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預制菜里如何裝下萬億元大市場?;聚焦外賣婚宴自助餐 推廣“小份菜”“半份菜”;市場仍處復蘇階段 餐飲業期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盤預制菜里如何裝下萬億元大市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預制菜產業一頭連接田間地頭,一頭連接餐飲消費,符合農產品向食品化升級、農業供給側向需求側升級的趨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扎根于鄉村的預制菜產業具備良好的成長性,期待在行業起步階段就做好相關規范化、標準化工作,為后續的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元
據統計,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多家咨詢機構及行業專家均預計,數年之后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
巨大的產業機遇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今年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發展預制菜產業,既是我國居民消費升級、食品加工業不斷做大做強的有力體現,更是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農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已成為各地促進經濟增長、助力農產品深加工、減少資源浪費、培育新增長極的重要抓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委員這樣定位預制菜產業。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代表表示,預制菜的概念其實比大家想象得更大,“初級新鮮的農產品,經過加工、存放、烘干和冷藏,都在預制菜的范疇,它實際上推動了農業工業化的進程。格力愿意推動工業助力農業農村的振興,在預制菜領域發光發熱。”
行穩致遠仍需克服制約因素
在市場供需兩旺、高歌猛進的情況下,預制菜行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
孫寶國委員列舉了5方面的限制因素:針對預制菜的標準、監管缺乏統一的管理原則;產業鏈建設短板仍然存在;部分預制菜產品的口感與風味復原難度大,復熱過程對營養物質的影響等研究仍需加強;品類還比較單一,亟須豐富;預制菜產業相關專業人才明顯不足,跨學科人才培養亟須高度重視。
“復熱后如何保證最大程度還原風味、保留營養物質,成為預制菜能否被消費者接受的關鍵因素。”他表示,“中餐菜系豐富,烹飪技藝多樣,因此,標準化生產面臨極大挑戰。各大菜系、各種烹飪技藝的預制及預制程度都是很大的挑戰,下游消費需求復雜多樣且極為分散,必將倒逼上游供應端不斷革新技術、提升品質、豐富品類。”
重慶市梁平區正在著力建設“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梁平區委書記錢建超代表提出,從當地預制菜產業來看,近七成的預制菜加工企業仍處于小、弱、散的狀態,農產品加工業亟待迭代升級、集鏈成群。同時,還存在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多頭監管的情況,亟待國家層面統籌。
化解產業痛點推動規范化發展
“預制菜的產業化絕對不是廚房的放大,也不是簡單的清洗、調理,而是食品與烹飪等多學科的交叉。”孫寶國委員表示,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仍有許多痛點需要化解。
“具體來說,要健全標準體系建設,完善產業監管制度,還要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孫寶國委員建議通過強化頂層設計,著力營造持久的市場發展環境。
“與傳統料理包不同,預制菜的保質期較短,對保鮮要求較高,需要在全程冷鏈的條件下儲存和配送。而冷鏈設備在保障產品營養、風味、新鮮度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董明珠代表表示,格力電器通過提供專業冷鏈裝備、生產專用設備以及物流倉儲設備,打造保鮮、安全、健康的預制菜全加工生產流程,助力產業實現設備自動化、運營信息化與工廠智能化目標。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甘肅省烹飪協會榮譽會長、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代表表示,預制菜必須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產業化發展,可以在全省建造大型生產車間,建設大型中央廚房制作預制菜,帶動種植、養殖、物流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本文轉載自工人日報
聚焦外賣婚宴自助餐 推廣“小份菜”“半份菜”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市場監管總局日前指導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發出倡議,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貫穿到餐飲服務消費的全過程。鼓勵通過“光盤優惠”“光盤積分”等方式,引導更多的消費者踐行制止餐飲浪費。目前,上海、河南、山東、云南、廣東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將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
上海:開展3個月專項行動
據上海市場監管局消息,3月7日下午,上海市場監管局召開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在上海全市部署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通過為期3個月的專項行動,解決一批突出問題,曝光一批違法案件,制定一批團體標準,宣傳一批典型經驗,堅決遏制餐飲浪費勢頭,力爭取得可感知、可檢驗、可評判的工作成效。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將反餐飲浪費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同頻同步開展,組織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積極推廣“小份菜”“半份菜”、主動提供打包服務,倡導使用可降解打包、外賣餐盒餐具;圍繞餐飲外賣點餐、婚宴、自助餐和單位食堂等重點環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從嚴從速查處糾正未主動提示、誘導點餐等違法違規行為。
