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新茶飲正在征戰東南亞,國內一大批年輕人卻在喝“東南亞奶茶”。

    ?

    最近,我關注到一家名為milkplus·泰式奶茶的品牌,憑借主打款“阿華田脆泰奶”打出差異化,在上海開出了4家門店。

    ?

    而昆明的芭堤啦,主打袋裝老撾冰咖啡、泰式奶茶,已開出300多家門店。

    ?

    “一口濃郁”的東南亞奶茶,今年跑出大品牌嗎?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東南亞旅游熱

    上海走紅了一波“泰奶”新店

    ?
    近兩個月,伴隨著“出發去泰國”的短視頻熱度,泰式餐飲似乎又迎來了一波小規模的爆發。據媒體報道,不少泰料連鎖店都啟動了新一輪的開店計劃。
    ?
    近期,市場上出現一批主打“泰式奶茶”的新店:
    ?
    比如這個叫milkplus·泰式奶茶的品牌,打著“廣州泰式奶茶榜第一名”的旗號,門店從廣州開到了上海。
    ?
    上周我去實地探訪了一圈,這家店主打藍白極簡風,克萊因藍視覺沖擊力強,看上去清涼又吸睛。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milkplus·泰式奶茶

    ?
    菜單很有特色,主推“水果泰奶”,比如多芒芒泰奶、貓山王泰奶,還迎合上海市場推出“阿華田脆泰奶”,打開了知名度。
    ?
    他們產品包裝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推出奶瓶裝泰奶、酒瓶裝泰奶、水桶裝泰奶等等。
    ?
    從大眾點評看,milkplus·泰式奶茶已經在上海開了4家店,不少人都是因為“泰奶”慕名而來。
    ?
    還有個名為Samui Tea蘇梅的品牌,用塑料袋裝泰式紅奶茶,借助袋裝奶茶的熱度,如今在上海開了27家門店。
    ?
    不止上海,全國范圍看,東南亞奶茶都在加快步伐,有的開出幾百家店。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
    比如咖門曾經報道過的芭堤啦,2019年在昆明走廊步行街以一個小推車起家,2021年7月門店數便破百家,截至目前已在全國開出300余家門店,主要分布在云南、浙江、四川、江蘇等地。
    ?
    芭堤啦創始人吳澤偉介紹,芭堤啦的產品共有30余個SKU,包括泰式奶茶、檸檬茶、咖啡、果茶、特色等系列,價格區間大多在17~22元。
    ?
    與新茶飲動輒千店甚至萬店的品類相比,東南亞飲品仍具有明顯的小眾屬性,市場規模并不占據優勢。
    ?
    在所有品類都想要“一展拳腳”的今年,東南亞飲品,有機會跑出全國性品牌嗎?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火了這么多年

    為什么一直沒跑出“大品牌”?

    ?
    先來討論一個問題:
    ?
    為什么火了這么多年,東南亞飲品還是沒有跑出全國性品牌?
    ?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東南亞飲品,就是以泰式紅奶茶、老撾冰咖為代表的飲品,重奶重糖,再加上大量冰塊去膩,清涼過癮,十分適合夏天。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2021年夏天,“袋裝奶茶”火出圈,這種塑料袋加冰加飲品、用小皮筋扎口的產品,形式特別,顏值突出,再加上擺攤盛行,讓其在業內知名度大漲。
    ?
    但圍繞這一品類,往往也會遇到這樣情況:開店火一陣,很難長紅,也沒有規模化的品牌。
    ?
    結合采訪分析,人們對“東南亞飲品”的固化標簽,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
    一方面是食安的問題,因為產品顏色鮮明,不少消費者都將它視為“色素茶”,喝一次嘗嘗鮮就夠了。
    ?
    再加上塑料袋、擺攤等元素伴隨走紅,讓其很難在消費者心中樹立高品質的形象。
    ?
    更重要的是,“東南亞飲品”的季節標簽,很難被撕掉。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吳澤偉告訴我,其實泰式奶茶店冬天也可以上一些熱飲來補充冬季菜單,但由于“東南亞飲品”天生自帶夏日清涼感,“只會讓消費者想起‘消暑’,而不能想起‘溫暖’。”
    ?
    對于東南亞飲品店來說,過冬仍是現在的主要難題。
    ?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同質化嚴重的當下,東南亞飲品作為差異化的選擇,也存在發展的機會。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是時候重新關注東南亞奶茶了

