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7月26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428】篇
讓你的顧客秒懂你
——張大寬
生意不好,咋辦?
不知道,真不知道。因為不知道你是啥情況,所以也說不出來咋辦。
但有問題,總得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再次借用教科書上說的“商業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
所以,就是你提供的菜品和顧客手里的錢來交換。
既然是和顧客交換,那么研究和分析顧客,則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一個顧客對你來說,從交換流程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他沒有來消費的時候,屬于潛在顧客,也叫作受眾。
第二階段,來了,就是正經顧客,就是消費者。
第三階段,走了之后,就會變成你的傳播者。
接下來的三篇文章,就說說這三種情況,你要怎么做,才能讓他們多來,賺到更多錢。
2
喚醒你的潛在顧客
門頭裝修啥的都搞好了,店開起來了。
接下來就開始發愁,人怎么來。
在顧客還沒來消費的時候,你也不知道誰會來,哪一個會是你的顧客。
也許你前期做了市場調查,商圈的顧客和你店里的調性也比較匹配。
但,到底是誰要來,誰會來?
不知道,真不知道。
那再往前推一步,你怎么能和他們建立聯系。只有建立了初步的聯系,才能創造讓他們來的機會。
這也就是常說的“引流”。
而對于引流,很多餐飲老板們的思維,總在“發傳單,微信轉發”上轉悠。
如果你能跳出這個“技術”,站在更高一層去看待這個“引流”。
你會發現,一切你能引起淺在顧客注意的方式,都屬于引流,而不僅僅是常用的發傳單。
這些能喚起潛在顧客注意的一切方式,統稱“媒介”。
你是在利用這些媒介,在和潛在的顧客進行溝通。
那么,你面對的問題就變成了,用什么渠道和什么樣的方式,最容易引起潛在顧客的注意,并和他們高效的溝通。
發傳單是一種媒介,門頭燈箱也是一種媒介,微信朋友圈也是一種媒介,廣播電視廣告也是一種媒介。
通過這些媒介,快速喚醒你的顧客,并和他們建立溝通,就是最重要的。
這時候,你是不知道到底誰是你的顧客,對吧。但你又想從這茫茫人海中精準的喚醒他們,咋辦嘞?
對你來說,這三點一定要做到
1、告訴他“我是誰”
前幾天在路邊看到公交站牌的廣告,廣告上面是一雙手,手上拖著一個“信”字,旁邊的字寫著“點滴信用,連接你我”,第一眼沒看到企業LOGO,還以為倡導誠信的公益廣告。
后來仔細看了下,才在左下角發現了半個巴掌大的logo,原來是一家銀行。如果不仔細看,真看不清楚。
很明顯,這個廣告的喚醒率是很差的。因為錢在顧客壓根不知道這是誰在打廣告。
類似這樣的毛病,餐飲店犯的也不少,尤其是有小資情懷的老板開店,名字起的極其文藝,結果開業后生意巨差。
后來沒辦法,又在門頭下面加了一行小字“這是一家面館”,但無奈字還是太小,看不清楚。
這都是典型的沒說清“你是誰”。潛在顧客都不知道你是誰,咋來呢?
告訴潛在顧客你是誰,一定要簡單直白,賣面的就說是面館,X先生牛肉面,就是沒有認證阻礙的名字。XXX火鍋,也一樣。
你想吃肉夾饃涼皮,路邊剛好有一家XX肉夾饃,是不是大概率就直接進去了?如果是寫的是中式漢堡呢?你得琢磨琢磨吧,萬一不是肉夾饃呢?
想讓他們來,得想讓他們知道你是誰,賣啥的。
2、告訴他“你能來”
說明白了你是賣啥的,他們就來了嗎?
這可不一定,站在顧客的角度,知道你是賣啥的,還缺一個決策條件,那就是“多少錢”。
不知道價格,來不來就得琢磨,萬一太貴了,再出來多磕磣。
“不敢報價”這個病,是個通病。
覺得如果直接把價格亮出來,萬一顧客覺得貴,嚇跑了咋辦。
這種思想要不得,價格本身就是區分顧客的門檻。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顧客。
那些能被你價格嚇跑的人,壓根就不是你的顧客。即便你不亮價格,他們來了,覺得貴,雖然消費了,回過頭來說你家真坑人,你的壞名聲就出去了,雙方都難受,何必難為彼此呢。
所以,把價格明示,就是告訴茫茫人海中的顧客“你能來”。
3、告訴他“為啥來”
知道你是賣啥的,知道多少錢,就一定來了嗎?
也不一定,但經過前兩個階段,讓潛在顧客對你有了初步的了解,來的概率增加了。
接下來就到了“錦上添花”的一步,為啥來。
這就是常說的“購買理由”。
“二十年老店”,“肉夾饃一年賣出xx個”,“北郊第一家牛肉面”、“只賣錫盟羊肉”、“一年接待XX人次”。
這些,都叫做購買理由,購買理由,就是說動顧客的一句話。
這句話,可以用銷量背書,可以用品牌背書,可以用時間背書,還可以用菜品特色背書等等。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說動顧客,給顧客一個來的理由。
通過這三個要點,就能在茫茫人海中“篩選”出你的顧客。
你現在可以審視一下你的門頭,你的燈箱,你的展架、你的廣告位、還有你打出去的廣告、傳單以及轉發出去的朋友圈。
這三個要點,都有沒有。如果沒有,那就快點修改。
喚醒顧客的信息,原則一定是簡明扼要,三秒鐘能看懂是最好的,因為現在,人的注意力是越來越分散。
想要顧客集中注意力讀完你發出去的那一大票文字,還是算了吧。
華與華的創始人華杉講喚醒顧客里有一句話很經典,那就是把你顧客想象成不識字的人,如何能讓他們秒懂你是賣啥的,為啥選你。那么這樣的廣告就是理解成本最低的,效果自然也是最好的。
今天先聊到這,看完文章,回去看你的渠道媒介,有沒有問題,有問題快點處理。
明天,接著聊第二部分,消費者。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