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咖啡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到這場市場搶占的角逐之爭中來。剛開始拼味道,到拼企業理念,再到拼營銷宣傳,到現在,大多咖啡品牌開始打起了價格戰。你的價格低,那么我的價格比你更低。咖啡市場真的只有“比價格”這一條出路嗎?
1.咖啡“股折價”,價格戰的戰局激烈
自今年2月1日開始,CoCo都可全國門店內的咖啡產品“大降價”,現磨美式僅售3.9元一杯,生椰拿鐵8.9元一杯,該活動持續到3月31日。
據悉,在降價之前,CoCo都可的現磨美式的售價為12元一杯,而生椰拿鐵的售價則是17元一杯、打折的前后對比來看,降價幅度已經達到了將近70%,真的可以說是名都其實的“骨折價”。
緊接著2月6日,庫迪咖啡又迎來了一波“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在這期間,庫迪咖啡門店的所有品類全部99元。與此同時,用戶邀請新用戶還能免費喝咖啡。活動時間一直持續到3月31日,為期54天。
庫迪咖啡在全國的門店總數大約1300家,覆蓋了181個城市。這次的活動是庫迪咖啡自創立以來最重磅的一次價格優惠活動。
不僅如此,庫迪咖啡在抖音上也推出了四種優惠券,價格分別為8.8元、9.9元、11.9元和13.9元,“8.8元新客專享全場任飲券”的價格更是低于了線下門店“9.9元起售價”。
近期,這次價格戰的兩位主力軍居然還在不斷壓低價格。CpCp的現磨美式的價格從3.9元降到2,9元.僅售3元!而庫迪咖啡的抖音直播間更是推出了0.99元一杯咖啡的“跳樓價”,一經上架,一秒搶空。
3月10日,CoCo小程序、庫迪咖啡抖音直播間截圖
這場價格戰的底線在哪里,這兩家的價格究竟可以低到什么程度,目前是個未知數。
從整個咖啡市場來看,參與這場價格戰的不僅僅是CpCp和庫迪這兩家在主戰線。不少咖啡品牌也加入這場戰役。在線上,線下展開激烈的廝殺。團購,打折,放優惠券,幾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單價在10元以下的產品。
開年以來,Tims咖啡通過公眾號接連推出了幾場折扣活動,比如門店限時“飲品買一贈一”、雙杯折扣等,還在抖音開啟熱門單品、套餐團購,鮮萃咖啡團購券只要9.9元一杯,目前抖音平臺顯示該券已售出約4.7萬杯;
挪瓦咖啡則在抖音團購上線了10.9元四選一套餐、11.9元三選一套餐。熱銷產品半熟芝士拿鐵在美團、抖音均開啟了4.8折折扣,只要13.9元一杯;
創意果咖品牌本來不該有,在美團推出了9.9元一杯經典美式的折扣團購,人氣產品生椰榴蓮拿鐵新客價只要16.8元,相比外賣的售價25.9元便宜了30%多;
廣州本土品牌Sining.L爆蛋吐司&咖啡,在抖音掛上了9.9元“吐司+美式”秒殺套餐,雙人拿鐵套餐也只要16.8元……
2.價格戰,并不是長遠之計
“商家想要吸引更多的新客戶,想要通過薄利多銷,快速清理一部分產品的庫存,快速回籠現金。”有連鎖咖啡的經營者說。
以庫迪咖啡為例子,該品牌上架的團購券大大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僅僅兩周,各大平臺的銷量就突破了150萬張,截至今日總共售出286,6萬份。庫迪咖啡的爆款產品生椰拿鐵僅僅在抖音這一個平臺上的團購量就達到了將近296萬份,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了。
以庫迪咖啡為例,其上架的團購券受到消費者熱捧,不到兩周銷量就突破了150萬張,截至目前共售出286.5萬份,直逼瑞幸咖啡爆款產品生椰拿鐵抖音團購券的數據——295.2萬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降價帶來的流量固然很大,但是與此同時,促銷、降價、打折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明顯。比如:并不能真的做到百分百的盈利,有時甚至要虧損。
