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間,新希望六和(000876.SZ)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43億元,同比增長6.22%;實現毛利25.92億元,同比增長13.2%。
其中,新希望六和禽全產業鏈業務表現十分搶眼。禽養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幅為70.07%;實現毛利潤1.89億元,同比增幅為385.45%;在生肉屠宰及深加工肉制品業務上,實現營業收入107.21億元,增幅為2.03%;實現毛利潤7.23億元,同比增幅為50.69%。
禽產業毛利持續提升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和飲食管理越來越重視,禽肉在人們餐桌上的重要性也在提升。比如,對于健身人群來說,“雞胸肉”是個必選項。
來自中國肉類協會的數據也能說明此問題。數據顯示,2017年全世界肉類總量3.22億噸,禽類產量1.188億噸,占比36.9%,禽肉甚至比豬肉還多了80萬噸,這說明在世界范圍內,消費者對禽肉的需求量持上漲趨勢。
在這樣的趨勢下,新希望六和一直深耕禽產業鏈,在禽肉業務上進行了從飼料、育種、養殖、屠宰等全產業鏈的布局。2017年,新希望六和禽肉產量能占到全球的1.68%,占全國的10.5%。
在肉類上的“消費升級”,也體現在了新希望六和的報表中。公司2018年中報顯示,禽養殖業務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幅達到了70%,毛利率高達5.35%,與2017年的2.05%相比,漲幅驚人。禽肉占據主要比重的生肉屠宰及深加工肉制品業務,毛利率達到6.75%,而2017年為5.12%,亦有大幅增長。
來看看新希望六和2018年上半年各類產品的不同表現:飼料營收231.18億元,同比增長10.61%;肉食品營收107.21億元,同比增長2.03%;禽養殖營收35.34億元,同比增長了70.07%;而畜養殖營收17.67億元,同比增長8.74%。
一直以來,新希望六和專注于深耕禽產業鏈,并且在不斷引領行業的技術革新,包括“中新”鴨育種和三層立體網養模式。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肉鴨屠宰企業,新希望六和在山東嘉祥的祥榮肉鴨養殖場,獨創出了新型的三層立體網養模式,大大提升了養殖效率,養殖有效面積提高了30%。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希望六和禽養殖的毛利率大幅提升至5.35%,大大高于2017年的2.05%。
禽產業和豬產業實現對沖
記者了解到,新希望六和一直堅持“產業間畜、禽多元化”與“產業內農食一體化”結合的發展戰略,按照2017年中制定的“做強飼料、做大養豬、做精肉禽、做優食品、做深海外”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推進。
多元化和一體化的優勢在于,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穩健經營。與大部分農牧企業不同,新希望六和擁有豬、禽兩大產業,在養殖的下游環節還擁有屠宰加工業務,形成豬產業與禽產業、養殖環節與屠宰環節的多業態對沖。
從2013年開始,新希望六和就開始全面推進創新與變革,在農牧端和消費端兩頭發力。研報顯示,公司轉型已初見成效。在養殖端,千萬頭生豬出欄規劃順利落地,未來數年出欄量將快速放量階段,遠端可實現3000萬頭的生豬出欄。在食品端,通過實施“凍轉鮮、生轉熟、貿易轉終端”、多品牌戰略等舉措,增強深加工,縮短終端距離,食品板塊已成為公司中長期戰略性業務。
據新希望六和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肉食品”版塊的毛利率已經升至6.75%,而2017年這一數字僅為5.12%。公司在食品端的品牌效應,已經初現端倪。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餐飲食材采購和冷鏈物流等食品供應鏈的實踐經驗,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五級高級持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在掌柜攻略旗下的【勺子課堂】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吉野家、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鏈農、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關茶等,致力于幫助餐飲食品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交流請加微信:Leebeck82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