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老濕:【行為設計】營銷方法論

    2018年過去,2019年來臨了。

    過去的一年,應該是我成長的最為迅猛的一年,我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收獲了一批給予我幫助的營銷朋友,信任我的客戶,以及在營銷方法上的精進。

    這一篇是2019年的第一篇推文,也是我個人在營銷領域,邁向新篇章的開端,我決定把我這段時間整理而來的營銷方法論,奉獻給大家。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我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套能夠屬于自己的營銷方法論,幫助企業更快更好地成長。

    市面上的營銷學派有很多,比較知名的就是奧美的360度品牌管理,特勞特&里斯的定位,葉茂中的沖突,華與華的超級符號!

    這些理論都有獨特的地方,比如華與華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的營銷方法論,融合本土文化所開創的、以【傳播】為戰略高地的思維,帶給我無盡的啟發。

    但本質上所有的營銷理論都無法逃開下面這兩個公式:

    品牌=STP+4P+CRM

    銷售=流量*轉化*單價

    以上兩個公式基本上涵蓋了營銷的兩個方面:品牌的塑造與銷售額的提升

    大多數營銷策劃公司都側重于第一個公式的打造,就是品牌=STP+4P+CRM,原因其實很簡單,品牌戰略能夠收的錢更多,而關于銷售額的提升始終是戰術的層面,難以收到很高的咨詢費。

    事實上,如果我們簡單的看待營銷,營銷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品牌傳播,這幾乎被大型的營銷公司所壟斷了,一個是從戰術層面提升營業額,這幾乎比較少人在研究。

    本質上,營銷就是改變認知、影響行為。

    如果改變人的認知,營銷消費者的行為呢?

    吾老濕的營銷方法論是基于福格的行為模型:人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

    人們做一件事,背后必定隱藏著動機,但僅有動機還不夠,還要具備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促使這一行為發生的觸點。

    你中午要吃飯,是因為你肚子餓了,這是行為的動機;

    你選擇吃肯德基,而不是米其林一星餐廳,而是因為米其林的價格超出你的預期,這是行為的能力;

    你去吃肯德基而不是麥當勞,是因為你前兩天獲得了一張優惠券,這是行為觸發。

    基于消費者行為設計,可上達戰略的品牌與傳播層面,也可下達戰術層面的銷售行為,讓企業既有品牌的塑造原則,也可以切實的提升營業額。

    在福格的行為模式的基礎上,吾老濕提出16字的【行為設計】的品牌營銷方法論:

    認知嫁接

    圈層裂變

    極度容易

    行為成本

    一,認知嫁接

    營銷的目的之一就是影響消費者認知。

    定位理論的提出搶奪以及占領消費者心智,也是在影響消費者的認知。

    傳統的定位理論步驟是:

    研究競爭對手

    發現優劣勢

    形成差異

    定位

    集中火力

    建立心智

    這在傳統媒體的時代是很有效果的,配合定位理論,找到中心化的媒體投放渠道,然后集中資金投放廣告,就可以砸出一個品牌。

    因此,你可以看到上個實際央視標王的出現,就是基于當時央視壟斷了傳播渠道,只要你在央視砸出幾個億,瞬間全國人民都知道你這個品牌了。

    但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來臨,消費者的時間被分割,沒有一個傳播渠道能夠觸達所有人,移動互聯網的去中心化的傳播模式,就意味著你想讓所有人知道你這個品牌,你要花費巨額的廣告。

    這時候,定位理論就沒有那么有效了。

    除了傳播方式的變化之外,由于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也就意味著定位中關于【品類思考,品牌表達】的核心理念,也在被打破。

    你按照定位心智的理論,小米這類的就不應該會成功。

    小米最開始是做手機的,后來再是做移動電源、平衡車,如果按照定位理論,這有悖于人的心智,有悖于品類思考、品牌表達,小米就像是四不像,在人們的心智中是混亂的,但是小米的移動電源、平衡車都賣到了行業第一,定位理論無法解釋。

    小米有一本書叫做《參與感》,就很好解釋了為什么定位無效的原因。由于溝通方式的變化,消費者是可以參與到一個品牌建設的過程中的,這時候,小米這個品牌是融入了消費者的心血的。