以CoCo都可3.9元咖啡為例,咖啡烘焙廠主瑰夏(化名)稱:“CoCo都可3.9元的咖啡一出,熟悉咖啡成本的人士都感到驚詫,這樣的售價只可能是虧本燒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廣州某獨立咖啡館老板黃海森也表示,受國際形勢和疫情等因素影響,這兩年從國外進口的咖啡豆成本不降反升,一些獨立咖啡館下調咖啡價格,勢必會進一步壓縮門店的利潤空間。
一位長期關注咖啡市場的分析人士則認為,對于品牌來說,價格戰就是一招“七傷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品牌一旦被打上“廉價”的標簽,就很難再撕下來了,秉持長期主義的品牌不應該選擇這樣的引流方式。”
從門店層面來看,一位連鎖咖啡品牌加盟商告訴紅餐網,大多數加盟店對打折促銷活動并不感冒,對團購活動類尤其抵觸。“價格戰比拼的是各品牌的‘鈔能力’,賠本賺吆喝,高昂的投入和回報實際不成正比,加盟店根本傷不起。”
3.低價,并不是咖啡競爭的唯一出路
“近兩年一些品牌將咖啡的價格越做越低,讓其他很多品牌陷入了集體焦慮。”一位餐飲品牌咨詢人士林毓(化名)表示。
主攻下沉市場的幸運咖,將產品定價多定在了10元以下;OMA COFFEE、CUBIC3三立方咖啡、SSOM、爵渴咖啡、干咖人等也紛紛打出低價精品咖啡的主張。
“低價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在近兩年咖啡玩家肉眼可見地增多,整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
當咖啡市場的戰役逐漸向低價格靠攏,低價帶來的流量讓很多咖啡的經營者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期望用低廉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同時刺激消費需求,這樣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價格戰的戰況。
但低價,真的是咖啡市場的唯一出路嗎?
林毓指出,目前國內咖啡市場已進入“第四波咖啡消費浪潮”,即精品咖啡大眾化階段,高質低價的咖啡店更受消費者和資本青睞。今年以來,咖啡賽道獲融資的品牌如Ao Tiger虎聞咖啡、怪物困了、歪咖啡等,均主打10-15元價位的咖啡產品。
圖片來源:虎聞咖啡微信和小程序截圖
在他看來,走低價路線,做咖啡界的“蜜雪冰城”,是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趨勢之一。
反之,也有很多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原本就走高價路線的咖啡品牌,根本沒必要硬擠入低價的圈層,更別說打價格戰了。
“低價格帶的客戶群體與高價精品咖啡的目標客戶群本就不是一個圈層,即便通過‘骨折’的價格拉攏了這部分顧客,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也很低。以星巴克為例,如果沉迷于降價,可能會降低星巴克會員的價值感,破壞會員制體系,為了爭奪非目標客戶而失去核心客戶,對星巴克有什么好處?”上海某精品咖啡店主劉芳說道。
劉芳還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前,國內咖啡品牌應該警惕陷入“降價——降成本——產品品質降低——利潤下滑——新品研發投入降低——產品競爭力下降——銷量下滑”的惡性循環。
在她看來,“價格戰是那些大品牌的戰場,中小品牌和獨立咖啡店還是應該找到價格之外的更多差異化優勢,做大品牌做不到的事,才是生存之道。”
結 語
事實上,近兩年咖啡賽道的發展頗為惹眼,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入局者不斷增多,產業不斷擴容。
在這樣的背景下,吸客引流成為越來越多咖啡玩家們的核心動作,從而也衍生出了簡單粗暴的價格戰。但如果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會發現,其實圍繞品質、品牌以及服務構造的競爭力,才是對沖市場競爭的有利武器。咖啡玩家們,切勿顧此失彼。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