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陸網友都在熱議“夏天還沒到,就開始流行A4腰”。“A4腰”因其“小而美”的特點迅速走紅,而在盛行“小而美”的餐飲界,如何讓管理也能有“A4腰”,則需要再降成本提效率上仔細思量一番,現在,就請跟隨小編一起到天財商龍2016餐飲信息化論壇中尋找答案吧! 隨著天財商龍2016餐飲信息化論壇觀點一條一條整理下來,發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想求得發展,準抓機遇的同時,提高效率與縮減成本同樣重要。或者可以這樣說,成本可控,讓餐廳正常運營的資金來源不受壓力。在此基礎上,如果還能夠做到提升效率,那真的可以讓餐廳運營跑起來。
縮減成本傷效率的企業運營都是紙老虎。一個成功的餐飲企業的形成,只有兼備成本致勝和效率提升才能真正增強餐廳的核心競爭力。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餐飲企業才算得上成本致勝與高效呢?對高效的餐飲企業又是怎樣定義的?
總結論壇中各位餐飲從業者以及相關行業資深人士的觀點,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高效的餐廳包括人員的高效,成本的高效,時間周期的應用高效,同時,還包括整個餐飲企業資本運營的高效等等,涉及到很多層面的考慮。
餐飲行業在整個工業化進程的過程中,如果做不到在可控成本范圍內,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終將成為影響行業進步的壁壘。不能順勢而為者,終將因為不能適應時代需求的變化被迭代下去。
從工業化進程的角度來講,伴隨著工業化的逐漸成熟,周邊原材料供應商將逐漸成熟到實現菜品的配送,成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配送,人力資源公司會成熟到人員的配送等等,當體系逐漸成熟,餐飲企業會找到自己的品牌勢能,進而將定位做好,制定出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產品打法,挖掘出區別于競爭對手的運營方案。然后,這樣的餐廳就能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有效地復制,完成規模的擴張。以上講到的,正是餐廳管理者關注的內容。
這里簡單舉個需要縮減成本的例子,一家500㎡的餐廳,所有人員規定上班時間在9:00,并且同一時間內,一起完成洗菜、切菜、衛生。。。都去做同樣一件事情,這時候會發現,原本需要3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20人就夠了。這里要說的是,通過系統對人員的工作效能進行跟蹤,管理他們每一位的工作時間,以及完成每項工作的效率,便會很輕松的得出這樣的結論。
除此之外,將系統的動線布局對接類似pad、手機、拉卡拉等移動終端設備,有效地放在餐廳的關鍵節點上,使得員工能夠較少的跑動,更快地響應顧客的服務呼叫,這樣實現顧客滿意的同時,餐廳也達到縮減人員與實現高效服務的目的。
從餐廳運營時間的角度考慮,一家餐廳的運營峰值為16個小時,傳統餐飲的用餐有效節點為11:30、13:30、17:30、19:30,在這樣的時間內,餐廳如果實現提高翻臺的1-2倍,這樣的餐廳一定是選擇了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如何提高響應節點時間的工作效率呢?點餐速度、客人排隊速度、上菜速度、買單速度等等,圍繞這些關鍵節點,制定相應的餐飲信息化解決方案,定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結一下,在既定時間內,作為餐廳,能夠獲得更高的翻臺率,更高的營業收入,更少的人員成本,更好的客戶滿意度,這樣的餐廳就能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在逐漸趨于同質化的市場狀態下,在日益嚴峻的同行業競爭中,也能致勝!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