    那么,你看著他成長,你認可他的價值觀,消費者對品牌的感情就不是簡單的產品功能上的維系了,這時候,小米推出其他的產品,這些粉絲也照樣買賬。

    說完定位的心智,我們來講講認知嫁接。

    認知嫁接簡單的講就是把熟悉的事物嫁接到陌生的事物上。

    這在文案寫作,營銷傳播方面都是比較常用的手段。

    比如華與華的文化母體、品牌寄生、超級符號,本質上就是認知嫁接的思維。

    但即使你具備這種思維,沒有深刻的理解文化母體,超級符號的本質,你也難以做到華與華的降低傳播的效果。

    舉兩個認知嫁接的例子,一個就是華與華經常宣傳的綠格子,在廚邦醬油以及西貝的餐廳里都用到了這個超級符號。

    那么,你就要想這是為什么用到綠格子呢?

    這是因為這個是全世界人民都能夠看得懂符號,同時,綠格子餐桌布融于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你一看到她就有熟悉感,就有親切感。

    而這種感覺就是從我們中華傳統的文化中尋找到,然后通過綠格子餐桌布的超級符號寄生到廚邦以及西貝的品牌力里。

    在一個就是文案,比如我愛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固安工業城。

    這里面也運用到了嫁接,而且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北京天安門作為超級符號,這個符號你是熟悉的、清晰的、了解的。

    這句廣告語把天安們的地理位置嫁接到了一個固安工業城——一個原本不知名的地區級工業區。

    同時,我愛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固安工業城,還嫁接了【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歌的旋律,這樣就降低了你的認知成本以及傳播成本。

    所以,這里的認知嫁接不是單一層面的,而是多層面的,他不是《視覺錘》這樣的單一的視覺化釘子。

    他是包含人們生活中烙印在人們記憶中的名俗文化中、視覺符號、音頻旋律、香味…等等一切能夠讓你熟悉的事物。

    你可以看到認知嫁接主要是運用到如何時你的品牌,快速的讓大家所知、熟悉,降低品牌傳播的成本,提高傳播的效率。

    因此,華與華的超級符號其實是把傳播提升到品牌戰略的層面,然后以降低傳播成本為中心,建立以一套營銷的解決方案。

    但超級符號只是調動了人們傳播的按鈕,從而影響人的行為。但這只是營影響人們行為的手段之一。

    二、圈層裂變

    何為圈層裂變?

    理論基礎:每個人背后至少直接影響7個人,那就是說一個人每往下一層就是7次方的裂變;基于這個理論,只要每一級都有動力幫你傳遞,就是社交裂變式營銷。

    而每一個微信號都是節點,都有一個圈層,你在我這個群里,也就是在圈層里,我就把我這套理論首先傳播給了你。

    你受我影響,把這個理論傳播給你的朋友,他可能是個設計師,可能是企業老板,你就把我的理論帶給了另一個圈層。

    移動互聯網時代,圈層裂變最有效的工具仍然是微信。

    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微信社群、微信公眾號,這四個運用好,就可以以短時間引爆你的客流。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以前公眾號說過的串族燒烤,通過【微信好友—微信社群—微信朋友圈】進行裂變,才從日均營業額幾千塊達到日軍營業額3萬。

    很多說,不就是社群運營嗎?我也操作過啊,我怎么做不到呢?我怎么沒效果呢?

    我舉兩個細節,很多商家建立社群時,是直接把客戶拉到群里的,事前是沒有通知的,而我們邀請建立社群時,要有一個篩選的動作,這個動作可能很小、很不起眼,但是很關鍵。

    我們在邀請客戶進群時,事前會發一段文字給到客戶,告知這個群是干什么的,對你有什么好處,你要遵守什么樣的規則…

    最為關鍵的是,在文字的最后會附上一句:如果你同意上以上的規則,請回復“開業大吉”四個字,我將邀請您入群。

    就這簡單的【開業大吉】四個字,就是篩選的行為,有些人不回復,我就不讓他進,回復了才邀請進.

