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好產品,不防學學《中國好聲音》

    1972年,在北美洲軟飲料調查中顯示只喝可口可樂的人占18%,只喝百事的人占4%,但到了80年代初期,比例變了,可口可樂占12%,百事占11%。于是,百事公司做了一個測試,名叫百事挑戰。挑戰是以一種口味測試的形式進行的,在賣場,購物中心和其他公共場所,百事工作人員搭了一張桌子,擺好兩個沒有標簽的杯子,一杯裝的是百事,一杯裝的可口可樂。購物者被邀請嘗試兩杯可樂。

    然后選擇喜歡哪一杯。接著,工作人員會告訴你哪杯是百事哪杯是可口可樂,這樣杯測試者就可以知道他們更喜歡哪個。結果,57%的人選百事,43%選可口可樂。盲測的結果百事的味道比可口可樂好,但為什么選擇可口可樂的人還是多過選擇百事的人呢?

    20年后,神經學家(neuroscientist)Read Montague仍然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人們更喜歡百事的口味,那為何百事在市場并不占主導地位。因此,在2003年夏天,Montague進行了一個神經學的“百事挑戰”,他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機器觀察大腦的活動,追蹤血液在大腦各個部位的流向。在味道盲測時,一半人的大腦血液流向表明更喜歡百事。

    但當明測(告訴味道測試者哪杯是可口可樂哪杯是百事)時,四分之三的人大腦血液流向表明更喜歡可口可樂,可口可樂這四個字令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區域(大腦控制高等思維的部分)的神經元產生極活躍的情形。由此可見,味道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神經對某個品牌的反應程度,當聽到或看到可口可樂的品牌時,大腦正通過廣告回憶起品牌形象和概念,而這時品牌的影響就超越了產品實際的品質。

    在飲品研發總部,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在不知道飲品制作過程或者制作者是誰、或者看到飲品的形態,和知道這些元素時,我們喝相同的飲品的風味會有所變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旁人的講解中,我們再去喝同一杯飲料,突然會感受到以前不同的風味,這些均和自身的心理認知有關。此時,制作過程、制作者、飲品的形態、講解都相當于品牌,我們的第一感覺經常會被這些因素所影響。

    所以要真正確定哪個配方的飲料更好時,我們不妨讓品嘗者閉上眼睛,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擾下去品嘗,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更準確的信息,為真正好的飲品轉身。


    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兩秒鐘

    自動識別圖片添加中國飲品快報公眾賬號

    回復任意關鍵詞查看您想看的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1348.html

    (0)
    上一篇 2015年3月31日 17:57
    下一篇 2015年4月1日 17:1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