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操案例詳解 | 翻倍賺錢的增長公式,90%的人都用不好!

    今天我們用一個實操的案例來分解生意的萬能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留存*單價(價值)。

    我之前也提過這樣的公式,但很多可能并沒有深刻的理解,今天我們用醫美的案例來詳細的解釋這個公式要如何運用。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接受醫美這個項目的時候的一些情況。

    醫美這個行業,大多數人普通人都會認為醫療整形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就是說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醫美的產品毛利率很高,很賺錢,用戶購買的價格非常高,所以一般外行人都覺得。開個醫美機構可能就掙很多錢,覺得非常的暴利,覺得是躺賺。

    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但我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你會發現醫美行業的客單價可能非常高,但是實際上可能他并不賺錢,甚至可能還虧損。

    這原因在于這個行業已經進入到供大于求的,供過于求的這個階段。

    就是為什么醫美現在不好做,掙不了幾個錢。這里面有三個因素。

    一個是高額的營銷費用,第二個是渠道的抽傭非常高。因為醫美行業的獲客成本非常高,所以渠道的話語權就變大了,渠道介紹一個客戶的抽層非常高,甚至占到整個項目中50%~60%的費用。剩下的一個就是坐班醫生的費用也非常高。

    這三個就導致了你的毛利率看起來很高。但就因為上面三個原因就導致賺不了幾個錢,甚至你最后一算,還虧損了呢。

    我們正式進入任丘之前,在這個地方也做了一些調查,也證實了這個行業的現狀。

    首先任丘是一個九十萬人口的四線城市,他市場規模有限啊,就是說在這個市場規模里面基本上沒有一家是掙錢的。

    任丘九十萬人口,我們用公式算了,任丘整個一年的市場規模大約2000萬。然后你分到每一個月,也就近兩百萬而已。然后整個任丘市具有醫療整形資質的大約有6家,每一家均分也就是幾十萬。

    我們在任丘,曾經有一個很大的競爭對手,他們的門店裝修,營銷團隊,營銷廣告,都比我們做的好,但是還是倒閉了啊,直接被別人收購了,那么這就不是說他做不好的緣故,是因為任丘市場規模就這么小,每一家都吃不飽。

    所以當你用傳統的經營模式,他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情況了。你再用以前傳統的那種盈利模式去獲客、做生意的話就可能就不行了。

    那我今天就重點講講這個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留存*單價(價值)。

    首先就是說這個公式里面有四個指標:

    一個指標是流量

    第二個指標是轉化

    第三個是留存

    第四是單價(價值)

    那么這四個指標里面,因為行業的不同,你可能的側重點就不一樣。

    比如說我們現在在做的醫美,最重要的是哪個指標呢,就是留存。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醫美他有坪效和人效的限制,就是你一天接待的人數,它是有房間的限制,然后有人工耗時的限制,這就導致很大的流量進來,根本就接待不了。

    那么接待不了,就浪費了流量,就沒有意義啊。

    你再比如說單價,我們采用的這個模式,整個盈利模式從原來的單一的盈利模式轉向復合的盈利模式,我們的毛利率非常低,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毛利,但是我們獲取的是用戶的終身價值。

    就是說雖然我們毛利率很低,但是可以刺激用戶不斷的進店消費。從長期來看就是我的價格低了,但用戶進店的頻率高了,我仍然是掙錢呢。

    而當我們的用戶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掙錢的方式非常多,你不局限于這個產品掙錢,也不僅僅是依靠會員費賺錢,這個變現的方式太多了啊,我手上有大量的高質量的用戶,你完全靠收取“過路費”都沒問題的!