    這就是我下面會說到的【行為成本】,你給予客戶的任何權益,都要讓客戶付出行為成本。

    再比如很多群只是單純的發紅包,然后就閑聊,沒有了。

    而我們是把社群當作一個裂變的工具的,是可以帶來新流量的。比如說,我們紅包抽獎,送新品試吃,大部分就沒有后續了.

    我們則是必須要求中獎的人,必須轉發制定的海報才能領獎。

    比如,我的一個炸雞客戶開業的方案,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已經累積一定數量的粉絲,然后再進行圈層裂變傳播,效果還不錯。

    這同時涉及到客戶群的問題,一般來說,客戶可以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羊毛黨

    第二種是老客戶

    第三種是潛在消費者

    第四種是社交達人

    比如羊毛黨只有中獎了才會來消費,那么你就要讓他出力、出時間幫我們做宣傳;

    老顧客你就要給予一定的利益,讓他老帶新;

    潛在消費者就要在首次消費時,給予利益;

    而社交達人,就是自怨自還,讓他給你做傳播。

    所以,利用好圈層傳播的工具,無論是微信,還是小程序,然后通過激發這四種人的利益,達到圈層裂變的效果。

    三、極度容易

    大家第一眼可能并不明白,這個【極度容易】是什么意思。大家還記得上面所說的行為公式吧:人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

    傳統的營銷理論一般都只是強調需求,強調產品價值,這當然非常的重要,但僅僅還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我們對某一件事物產生了動機,除了需求的強烈外,我們還要考慮到自身的能力問題,有了動機,但是沒有能力實現,或者能力要求太高,人們也是不愿意行動的。

    比如說,為什么iPhone這么流行,除了產品好用之外,就是因為學習成本極低,只有一個按鍵,傻瓜都會操作,這就是【限制選擇】的作用。

    讓人們的行為【極度容易】的發生,包含這四個方面:

    階梯步驟

    控制環境

    限制選擇

    行動指令

    這四個名詞都是什么意思呢?我每一個舉一個例子給大家看看

    階梯步驟,比如你有一個app,你想讓用戶注冊成為會員,但是成為會員必須填寫資料,這時候你是一次性在一個頁面上拋出所有問題,還是一個頁面一個問題呢?

    按照階梯步驟的思維,就是你要一步一步來引導,不能夠一次性都把要填寫的資料,性別、名字、電話…都一次性展示出來。

    因為你一旦都展示出來了,這時候很可能人家就放棄了,直接不注冊,流失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大部分要求注冊的頁面都是要求你先用手機號注冊,注冊成功后,再讓你一步步填寫姓名、性別…

    再比如你是開店的,你像讓首次用戶成為儲值會員,這當然難度很大。

    所以,你可以循序漸進,比如先讓不儲值就可以成為會員,也可以得到利益,然后再次消費時,充值成為會員…

    控制環境,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靠意志力很難堅持,改變,這時候你就可以考慮改變環境這個要素。

    比如你要減肥,如果你的房間里都是垃圾食品,那么你很難控制你的大腦不去吃這些垃圾食品…

    那你就可以改變環境,把垃圾食品全部扔掉,換成減肥的健康食品,你即使想吃了,也不打緊,然后把房間都布滿健身器材,讓你每天提醒自己要減肥健身。

    比如,前幾天我在西貝吃飯,菜單上全部用圖片展示,店內擺放四個視頻不斷地播放菜品的制作過程,布滿你的眼球,刺激你的味蕾,這就是改變環境,讓你的食欲大增。

    限制選擇,這個很簡單,現在的人不是缺乏選擇,而是選擇太多了。

    比如一個快餐店,菜單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菜品,沒有圖片,沒有推薦,這就導致了消費者的選擇困難癥,吃什么好呢?

