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6月11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83】篇
倒果為因,必然焦慮
——張大寬
昨天的文章說了,老板不應該把賺錢的期望寄托在店長和員工身上。
可又有老板說了,開飯店,這也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靠的就是人啊,員工不給力,老板再有能耐也是白搭。
老板費勁費力的把流量弄來了,把人都帶到店里來了,可這時候,員工不給力。該有的服務做不到位,該主動的事情都往后退,都等棍棍。
總感覺手底下的人,不好用,“生猛”的員工太少。好像大家都有點“混”的意思。
自己頂著這么大的壓力開店,員工不但不理解,還明著暗著說,那誰誰家,一個月還多一天假,那誰誰家,夏天還有降溫補貼。。。
聽著這樣的話,一口老血噴了出來,為啥員工都不理解自己?怎么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有沒有啥辦法,能讓員工個個“如狼似虎”,干勁十足呢?
有人說,用股權激勵,通過股份綁定員工,他們是股東,自然就有創始人精神,也就不會消極怠工了。
看起來是個很好的主意,可為啥有的老板分了股權,可還是沒啥效果呢?
2
分了股權也沒用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還記得這句經典臺詞不?
好像是現在人不好帶了,員工的想法也越來越多了。
于是,有些老板就尋思著用這個“股權激勵”的方法,分給員工股權,希望能激發員工的“創始人精神”,把店當做自己的店,努力工作。
期望通過這個股權激勵,打造一支“生猛”的團隊。
而結果呢?
就我知道的,能做好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開始熱鬧,過一陣就又“回到從前”了。
而且因為股權,最后還鬧出了不少問題。
為啥分股權沒有用,或者效果不佳呢?
因為,他們把因果搞反了。
首先,你得清楚,工資,獎金、股權之間的關系。
工資,是發給責任的;責任越重,工資必然越高,為啥服務員的工資,就是比店長低呢,因為身上擔負的責任不同。
獎金,是發給業績的;業績越突出,獎金越高。
而股權,是發給潛力的。
啥意思呢?比如說,全店上下齊心協力,這個月做了50萬的流水,那么,下個月,下下個月呢?
他們是否還愿意繼續努力,比現在做的更好呢?這就是未來的潛力。
工資,獎金,都是發給“現在”的,而未來,用股權來獎勵員工,業績做得越好,店里盈利越多,擁有股權的員工獲益也就越多。
這就能讓有潛力的員工,共同分享未來的收益,共擔未來風險。
到這里,你應該看清楚了,股權,是發給有潛力的員工的,是因為員工有潛力,才發給他們股權。
而那些做了股權激勵沒效果的,很可能是因為,把這個因果弄反了。
他們以為,給了股權,員工就能“如狼似虎”,就能“生猛”,就能有主人翁精神。
再說個更簡單的。
孩子在學校表現好,老師才會給發獎狀。
而不是發了獎狀,孩子才表現好。
其實,弄反了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看有些店做這個效果好,就把原因簡單的歸結到做了股權激勵。
倒果為因,必然焦慮
倒果為因這種錯誤,太常見了。
比如說,看一家店生意很好,外賣小哥在門口都排起了長隊,于是就把生意好這個果,歸結到人家做了外賣。
自己也把所有的外賣平臺都開了,甚至外賣菜單的設計都模仿別人店。結果生意依舊沒什么改善。
焦慮不,著急不?
沒用啊,人家是因為生意好,外賣才火爆,而不是因為上了外賣,生意才好。
只看到表面,沒深入研究,把結果當做原因,不焦慮,不著急才怪了。
老板的思維決定一切
“人與人的差別,都是思維的差別”
雖然這是句爛大街的話,但本質就是如此。
沒有一個員工會只為了錢而工作,表面上的“趨利”背后一定有更社層次的需求。
股權,獎金,工資,這些都是表象。
當一個老板能夠真正希望自己的員工成長,希望自己的員工越來越好,并在行動上支持員工的時候。
你會發現你和員工的關系,員工的狀態會有巨大的改變。
這就是團隊“生猛”的因。
可沒有成就員工的思維,甚至想不通為啥要成就員工,把員工視為“累贅”的時候,還想做強做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你希望有什么樣的員工?
取決于你要做什么樣的老板。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