山東:督促經營者推廣“小份菜”
日前,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決定在山東全省系統開展為期3個月的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將圍繞制止餐飲外賣和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浪費等重點問題,依法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將節約理念貫穿餐飲全鏈條,推動餐飲浪費現象明顯減少。
督促餐飲外賣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治理誘導過度消費行為。在餐飲聚集區、城市綜合體和食品安全示范街等重點區域顯著位置,設置張貼反餐飲食品浪費公益宣傳,推廣反餐飲浪費“紅黑榜”公示制度。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積極推廣“小份菜”“半份菜”“網絡點餐明示食品重量”等做法,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打包服務,倡導使用可降解打包、外賣餐盒餐具。指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制定相關制度規范,發布制止餐飲浪費倡議。
河南:整治“吃播”浪費亂象
據央廣網消息,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管系統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決定在河南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
根據要求,河南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治理誘導過度消費行為,整治“吃播”浪費亂象;要加強餐飲環節監管;要加大執法力度,圍繞餐飲外賣點餐和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等重點環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將制止餐飲浪費要求納入有關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云南:整治外賣和婚宴等重點問題
據云南網消息,為推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有序開展,3月8日,云南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
會議要求,要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強化組織實施,通過3個月專項行動,解決一批突出問題,曝光一批違法案件,制定一批團體標準,宣傳一批典型經驗,堅決遏制餐飲浪費勢頭。會議要求,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緊緊圍繞餐飲外賣和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浪費等重點問題,通過開展專項行動,依法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將節約理念貫穿餐飲全鏈條,餐飲浪費現象明顯減少。
廣東:推廣反餐飲浪費“簡案快辦”執法
據《廣州日報》消息,3月3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暨食品安全“守查保”“兩個責任”工作全省系統調度會。
會議指出,要盡快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制訂工作方案,聚焦外賣、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等方面存在的食品浪費行為開展專項工作。要加大對餐飲浪費的執法力度,推廣反餐飲浪費“簡案快辦”執法模式,及時公布典型案例,震懾違法行為。要推動行業協會制定標準規范餐飲浪費,利用多樣化宣傳方式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理性、文明的消費習慣。
*本文轉載自央廣網
?
市場仍處復蘇階段 餐飲業期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22年,餐飲業受疫情影響損失嚴重,不少餐飲企業效益嚴重下滑。“目前,企業發展正在轉入正軌,但對疫情是否反復的擔憂情緒還是存在。餐飲市場仍處復蘇階段,距離常態化還有差距。”今天,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琦代表對記者表示,建議加大對餐飲業政策扶持力度。
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委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家和各地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中,減稅政策僅限于對小微企業的支持,而大中型餐飲企業不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很難享受國家減稅扶持政策。
“事實上,作為一般納稅人的餐飲企業在疫情中遇到的困難也很大,希望政府部門進一步給予此類餐飲企業政策扶持,減免或減半征收增值稅。當前,餐飲行業正處于復蘇的關鍵期,除了減稅政策,金融政策、社保緩繳等方面也需要扶持。”洪明基委員說。
洪明基委員還建議,金融部門開辟快速審批渠道,簡化貸款審批手續,減免相關手續費,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導致還貸困難的餐飲企業,協調相關銀行采取無還本續貸、延遲貸款期限等舉措,幫助餐飲企業解決復工復產所需周轉資金,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嚴琦代表表示,目前,餐飲企業雖然比之前有較大恢復,但是成本負擔仍然比較重。她建議,推動平臺企業讓利餐飲企業,國有企業降低能源成本和物流成本,尤其是水、電、氣成本,幫助餐飲企業減負。同時,支持餐飲企業轉型,將智能取餐柜、智能外賣柜等智能配送設施納入新基建范圍,有序開放公共空間資源,加快服務終端建設。
?
*本文轉載自央廣網
?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