    接下來講講,在實際的操作中如何借助這個公式,突出留存,弱化流量,弱化單價的。

    這四個指標在醫美案例中的具體操作的思維:

    流量:采用預約制,控制流量

    轉化:超過5次以上未轉化的人延長預約時間

    留存(重點):用戶基礎信息收集表、用戶行為信息溯源表、客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用戶接待流程手冊

    單價:價格手冊;單價低、高復購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要重點突出的是留存率。

    怎么突出呢,我們用一個詞來體現,就是四表一冊。

    四表一冊:

    1,用戶預約表

    2,用戶基礎信息收集表

    3,用戶行為信息溯源表

    4,客戶滿意度調查問卷表

    5,用戶接待流程手冊

    首先我們最主要的是留存率,我們不需要非常大的流量進來。因為你給我一天幾百個人,我也接待不了,接待不了就沒有意義,徒增浪費而已。

    一、流量

    我們的重點不是流量,但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流量啊!

    所以我們接手這個項目時,我們設計了十次嫩膚療程的活動。這個活動他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店長說我們的這個活動,就是村子里面的人都知道了。

    因此,我們這個流量也是可觀的,但由于接待量有限,我們采用的是用戶的預約表,在控制流量。

    我們曾測算過,就是每天新增用戶達到40~50人,是我們的接待的上限。一天只能接待50人,那你一天給我個幾百、上千個人是沒有意義的,

    總之一下子涌進大流量,對我們沒有意義。

    所以我們每天到店體驗的用戶,他都必須得提前一天預約。你要是當天直接過來沒有預約,到店了也體驗不了。所以我們的每日預約安排表,是為了控制流量,控制流量的根本是為了提高轉化留存率。

    二、轉化

    流量講完了,我就講這個轉化。

    就是說你要想讓用戶轉化成會員,他可能不是一次見效的。所以我們早期的時候,我們設計十次,讓用戶高頻的與門店接觸,那么就有十次的機會把用戶轉換成會員。

    但是在實際的操盤中,我們就發現一個問題:最終轉化成會員的,前三次就轉化成功了,基本上所有的會員都在前三次轉化成會員。超過五次以上沒的,還沒有轉化的,基本上就很難成為會員了。

    這種人就純粹是在占便宜的啊,你搞活動我就來,但我就是不付費,我也不會成為會員。

    這種人呢,我們怎么辦呢。

    對于這種人,我們就是每日安排預約表,我們會詢問他是第幾次來到店的。如果是超過五次以上的,我們跟他們說,我們今天的預約時間已經滿了。你明天再約或者以后再約。

    五次以上的轉化率比較低,我們就不用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沒有可能轉化的人身上,我們把這個位置讓給那些新增用戶。

    三、單價

    現在講到這個單價,這個單價不僅僅是客單價,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用戶的終身價值。

    這是兩個層面,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山東棗莊的歐巴羅自助餐。自助餐有個特性,就是客單價是被鎖定的,如果你想要通過提高客單價提升你的營業額幾乎不可能,這個用戶一進店,你就知道能從他身上賺多少錢。

    那客單價被鎖定,就無法從用戶身上賺的更多嗎?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刺激用戶頻繁的到店來消費。

    用戶進店的消費頻率提高了之后,你可能掙得更多。以前一個月可能消費一次,現在也可能一個月來個三、四次。

    四、留存(核心)

    接下來就是留存,為了提高用戶到店后的留存率,我們做了一系列的行為設計。

    用戶信息收集表,收集的是什么呢?收集的是用戶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

    年齡

    電話

    家庭住址

    工作單位

    進店渠道

    是否有美容經歷

    興趣愛好

    ……等等

    只有越了解我們的用戶,轉化留存的概率就越高。

    那么這個表在什么時候收集呢?

    我們在設計用戶到店體驗的時候,第一次體驗里面有一個小時的敷面膜的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員工與用戶聊天獲取這個信息。

    第二個表是用戶行為信息溯源表。

    這個表格跟上面一個表用戶信息收集表,本質是一樣的。

    顧客到店之后,每次到店之后他做了什么,員工與用戶溝通了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

    我們的操作醫師在跟用戶交流的時候,要把這個行為記錄下來。每一次到店的行為你都很了解,那你轉化成為會員的幾率也大。

    第三個表顧客滿意度表。

    這個表的作用在于倒逼我們的客服,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這個滿意度表之中,有一個評分機制,用戶評價低于60分的,每一次扣除2元,評分60~90分的,獎勵2元;90分~100分的,獎勵5元。

    而這個表中,有一個問題是:您記得為您操作醫師的名字嗎?這個問題占比30分,為什么這個問題占比的比重那么大?原因在于我們要讓用戶對你的門店、你的員工有記憶點。

    那么,當用戶能夠記住你員工的名字,就是一個記憶點,服務行業都會問顧客:您有熟悉的技師嗎?道理是一樣的!

