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文| 職業餐飲網旖旎

    狗不理因差評報警毀了一家店,全聚德靠降價喘息保命,百年老字號們遭遇“危機”!

    很多人都在感嘆老字號餐企“倚老賣老”,一日不如一日。

    但面對它們的衰落,我們不應是一個忙著嘲諷和譏笑的旁觀者。

    因為他們的錯很多餐企也正在犯,只是深陷迷局而不自知;他們的興衰,暗含著“血與淚”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深思。

    我們應該在他們的錯誤中,審視自己。

    站在風口起飛,卻錯把紅利當能力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這是互聯網企業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一句經典名言。

    沒錯,在餐飲行業亦是如此,站在行業的風口,借著趨勢的東風,很多企業都順勢而起。

    全聚德、狗不理這樣的百年老字號當時能紅遍大江南北,也得益于餐飲紅利的助推。

    前幾年商場紅利期渠道被打通,這給了餐飲企業拓展全國市場的機會。率先進入商場的餐飲品牌,都吃到了渠道平臺的紅利,從而快速跑馬圈地,成就了一批又一批頭部餐企。

    再比如風味小吃、特色茶飲等眾多品牌的崛起,都借了品類的紅利。

    然而,行業之中還有這樣一句話,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在爆火沖昏頭后,很多餐飲人都錯把行業的增長,當成企業的成長。

    所以當風口過去,競爭者越來越多,卻發現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面臨淘汰的風險。

    被慈禧帶過貨的狗不理,曾經品牌價值7.57億元,是包子界的“網紅”。但最近幾年,隨著紅利退散,自身品牌差評不斷,接連關閉了11家店,今年5月,主動從新三板“退市”。

    再看看烤鴨一哥“全聚德”,巔峰時期一年賣出千萬只烤鴨。但縱觀近10年來全聚德的財報,不難看出,它一直處于虧損,價高服務差,讓它的業績一度下滑,到了2018年,全聚德的利潤更是接近腰斬。

    紅利退卻,缺乏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這些錯把紅利當能力的餐企,當然也逃不過走下坡路的命運。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一招鮮吃遍天,死守“正宗”不思變

    全聚德:在北京吃烤鴨,我最正宗!

    狗不理:慈禧都嘗過的包子,162年的老字號,誰家可比?

    百年老字號崛起于“一招鮮吃遍天”,把“正宗”當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堅守“正宗”本沒有問題,我們聽到很多百年老店,他們也總說自己多么多么正宗。但是我們沒有親歷它的發展,根本不知道它這幾百年背后有著怎樣的變化。

    餐飲老炮黃耕說,“餐飲這個行業很傳統,需要傳承,但是不需要正宗,所謂的正宗一定是迎合市場,隨著時間改變的不斷做自我的調整和完善”。

    曾經,“一把菜刀可以走天下”,現如今,縱使你如孫悟空七十二變,都未必能創新到顧客心坎里去。

    而你在故步自封時,競爭者在不斷替代你。

    一提到烤鴨,全聚德不再是首選,追求品位的會選擇大董;想吃平價烤鴨,則會走進便宜坊、四季民福、大鴨梨的大門……

    全聚德在眾多“后浪”的追逐下,最招牌的烤鴨也成了平平無奇的小角色,徒有多年以來的“正宗”招牌,沒有創新的產品只能被拍在沙灘上。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仗著金字招牌“提價”,慢慢消耗了品牌

    趕上紅利賺得盆滿缽滿,百年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已經打出了名氣,一個包子幾塊錢似乎已經不符合自己的“品牌調性”。

    就像狗不理董事長張彥森曾經公開表示:“一定打破一個思想,就是老字號就是便宜,老字號為了做久,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在保持質量的情況下,就要有一個合理的價錢。”

    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那就漲價!然而,價格水漲船高,提價卻沒有提質。

    起初,狗不理包子的價格非常親民,但后期隨著牌子越來越響,狗不理的價格也開始“高調”起來。

    一籠包子在50元-100元之間,相比街邊包子鋪要貴上數十倍。

    曾經,“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好口碑家喻戶曉。現如今,狗不理包子不僅同門口早餐攤的小包子差別不大,口重、大油、水餡也讓人詬病,甚至后期還被暴露出使用速凍食品。

    而被人詬病的不僅僅是價格,服務也跟不上。

    之前,一位顧客曬出他和朋友在全聚德的賬單,光一只鴨子就是238,他們一共是4個人,這些全部加起來是577,人均100多也能接受,只不過在結賬的時候竟然還有10%的服務費,而且還是強制收的。到今年7月全聚德的服務費才取消。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狗不理更是因為顧客一個差評,直接報警。素來服務員“愛答不理、愛吃不吃”的態度著實讓很多顧客氣的不會再去第二次。

    別笑全聚德,莫嘲狗不理,多少餐企都在步入他們的后塵?

    長期的高價低質,只顧想著怎么賺錢,沒有持續圍繞顧客做提升,給出新的附加價值,嚴重“吃老本”,即使是再好的金字招牌,也禁不住這樣的長期持續損失下去。

    于是,狗不理漸漸變成了“人不理 ”,全聚德也走下了神壇。

    脫離主流客群,把市場越做越窄

    長此以往的“高價低質”,讓主流客群慢慢寒了心。

    當地新顧客,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看不到新的價值和吸引點不愿意光顧。

    最后只能靠招牌做游客生意,然而,體驗感不好,口碑提不上去,只消費一次,就不來了。

    客群出現了斷層,市場也隨著客流的減少,逐漸縮小。這讓老字號們的市場越做越窄,處于“沒人理”的尷尬境地。

    而反觀麥當勞、肯德基,在最初入駐中國的時候,也趕上了西式快餐的巨大紅利,年輕人愿意花半個月的工資去消費,連婚禮都在那里舉辦,風光無限。

    但它卻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做快餐的,隨著紅利的消失,他們所有的執行動作,都是圍繞著年輕客群在做升級創新,圍繞西式快餐的本質去提升。

    他們的套餐價格、優惠營銷模式、甚至下鄉開店的下沉做法,都是在讓自己的主體客群變得越來越大。

    一家企業能走多遠,取決于把市場越做越窄,還是越做越寬。

    職業餐飲網總結:

    俾斯麥說,“笨蛋只會從自己的錯誤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

    狗不理、全聚德們,從抓到紅利賺上第一桶金,到巔峰期的“傲嬌”,再到瓶頸期的迷茫與沒落。

    它們更像是一面明鏡,需要餐企對鏡明鑒。

    因為,誰又能保證他們的今天,不是我們的明天呢?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自攝圖網)

    推薦閱
    合伙人“內訌”,一知名連鎖餐企關店僅剩1家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價40億: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賣4.8元/兩的現炒菜,120平日入4萬,“快+正”餐成全新模式?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32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4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9月24日 20: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