    ?
    結合采訪以及品牌端、消費者端的新變化,我發現如今做東南亞飲品,也有了一些新的優勢。
    ?
    1、單一的“濃郁口感”,一口就記住
    ?
    做飲品,口感單一但記憶點明確的產品,在市場上十分具備競爭力。
    ?
    這也是東南亞飲品一直以來的優勢。據吳澤偉介紹,東南亞飲品,無論是咖啡還是茶,在萃取濃度上都要高于其他品類,讓消費者“一口就記住”。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此外,還有消費者端的變化,以奶茶為例,今年能明顯感受到,茶感重的飲品開始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
    東南亞奶茶更突出茶感重,比如芭堤啦的泰式手標綠/紅奶茶,茶葉都是來自泰國,吳澤偉告訴我,泰國的茶葉在拼配時,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香料,讓茶湯的茶味和濃郁度更高。
    ?
    總之,單一的“濃郁口感”,讓其成為一大批年輕人的快樂水。
    ?
    2、融入鮮果,挖掘更健康、新奇的表達
    ?
    過去,由于幾乎不用小料、也很少使用新鮮水果,東南亞飲品在產品迭代上缺乏優勢。
    ?
    但最近我發現,不少主推“泰式奶茶”的門店,都開始“向新茶飲看齊”,與鮮果進行搭配。
    ?
    比如milkplus·泰式奶茶,主打“水果泰奶”,招牌產品多芒芒泰奶,就是泰奶底部買入新鮮芒果果肉和西米露,把水果清甜和泰奶的濃郁相融合。
    ?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而芭堤啦除了經典的老撾冰咖、泰式手標綠/紅奶茶等產品外,還通過“鮮果融合”的思路,開發了“泰式梔子鮮橙”、“泰紅百香鮮橙”等新品。
    ?
    產品線更豐富,更容易吸引年輕人,并產生復購。鮮果的融入也一定程度上讓品牌有了“更健康、更新鮮”等標簽。
    ?
    3、“東南亞度假平替”,極具傳播力
    ?
    東南亞飲品所代表的“夏日感”、“度假風”,也是一種場景表達。
    ?
    在小紅書上,關于東南亞奶茶的高頻詞是“一秒來到東南亞”、“變身泰劇女主角”、“快來度假”等。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

    ?
    疫情限制放開后,東南亞游成為熱門話題,對于還不能立即出去玩的年輕人來說,一杯東南亞飲品,更是感受東南亞度假的平替。
    ?
    4、到今年,供應鏈也更穩定了
    ?
    最后一個優勢,是供應鏈端如今更穩定,也更成熟。新茶飲的高速發展,縮短了完善小眾品類供應鏈的時間。
    ?
    我了解到,芭堤啦此前已成立專門的供應鏈公司,為芭堤啦及其他東南亞餐飲品牌提供相關服務,進銷管理上也形成了相對系統化的流程。
    ?
    供應鏈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產品標準化。
    東南亞奶茶“卷土重來”,有品牌開店300+,這個品類能爆發嗎?
    在茶飲行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走紅的品類,但如果沒有解決供應鏈和復購率的問題,品類熱度過后,往往一地雞毛。
    ?
    開店,并不存在一招制勝的方法,那些憑借特定標簽走紅的品牌,想要“長紅”,就勢必要經歷一個長期且漫長的“撕掉標簽”的過程。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161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0日 09:27
    下一篇 2023年3月20日 09: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