    最后一個就是用戶接待流程手冊,這個流程手冊,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個時間結構,第二個人員結構,第三個是團隊結構。第四個是流程結構,她不僅僅是一個接待流程的手冊。

    用戶接待流程手冊

    時間結構:6個時間段

    人員結構:新增用戶、非會員、會員的比例

    團隊結構:兩人一組

    流程結構:8個接待流程步驟

    這個手冊上,它包括了一共四種的結構。

    時間結構,我們把一天的時間排成六個時間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半小時,因為用戶體驗一次最長的時間段是一個半小時,那么在這一個半小時之內,你要接待多少用戶,你能夠接待多少用戶呢?把時間細化出來。

    人員結構,比如我每天的接待量只有50個人。那么我要保證每天進店用戶的用戶構成。

    在每個時間段都有新增用戶、非會員以及會員的占比。比如說,一個時間段能夠接待6個用戶,那這個時間段我要保證2個新增用戶,2個非會員,2個會員。就說我們要一定要控制這個進店用戶的比例。

    你不能都是會員來體驗,這樣你無法轉化新會員,你也不能都是新用戶,這樣會員的體驗就不會好。

    團隊結構,橫向的表格就是兩人一組的團隊。把市場部的人員和技術部的人員,組成一個團隊,目的是更好的轉化新用戶變成會員。

    那么,怎么做呢?

    制造用戶的焦慮感:

    比如皮膚專家給用戶做皮膚檢測,告訴用戶你的皮膚會有什么問題,制造焦慮感。之后,用戶開始體驗,操作醫師強化用戶的皮膚問題,進一步制造焦慮感。

    提供解決方案:

    提出的問題之后,那你要提供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操作醫師來負責。“姐,你這個皮膚不太好,毛孔粗大,缺水。我建議你用某某產品去做,這個產品我覺得挺有效的,我建議你去做。您可以不在我們這里做,但是在我們這里做,如果你是會員,只需要XX元,低于市場價70%,你有興趣了解一下嗎?”

    最后就是流程結構。流程結構就是用戶從進門到離開的8個服務流程標準化。

    1,用戶進門

    2,填寫檔案

    3,皮膚檢測

    4,迎送二樓

    5,開始體驗

    6,迎送前臺

    7,預約下一次體驗

    8,送用戶出門

    一共是八個接待流程步驟,然后每個步驟都有專門的話術設計。

    回到開頭的這個公式:營業額=流量*轉化*留存*單價(價值)。

    流量:我們的項目不需要短時間內進入大量的流量,因為接待能力有限,所以流量不是重點。

    轉化:設計一個五層的漏斗轉化機制,對于超過五次未能轉化的用戶,延長預約時間,甚至不給預約。

    留存:通過“四表一冊”,最大化的提高留存率。

    單價:通過產品/ 服務的超低價,降低用戶決策成本,刺激用戶高頻的到店消費。

    PS:

    想要知道文中表格內容的加我微信

    更多閱讀:

    實現品牌戰略的三板斧:定位、差異化與市場細分

    如何策劃一個引爆眾人參與的促銷活動?看這一篇就夠了

    5個策略思維,打造持久競爭力的品牌

    真實案例 | 如何把營業額從日均3000做到日均2.8萬?他采用了這一個策略!

    新餐飲崛起的底層商業邏輯:增長-留存-參與

    真實案例 | 從月虧損12萬到盈利4.1萬,這家自助餐只用了18天!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營銷思維操作系統-

    專注消費者「行為設計」為研究

    馬上加入

    即送100個實戰營銷增長案例!

    更有老濕的私人營銷系統課程等你來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00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2日 07:41
    下一篇 2018年9月2日 19: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