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火爆 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做營銷,
就找中國餐飲營銷研究院! 最近,拿到1000多萬風險投資的西少爺肉夾饃,喊出了5年開10000家店的宏偉目標,可謂是震撼了整個餐飲行業,當然,也有業內不以為然者。 皇太極已經走下坡路,垂死掙扎,西少爺你作嗎? 西貝說開一萬家自己都說是忽悠! 而最近幾年來,自從互聯網思維橫卷中國大地,在馬云奇跡般成功的背景下,定下宏偉目標的創業項目一個比一個更激動人心,傳統品牌幾百家店的規模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對外宣傳口徑的需要,對外界發布時動輒是開幾千家店的目標。 這股創業領域的歪風邪氣,讓人感慨:現在你不吹牛會死嗎! 論吹牛之大成,當年還在巨額虧損中喊出來要賣100億元的黃太吉,可算是一個佼佼者,三次轉型失敗的黃太吉,如今卻處于低調的大量關店中。還有號稱要做POWERFUL連鎖店的馬佳佳,今天你卻找不到它的一家店還開著門了。 真的很想問問創業者,你不吹牛能死嗎?與其挖空了心思包裝概念,何如踏踏實實干點兒實事,研究一下產品、行業與消費需求不好嗎? 按照官方描述,“西少爺肉夾饃”創始人有BAT背景,2014年開業的第一家門店,只是一個10平方米的小木棚,吃饃的人卻排起了長龍,100天賣出20萬個肉夾饃。現在已經有15個店面,據稱全部盈利,一年能賣掉800萬個肉夾饃。 我認為西少爺肉夾饃的萬店目標,不過是一個新餐飲玩家的狂熱囈語: (1)說到1萬家店,作為一個小吃品種,全國有1萬家肉夾饃店,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它們全部是西少爺的,這就難了,而且是太難了。連鎖采用直營還是加盟?如果直營的話,滾動發展1萬家店的資金、人力管理、原料配備、質量與服務問題該怎么解決?如果是加盟的話,更不可行,因為肉夾饃這個品種,經營方就沒有能控制加盟店的關鍵控制手段,比如控制住核心配方、核心技術等。現在的西少爺,就像有些餐飲從業者評論的,能發展到100家店也難,不要說5年內開1萬家,我覺得10年、20年也沒戲,不要忘記全球領先的麥當勞發展了40多年,總共在美國本土也就1.43萬家店而已。而不要忘記過去20年,倒閉了多少對美式快餐不服氣的中式連鎖,而哪些餐飲企業也都喊過要干倒麥當勞和肯德基,卻無一能成功。 (2)餐飲企業最難解決的是跨區域外埠發展問題。有些在某些一二線城市很知名的餐飲企業,本地經營的紅紅火火,一二十年了也很難走出去,一旦離開老窩,餐飲企業的外埠發展,就要面臨不同的區域消費差異、成本結構、供應鏈、社會關系等諸多難題。只在北京開了15家店面的西少爺肉夾饃,好比小苗剛剛展開嫩葉,還沒真正經歷跨區域發展的問題,就發出豪言壯志未免有點心高氣傲。 (3)被創業者反復拿來說話的“高坪效”、“已經實現單店盈利”,恰恰最有問題!因為西少爺的店大多處于處于一線大城市的核心商圈,消費群特征較為特殊,高坪效是依據高寫字樓人口密度和依舊工作繁忙的午休時間而來的,一旦放到二線城市,消費群特征將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高坪效的客流量基礎很難具備。而且,所謂單店盈利都是建立在一個城市中心管控的基礎上,一旦跨區域發展,將帶來高昂的行政管理和服務成本,屆時的收入和成本結構將發生極大的變化! 我不是說,起步規模小就絕對不可能成長為一個規模化企業,而是餐飲企業是很難標準化快速復制的,誰要是不相信,就會碰個頭破血流,中式餐飲過去幾十年,說過豪言壯語、死在標準化上的先烈已經無數,不應該再多一個西少爺。 當然,很多人會拿馬云的案例來反駁,你看,人家馬云當時吹牛的時候,不就是一窮二白,沒人相信嗎,后來不是還成功了?所以夢想還是要有的云云…… 我要說的是,人家馬云在吹牛之前,已經去國外游歷了一圈,見到了全球最發達的美國互聯網業的發展,所以馬云堅定的看到了中國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前景,而且,英語教師出身的他吸收國外一線信息如魚得水。當時的馬云,眼界、見識、戰略都其實遠遠的在平均水準之上,至于馬云年輕時候應聘肯德基落選、后來發跡了買下肯德基股權,只是大家茶余飯后的心靈雞湯料而已。 大家也都明白,創業企業普遍喜歡放畝產大衛星,有各種利益動機驅使:噱頭吸引媒體宣傳、提高資本方的投資關注熱度等等,但最終讓一個餐飲企業成功的,并不是這些策略性的因素,而是它確實給了用戶很棒的體驗和獲得了用戶價值。 祝西少爺肉夾饃以及所有的創業企業朋友們,且行且走好。 新年禮物最后一天送大禮,送啥呢,暫不公布,加助理微信領取,微信號:wslb888aa 2017.01.30(丁酉年大年初三) 陳老師語錄:
越分享越成功 我是無私的奉獻者,我是心靈的擺渡人,我是幫你把餐廳做火爆的陳志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營銷研究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