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板面”賣到20198元,想吃上還得提前10天預定!這則報道一出,不僅登上熱搜榜,還引起網友熱議,1天時間就熱評2000多條。
有的網友表示,“天價面太離譜了”;也有人表示,“明碼標價,就合理合法,也沒強買強賣”。
到職餐記者發稿之前,這則報道的輿論還在持續發酵中,而這家名為“貴面族·板面”的小面店也徹底“出名”了。
一碗“天價面”徹底讓一家小店火了,這背后其實暗藏的是,餐企為了出圈的“噱頭”營銷。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餐飲賽道,想要“出名”很難,所以餐廳都在想盡“十八般武藝”去博眼球,為的就是能跑出來讓顧客“看見”。
近日,有網友反映,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一家主打板面的快餐店內,一款板面超級豪華套餐的價格為20198元,引發業內和網友持續關注。
媒體報道,河北石家莊一家名為“貴面族·板面”的快餐店,推出售價20198元的一碗板面。
是因為這碗超級豪華套餐中包含:海參、鮑魚、和牛肉、牛肝菌、羊肚菌、松茸菌等,都是名貴食材。
如果顧客想吃,還需提前十天預定,定金10000元。
據了解,在該店的價目表中,還能看到有標價為158元的板面豪華套餐,其中加入海參、扇貝等,輔料類食材最貴的為山珍海參湯88元/份。
2、人均15元,除了個別的貴價面,也有量大的低價面
其實職餐小編查看點評網站發現,這家門店人均僅為15元,大多數食客去門店,都不會消費高價面套餐,而是選擇便宜實惠的低價面。
正常的骨湯板面才10元,加了雞蛋和小菜的13元,輔菜基本都是2元左右。而從其目前的評價來看,面不僅實惠,量還比較大,和其他板面館無論是菜品還是價格都差不多。3、網友:“商家是噱頭營銷,面價越高,人們越好奇”
“現在連面都吃不起了,這明碼標價也太貴了,明著搶錢嗎?”;
“明碼標價,有人吃就合法,還有20萬一碗的呢,周瑜打黃蓋而已”;
“這是噱頭,根本不存在有實際價格的兩萬多元一碗面的情況,商家標的價格越高,人們的關注度就越高。本來一個小面館,能夠有多少關注度,老板用這種虛高價格標注,大多是為了引起人們的好奇”;
嘩眾取寵也罷,真的值回面錢也好,也許餐廳老板本意并不在賣面上,而是為了讓餐廳火一把。

在競爭紅海中,
其實,上面網友評論已經道出了,這家面店上線2萬元一碗面的初衷。
其實是否有人下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噱頭”營銷能否博人眼球,能否讓小店火一把。
這家餐廳的做法,在餐飲業也屢見不鮮,甚至很多餐飲大咖將噱頭和反差感玩得“得心應手”,像是喜茶的聯名打法,老鄉雞的“反向營銷”,都為餐企帶來了持續的熱度和食客關注度。
? ? 1、在“板面”之鄉,想要讓自家品牌“出圈”難于上青天
餐飲早已過了躺贏的時代,當人口和流量兩個紅利消失,疊加上餐飲的供大于求現狀,競爭已經從“激烈”到了“慘烈”的境地。
而就像今天的貴面族板面店,對于石家莊這樣一個板面之鄉來說,幾步一家板面店。
競爭對手多,食客的選擇就多,想要被大家關注到,讓品牌被食客看見,非常困難。更別提要火遍全國,整個石家莊能知曉就已經是不易了。
所以想要搏“出圈”,想要“出名”,就要絞盡腦汁想到與眾不同的“噱頭”,2萬一碗的面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還引發了好奇和討論,甚至到店打卡。

2、為何要以高價面出圈?背后源于“貴面族”的品牌特色
一方面是造成反差感,面再貴也不可能賣到萬元以上,還是20198元,對于大眾認知的一碗面的價格,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和好奇。
另一方面則是這家面店的特色,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店名叫“貴面族·板面”,不言而喻代表著店里的面“貴”,食材好、品質好。
除了2萬多元的套餐,還有158元的套餐,食材都是鮑魚、羊肝菌等名貴食材,這與其他板面店的面也有極強的差異感,讓食客能記住這家面店。
3、喜茶、老鄉雞等一批餐企用“反差、噱頭”營銷保持品牌熱度
?
除了要打磨好產品,做好運營,還要懂得如何俘獲“年輕食客”的心。
所以貴面族的案例,只是很多餐企都會選擇的噱頭玩法,目的是趟出一條新路,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品牌。
而像是喜茶、老鄉雞這樣的品牌,更是利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熱度。
比如喜茶在推向全國各個城市的時候,就設計了“城市巡游”營銷聯名活動,和當地特色餐飲品牌做聯名和結合,推出的新品極具地域特點,還富有新、奇、特。
像是北京的新店,就上懶龍包、京醬肉絲包、驢打滾口味冰淇淋、二鍋頭的調制酒飲。
?

比如曾經在上海、廣州、成都分別推出過蟹黃包、咖喱魚蛋包、麻婆豆腐包等。“城市尋味計劃”幫喜茶造足了噱頭、賺夠了眼球。當地人會因為好奇心到店品嘗,家鄉的特色菜品也將讓這些新品更易被接受。而外地人到店后既能獵奇,又能吃到“本地正宗”,也一定會去打卡,不知不覺中讓品牌既在當地打開了市場,又在品牌熱度和認知度上提升了一個臺階。作為營銷界的泥石流、社交界的“鬼才”,老鄉雞充分掌握了“流量密碼” —— 無論是土味營銷還是“自曝家丑”,盡管被部分網友質疑是借題發揮,但還是受到大量網友的支持和追捧。比如最近發生的“老鄉雞向星巴克道歉”事件,讓網友將話題帶到了一個新的討論氛圍之中,能在短短的不到24小時內,產生巨大的熱搜效應,對兩個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宣傳效果。看似是一碗讓人吃不起的萬元面,其實背后是一家餐廳為了“出圈”而做的營銷。
現在餐廳想要出圈很難,產品、服務、裝修都在慢慢同質化。
所以很多餐企在用“反傳統印象”和“反正面形象”兩個角度,殺出了一條出圈路。
在競爭紅海中,在保證產品之下,這樣的策略和打法或許會讓餐企脫穎而出,但也小心只有噱頭也容易讓餐廳“馬失前蹄”。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