    所以,如果你是做快餐的,那你的菜單就不應該時一個大的菜譜,而只需一張紙就可以。

    然后在菜單上突出你的特色菜,比如,“必點”,“最火”,“暢銷”等字眼,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

    行動指令,很多時候消費者是不清楚應該這么做的,這時候你可以明確的給出行動指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降低用戶的思考成本。

    總之,極度容易就是要降低用戶的傳播成本、行動成本,決策成本,提高分享、購買的能力。

    四,行為成本

    行為成本指的是人們要達到某個目的,所耗費的有意識的行為努力,我們稱為行為成本。

    現在的促銷活動很多,打折、滿減、滿贈、第二件半價…

    本質上來說,所有的促銷方式沒有高級低級之分,只有合不合適,能不能完成你的營銷目的。

    但有一點,我必須要強調:直接打折是最低級的方式!

    我這里多出了兩個字:直接。

    很多商家是采用直接打折的方式的,他有什么不好?

    一,缺少打折原因

    二,直接打折會降低你的價值感(這次是重點)

    三、打折的誘惑力越來越低,即使你打五折,優惠力度已經很大了(很多產品毛利都沒有50%呢),但還是很難刺激到消費者,很多人已經麻木了。

    有一家店就在我住的附近,我每天來來往往就能看到,他的促銷方式就是直接打折,而且還是打五折!這優惠力度不可謂不小,但是結果呢?

    不如人意!

    還是沒有客流,生意還是沒有見得有很好!

    因為直接打折其實是直接降低了你的產品價值感,告訴顧客,我家沒生意,現在五折了,這么優惠,你還不進來嘗嘗?

    我曾經不斷地強調一句話:給予顧客的福利,一定要讓顧客付出行為成本!不能讓顧客免費的得到東西,因為人都是賤的,越是輕易得到的東西,他是越不珍惜!

    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沉沒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所以,你讓用戶付出越多的成本,他就是越愛你,越不舍得放棄你!

    什么才叫付出行為成本?屈臣氏的營銷手段就做的很好。

    前段時間去屈臣氏買東西,我準備買一瓶曼秀雷敦的男士洗面奶。

    我其實只想買這個,然后結賬的時候,服務員說,您買的這個洗面奶其實是可以贈送的。

    帥小伙說,您只要購買價格79元的酷爽冰露,就可以贈送你手里的這瓶洗面奶。

    因為是一整套的,優惠也挺大,然后我說可以啊,那就買下吧。

    這時候套路來了,服務員小哥說,但這個只局限于會員哦,只有會員才能享受這個權益。

    于是,我就問,怎么才能成為會員,小哥說了,辦會員要交25元的費用,我覺得有點貴,這時候小哥又說了,您只要購買金額滿150元,辦一張會員卡只需要5元哦!

    這里的誘餌是:

    1,會員可以免費送

    2,購買金額150元,辦理會員只需要5元

    最后,我原本只想購買一瓶洗面奶,最后買了超過150元的東西,還覺得挺劃算。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辦會員卡不是免費的,是有門檻的,即使消費滿150元,也還是要交5元會費,千萬不能免費送會員身份,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店鋪的會員根本不被珍惜的原因,因為你的會員是贈送的!

    這一點,酒店也是這樣,你要成為漢庭酒店的金卡會員,要繳納150元會費,而其他的酒店你只需要去住一晚,就可以送你一個會員身份,你說,哪個會員身份你會更珍惜?

    所以,屈臣氏的這一套路非常值得借鑒。

    如果你的促銷活動,一沒有促銷的理由,二沒有讓顧客付出行為成本,那長此以往,你的品牌將喪失價值感,不再被人珍惜!

    以上就是我的16字品牌營銷方法論——營銷就是行為的設計!

    認知嫁接

    圈層傳播

    容易發生

    行為成本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為你定制私人營銷方案。

    更多閱讀:

    真實案例 | 從月虧損12萬到盈利4.1萬,這家自助餐只用了18天!

    新餐飲崛起的底層商業邏輯:增長-留存-參與

    真實案例 | 僅用一招策略就讓自助餐轉虧為盈!

    5個策略思維,打造持久競爭力的品牌

    實現品牌戰略的三板斧:定位、差異化與市場細分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營銷思維操作系統-

    門店增長策劃第一圈

    專注消費者「行為設計」為研究

    已有498營銷人、老板在此集聚

    馬上加入

    即送100個實戰營銷增長案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97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7日 16:42
    下一篇 2019年1月7日 19: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