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7日 | 第[643]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風投不投風險
–張大寬
怎么找風投
前幾天,有位讀者私信我,說自己有個好項目,有沒有靠譜的風投,給他介紹一下。
我出于好奇,多問了一句,什么項目。
他說,是鹵制品,去年才流行起來的那種現撈的。
我說,你這個項目的特色是什么呢?拿啥吸引投資人呢?
他告訴了我四個字。
我聽完之后,隨后就說,我這里沒有資源給到他,并且,這個項目可能很難找到所謂的“風投”,憑運氣,可能會碰到“盲投”,但近期可能很難找到。
那四個字,就這么快下定論呢?
這四個字叫做“祖傳秘方”
他說他搞到了一套祖傳秘方,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良,自己試了一下,做出來的肉,味道非常好,行走江湖,靠的就是這個秘方,就打算靠這個做大賺錢了。
憑借一套秘方,就能賺錢了嗎?
可以,肯定可以,但是,想要多賺錢,并吸引別人投資的話,秘方不但幫不了忙,反而會拖后腿。
“憑啥?秘方都不值錢,啥值錢呢?”
其實,這個道理,非常非常的簡單,
老王的創業故事
我給你講一個老王的故事
老王鹵味 1.0
隔壁老王酷愛收藏舊書。
偶然的一天,他翻到了一本失傳已久的“烹飪絕學”。
老王如獲至寶,翻看了好多遍,從字縫里看出了一個大大的“錢”字。
于是,從中摘了一條,潛心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獨家秘方。一切準備妥當之后,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最開始開了個小小的門店,做鴨貨,什么鴨脖鴨胗之類的。對外宣傳,就是自己得到了神助攻,夢中收獲了一份失傳的鹵味秘方。
食客們慕名而來,嘗過之后紛紛表示,好吃,NB!
一傳十,十傳百,小店的生意就非常好了。
賺了些錢,老王琢磨著,一個羊也是放,兩個羊也是放,不如再開一家店。
這時,就從1.0階段,躍遷到了老王鹵味2.0階段。
老王鹵味2.0
進入了2.0階段,兩家店,生產還是一家店來做,這時候老王就非常忙了。
鹵制工作可都是老王一手操刀的,一來要保證品質味道不變,二來還得防著這配方被別人搞到了。
雖然,做到這個份上,錢是沒少賺,口碑也保持的不錯,但人太累了,一天能睡6個小時,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不但要操心生產,還要操心經營銷售,老板恨不得一人分飾八個角色,劈成八瓣來用。
看生意好,有親友來問,能不能加盟啊,能不能投資啊,再搞幾家店,一起賺錢撒。
老王眼看這是錢,可沒法賺啊,這方子可不能讓別人知道啊,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可不成。
咋辦?
秘方不能告訴別人,那做成料包行不行呢?做成料包,口感又差一些,尤其是要批量制作,跟小批量測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包括他自己都是按照秘方,按照經驗才能盡量做到穩定,交給別人,更不放心了。
自己做呢,更別想了,兩個店能顧過來就不錯了,別說再加一個,再加半個,人就得累趴下。
老王,就卡在這里,動彈不得了。
試問一下,到這個階段,東西確實拿得出手,產量也到了天花板,擴張重重困難,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會不會投老王的這個項目?
估計大概率不會投了吧,因為沒有必要了,不擴張,意味著沒有增量,人家本身賺的錢也不少,也不缺這點投資。
試想一下呢,有多少項目,最后都是到這里就開始平穩運行,直到死亡?
這樣,是不具備“被投資”基礎的。
被投資的基礎是怎樣的?
如果,不想走老王這條路,不想卡在2.0,怎么辦呢?
那么,就必須要有能夠復制的基礎啊,就像老王那個秘方,你不能讓這個秘方躺在一個人手里,要讓這個秘方,躺在一群人手里。
比如說,從作坊生產,升級到小型的央廚。
例如,川渝一帶,有很多做火鍋底料的廠家。
有多少人口中所謂的“火鍋底料秘方”,在這些工廠里面,只不過是一張張的配料表和操作手冊而已。
例如下面這樣的
看到了吧,這就是所謂的秘方,但我相信,我今天發出來之前,有很大的幾率,你沒有見過我的這個“秘方”。
那么同理,你的秘方,我也沒見過,哪怕是一群人看到了,也不會成為眾人皆知的東西。
所以,做大的基礎,就是先要把一個人的秘密,變成一群人的秘密。
“那,這么干,不是就沒有競爭力了嗎?被同行抄襲,不是分分鐘的事情嗎?”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么,我只同意后半句話,不同意前半句話。
在現在這個時代,被抄襲本身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即便是像蘋果那樣的高精尖公司,每年在保密上數以億計的投入,同樣也會有泄密,模仿,抄襲。更何況咱們這民生基礎的餐飲行業呢。
既然秘方已經不是“秘方”,那么,競爭力,從哪里來呢?
咱們再看看老王,老王最開始做鹵味,賺到錢,確實是靠的秘方,但想要做大,做強,競爭力絕對不能,也不可能只有秘方。
競爭力,是包括秘方在內的多個,甚至無數個“秘方”組合起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海底撈。
火鍋底料,有專門的廠家,自營的,不但給自己供,還做成品往外賣,興許你都買過。
一個做火鍋的,核心不就是火鍋底料嗎?為啥他們這么不重視呢?
原因就是他們的“秘方”,太多了,不止是一個底料。還有供應鏈,還有管理,還有市場營銷,還有。。。。。。
所以,人家還專門弄一本書出來,就叫做“海底撈你學不會”,你說氣人不氣人。
做到這個份上,人家才上市,才有無數的投資人追捧。
他們有秘方嗎?
上市公司,甚至連供應鏈的關系都是公開的,一舉一動都受投資人的監督,看不懂的還可以提問,錢怎么花都要接受監督。還能保留多少秘密呢?
這,是靠“祖傳秘方”能辦到的嗎?
資方不是傻子,資方不愛風險
有不少創業者希望拉到投資,讓別人投資自己的項目。之前也有一些讀者給我交流過這方面。
甚至還有人覺得,“風投”就是來投資風險的,沒有風險憑什么要他們的錢。
其實,這個思維是大錯特錯的。風投才不會冒風險,風投都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去找那些沒風險的事情干。有風險的他們連碰都不會碰。
注意,這個風險,不是資金絕對值的風險。你看人家幾百萬幾千萬的投入,背后的資金池可能是幾十億,這點錢,就像你兜里有1000塊,拿出50快給別人投資是一個概念。不要只看資金多少。
對他們來說,有期望的項目,外來有較大增長的項目,他們才會投。
手里攥著秘方,就打算開一家店,投資50萬,一年賺20萬,這樣的項目,資方看不上,覺得沒意思。所以,奉勸想開小店創業的,就別去拉投資找風投了,大多是浪費時間。
資方不是傻子,資方不愛風險,更不喜歡“沒意思”的項目。
與其去找投資人,不如先讓自己變成投資人,修煉投資人的眼光,用他們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項目,是否值得投資。
這,也許比整天琢磨哪來個冤大頭給一筆錢讓自己折騰一把,更實際。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