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6日 No.781
1
這幾天,敦煌火了。
火是火,但不是因為啥好事情火的。
而是因為“坑游客”火的。
9月13日,網友在抖音里發了一條視頻,名叫“專坑游客的公廁”。
說在甘肅敦煌的一處國道旁邊,有一所“免費公廁”。
一位游客在走到這里的時候,就想行個方便,沒想到剛把車開下國道,就陷入了廁所門前的流沙坑里。
陷車之后,馬上就有人來招呼,收費拖車。拖車費從200元到3000元不等。
旁邊一位熱心車友看到游客陷車,本打算上前幫忙,卻沒曾想被當地的“工作人員”制止。
甚至還索要“救援證”。
還說,我這地方不是誰想拖就來拖的。
看到這,相信你已經看明白了,這就是實打實的坑,沒啥可質疑的了。
在于“坑王”的斗智斗勇下,最終熱心車友還是幫陷車的游客把車拉了出來。
隨后,這件事情就在抖音上發酵了,現在,全國網友都知道,敦煌這個地方太“坑”了。
這是昨天最新的通報。
甘肅搞了太多的動作希望把自己帶火,似乎收效都一般,沒想到這個在公廁門口“挖坑”的哥們,憑借一己之力,讓敦煌火了,讓甘肅火了,在全國網友面前長臉了。
2
往前再推十天,9月5日,網上一段視頻,讓距離甘肅千里之外的江蘇昆山,火了。
說的是江蘇昆山某電子廠,工作人員將新入職員工的證件隨意的扔在地上讓員工自己找,自己撿。
有人形容,就像“給狗狗扔骨頭一樣”,隨手一扔,你想吃就來。
隨后,該電子廠也發出了說明,如下
我相信,這家電子廠從來也沒想過自己會被全國網友熟知。
而這次的火爆,也是依靠這位扔證件的員工,憑借“一己之力”,讓企業火的。
3
我們再把時間往前推4個月,就在今年的5月11日。
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新聞,說在1月10日下午2點左右,西安市民鄭先生來到某飯店就餐。
因為在飯菜里面發現了煙頭,后對后廚表示質疑。
隨后要求查看監控,這一看,鄭先生這心里真不是滋味。
他發現,廚師竟然往鍋里面吐口水。
隨后,鄭先生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了舉報,最終,該企業被吊銷經營許可證。
五月份,疫情剛剛放緩,正是各地餐飲逐漸回暖的時候,而這位廚師,同樣也是憑借“一己之力”,讓這家企業在這個關鍵時期,不但火遍了餐飲圈,也讓全國網友知道了這家企業。
4
那么現在,我想請問你一個問題
旅游景區附近(景點內)坑人的事情,是現在才有的嗎?
勞動密集型電子廠,對員工尊嚴的不在乎,是現在才有的嗎?
部分餐飲企業、廚師,不注重衛生,甚至沒有道德底線,是才有的嗎?
這些似乎都不是頭一天才有的,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甚至來說,隨著國家的強大,有些情況,現在比以前還好。
那么,為什么這樣的事情,我們會感覺發生的越來越多呢?以至于導致一些朋友疑心特別重,誰都信不過。
為啥呢?
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了,另一個是信息傳遞的成本降低了。
換句話來說,我們逐漸變得越來越“透明”了。
你做了好事,也許你沒注意,別人看在眼里,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大家喜歡,給你上熱門,你就火了。
你做了壞事,也許你覺得沒人知道,但別人看到了,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大家痛斥,讓你上熱搜,你也火了。
而這一切,從采集到傳播,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幾十秒,以及幾兆的流量而已。
5
在這里,我們不去討論企業價值觀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用討論,地方能夠默許這種事情發生,企業能夠默許這種行為發生,公司能夠雇傭這樣的員工,已經說明了價值觀取向的問題。
所以,討論這個沒有多大意義。
那么,什么有意義呢?
那就是“做壞事的成本”。
假如,一個人做壞事永遠不會被人知道,也不會得到任何懲罰,相當于沒有任何成本,那么這個人大概率是會做壞事的,這是人性使然。
但現在,信息傳播的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壞事已經不止傳千里了,而且還能以很低的成本傳千里,這就意味著,做壞事被人知道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還會被記錄下來。很明顯,做壞事的成本太高了。
當做壞事的成本,高到與做好事的成本近似,甚至相同的時候,人自然就不會去做壞事了,因為不劃算。
而現在,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前幾天的文章里,提到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這個技術,會從底層上直接記錄一個人到底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壞事。連騙他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能真實的記錄一個人的行為與品格,并公之于眾,那么做壞事就一點都不劃算了,只有做好事才更容易獲得更多的回報。
因此,長期來看,做個好人,更劃算。
同時,從長期來看,做個好人,從現在開始,最劃算。
這,就是未來最強的競爭力!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