說的賊理直氣壯?
而實質上呢?
壓根不是這樣,他們的目標有兩條
1、盡可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2、盡可能把風險控制到最低
他們干的事情,實質上是鎖定一個增長最為迅猛的領域,然后在那個領域里投資盡可能多具備高增長的初創企業。在獲得最大化收益的同時,從概率上將風險降到最低。
資本是要尋求最大收益率的,這是資本的本質,若脫離了這個本質就不叫資本了,那可能是捐款。
所以,對風投來說,他們并不是喜歡冒險的人,他們是“避險”的高手。他們可真不是“人傻錢多”。他們要的是在盡量低風險情況下的最大收益。
“那,為啥人們這么誤解,也沒見風投出來科普解釋一下呢?”
因為他們的首要任務,不是教育市場。甚至有時候為了迎合市場,他們還會公開表示“風險我們扛,你們好好干事情就行了”。
“他們咋這么壞呀!”
這不是他們壞,只是角色不同而已。若你在哪個位置,也一樣。
憑什么投你清楚了風投的本質,那就回到上面的問題,憑什么讓風投給你投80萬來開火鍋店呢?
咱們挨條來看
1、是否是一個增長最為迅猛的領域?
餐飲這個行當,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競爭已經很激烈了。
尤其是火鍋,走遍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能見到,頭部企業都開始去海外市場尋找增量了。
增長還迅猛嗎?
至少目前不是了。
根據美團的數據,2017年,北京20.4萬家餐飲店,關門的11.4萬家,新開張的8.5萬家,其他城市也類似,基本上是一年近一半關門,在開門,再關門,再開門。。。。
這已經是存量市場的廝殺。
2、是否是高增長的初創企業?
想開火鍋店,屬于初創企業,這一點符合。
那是否具備高增長性呢?
這就需要打問號了,高增長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猜出來的,而是要拿出符合實際情況且合乎邏輯的市調報告來說服投資人的。
開火鍋店這個事情,是只停留在“想”上,還是已經做出了小樣板,可以快速復制,且市場認可?
如果都沒有,那什么說服投資人呢?
若是投資人問你,你準備開的這個店,有什么特色,憑什么能盈利,預計多久能盈利,能夠盈利多少,能夠給與資本多少回報?
“扯淡,我還沒開,咋知道能有多久有回報,有多少回報呢”
是呀,啥都不知道,風投為啥投給你呢,風投的錢也不是風刮來的吧。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投資人,看到這樣“三不知”的項目,你敢拿出幾十萬給他讓他開店嗎?
我想大概率是不會的吧。
自己都不愿意,憑什么別人愿意呢?
“你憑啥說別人就三不知?”
很簡單呀,如果你想找人投資,連投資人的聯系方式都找不到,項目就更不用說了,不是嗎?
也許我這么很武斷,但你細想想,不是這樣嗎?
現在的信息獲取太發達了,度娘一下,投資人的地址,辦公電話,郵箱等等,都能找得到,運氣好甚至還能弄到微信呢。
所以我說,他缺的不是錢,而是能讓別人投錢的理由。
我也不想找風投,懂這些也沒用也許吧,你不找風投,懂這些沒用。
但反過來想,如果你能夠掌握一些風投看項目的技能,用這些技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做的事情。豈不是能降低風險,擴大收益?
如果真把自己的事情,調整的符合風投的條件,那不就可以去找他們了嗎?
當老板的,就把自己變成投資人,用投資人的思維開店,你看到的就不一樣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