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5月30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71】篇
別把投資當消費
——張大寬
做餐飲,賺的是辛苦錢。利潤都是一點點摳出來的。
這二年,競爭激烈,生意是越來越難做,這已經是餐飲人的共識。
所以,在花錢的時候,都很謹慎,都挺節約的。
這不光是老餐飲的想法,我發現不少新開店,尤其是小店,夫妻店更是如此。
怎么看出來呢?
就從最簡單的門頭,就可見一斑。
前陣子的文章里,就說過一個門頭的例子。
店名字里面帶了個“壽”,還弄了個黑底白字的配色。路邊樹葉一檔,遠遠看去,那個“壽”字格外顯眼。總感覺像那啥,不想吃飯的地方。
走近發現,生意也不好,中午飯點也沒人。
當然,這個“晦氣”的門頭,不會是唯一的因素。但至少從感官上,沒有讓人進店的勇氣。
還有一些新店,門頭做的跟鬧著玩一樣,投資也不少,十幾萬有了,卻用簡單的噴繪布弄一個門頭,和兩鄰居相比,弄得和地震棚相似。
為啥做成這樣呢?
還不是為了省錢么,設計門頭要錢,制作門頭也要錢,做好一點的門頭錢更不少。
畢竟賺錢不容易,花錢也要省著點。
2
錢,真能省出來嗎?
我要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來的,肯定有不少人會反駁。
“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是花你的錢,你肯定不心疼”。
怎么說呢,咱不抬杠,只算賬。
假設說,做一個好一點的門頭,要5000元,做一個隨便的門頭,要2000元,是不是省了3000元。
對于每天只能賣千把元的店來說,這可能是一周甚至十天的利潤。的確不是一筆小數目。
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好的門頭,每天能夠多吸引10個人進店,每個人能多貢獻10元的利潤,每天就是100元利潤,一個月就是3000元。
這么算的話,一個月,這個差價就回來了,往后走是不是都是純利潤?
假設這家店就開一年。按照這個算法,是不是省了3000,卻失去了多賺33000元的機會?
看似是省了錢,但失去了多賺錢的機會,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可能你會說,投入了,也不見得就一定能按照上面說的,每個月多賺三千,有啥保證呢?
若這么說,那就干脆別開店了,開店也不見得保證一定賺錢,也不是100%,一個門頭就能保證一定賺錢?
但你做了,就有機會多賺錢,你沒做,就沒機會多賺錢。這道理多簡單啊。
投入無非是多3000塊的事情,你省了這3000,又不會暴富。
我相信,你花了這3000,也不會一貧如洗。
但多花這3000,能給你帶來的機會收益,這是劃算的啊。
大帳小賬都要算
算大帳,選址的時候一定是選來選去,最后選到了你覺得合適的地方。
交租金、轉讓費,亂七八糟幾十萬也投進去了,為啥?
不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嗎?尤其是掏了幾萬幾十萬轉讓費、甚至是搭上了全家家當的那種,更是心急焦慮。
于是,就開始這里省那里省。
省錢沒有錯,精細化成本管控一點錯都沒有。
但這里面犯了個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消費和投資弄混了!
開店是要產生經濟效益,門頭同樣也是要產生經濟效益。
這是一家店的門臉啊,這是能吸引顧客到店里來的“道具”啊。
這不像你給家里掛裝飾畫,客廳的畫是消費,錢多就掛好點的畫,錢少了就掛個普通點的,就算沒有,影響也不大。
但這個門頭,是為了引流,是投資,是能產生經濟效益的。
這兩件事是有這本質的區別的。
莫把投資當消費
省錢一點錯都沒有,餐飲賺的就是個辛苦錢。
只有把成本控制到最優,才能做到同樣的品質同樣價格比別人更賺錢。
但在控制成本的時候,一定要清楚,你省的錢是投資還是消費。
就像來咨詢我的老板們說的,咨詢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提升機會,咨詢費是投資,花點小錢買我的經驗,就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創造賺更多錢的機會,還能降低決策風險。這個投入是很劃算的。
這和多花點錢做門頭一樣,屬于投資有限,收益無限的事情,自然是值得的。
今天下午我的學員發來消息,已經開始定下個月的計劃了。5月份最后幾天因為外界因素影響,沒有達到預期。可就算這樣,5月也創了歷史新高。
這就是投資帶來的可能,帶來的機會。
但當你把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當做消費,甚至是員工工資都當做消費,都要省的時候,你就一定要小心了,你可能正掉入一個大坑。
長此以往,等待你的就是陷入惡性循環,越省越差,越差越省,最后關門拉到。
分清投資和消費,學會算賬,別算糊涂賬。
別在投資上省,多投資才能多收益,才能支撐你在消費上“大手大腳”。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