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7月24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426】篇
別被虛假的流量繁榮騙了
——張大寬
開店選址,一直是餐飲的重中之重。
都說選址是一家店成功的一半。
至于這個一半是怎么算出來的,好像也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但選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選址,其實背后選的是流量,選的是客群。
所選的鋪面,流量少了,則很難維持盈虧平衡。
若客群不匹配,即使流量充裕,也不一定能盈利。
昨天看到某創優品選址的例子,覺得很有參考價值,你也可以作為參考看看。
2
地鐵站和購物中心,選誰?
某創優品在初期開店選址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一個是地鐵站,人流量充裕,租金還不算很貴。
另一個是購物中心,流量相比于地鐵站來說少一些,但租金卻比地鐵站更貴。
怎么辦?選哪個?
如果按照流量越多越好的思維,自然是選擇地鐵站了。
用銷售公式套一下
營業額=流量*轉化*客單價*復購率
很明顯,只要流量巨大,哪怕轉化率低,客單價不高,復購率也不高,都沒關系。
但購物中心里,雖然流量少,但價格更高,難道這里的流量就應該更貴嗎?
猜測沒意義,于是他們就進行了一次測試,在地鐵站和購物中心隔開一家店,用事實來檢驗。
現在,請你停下來,猜猜到底那家店生意更好?
恩,你猜對了,是購物中心。
WHAT?
為啥是流量更少的購物中心,而不是人流量巨大的地鐵站?
原因是這樣的
地鐵站的流量雖然巨大,但都是行色匆匆的“過路客”,對他們來說,壓根沒有時間在店里停留閑逛,甚至都沒功夫往店里看一眼。
換句話來說,就是有效流量太少了,看似流量巨大,實則都不是自己的顧客。這只是虛假的流量繁榮而已。
那購物中心呢?
能到購物中心來的顧客,都是來逛的,他們就是拿時間到這里來“消磨”的。
不進這家店,就進那家店,看似流量比地鐵站少,但都是有效流量。
所以,開在購物中心的店,比開在力量更大的地鐵站的店,生意更好。
某創優品在開第一家店的時候,同樣也遇到了選址的問題。而且最終這家店被迫關店了。
咋回事呢?
他們的第一家店,是開在廣州花都,這個地段非常棒,人流密集,且被麥肯系的店環繞。他們自己都覺得這個位置肯定沒毛病。
然而限時卻打了臉,無論怎么折騰,就是不賺錢。
原因是啥呢?
城郊市民覺得,這家店的裝修太“性冷淡”風,不愿意進去。
而進去的顧客,又覺得東西太便宜,擔心是假貨不敢買。加上當時品類結構也有問題,店面面積也太大,最終無奈關門。
從某創優品的案例,說明選址,不僅僅是選流量,并不是說流量越多真的就越好。
重要的還是你服務誰,你為誰提供價值。
你所選的地址,和你的目標客群是否吻合,看似繁榮的流量里,你的目標客群是否足夠?
之前我的一個朋友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心氣滿滿的開了家早餐店,當時選址考察的時候,一點都不缺人,早上人山人海的。
結果店開起來,就是不賺錢。咋回事呢?
他的店,在一個學校旁邊,他考察的時候,正是家長送孩子的時候。
而能這時候送孩子的家長,要么是吃過飯了,要么就是帶了飯去單位再吃,再加上是老校區,年齡大的人都習慣在家里吃。
開業搞活動五折的時候,老人們都來嘗個鮮,回復正價之后,就沒人來了。
這就是被“虛假的流量繁榮”蒙蔽了眼睛,沒看清到底有多少是自己的顧客。
所以說,選址,不但要流量,還要看有效流量,有多少是你服務的顧客,只有這部分人群足夠支撐你的店,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