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7月04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406】篇
“少付出,多獲得”的感覺最重要
——張大寬
昨天翻了翻大眾點評,看到了一個讓餐飲人很崩潰的評價。
評價是這么說的“裝修感覺還不錯,菜品也還可以,就是價格太貴了,不過好在開業有團購,打了五折。如果正價來吃,簡直就是搶劫,半價還劃算點。”
不知道你看了這個評價,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的店,會不會一口老血噴在屏幕上。
“啥叫五折剛好,啥叫搶劫?打五折都是賠錢買賣,租金、人工、水電費都不要錢啊,五折還叫正好???”
是不是有想打人的沖動?
我猜,即使你沒有遇到這樣一模一樣的顧客,類似的,說貴的顧客,也有吧。哪怕你再掏心掏肺的便宜,也都會有人說“太貴了,不劃算”。
2
怎么才算是“劃算”
五折,對絕大部分店來說,都是賠錢買賣,都這樣了,還有人說不劃算,到底怎樣才算是劃算?
難道,真的是打狠折,甚至打骨折,免費送,連老板娘都送給你,才算是劃算嗎?
千萬別這么想。
咱把這個“劃算”換個角度來解釋,可以叫做“不值得”。
我講個段子
說某人住高級酒店,看到迷你吧放了兩瓶礦泉水,也沒琢磨就喝了。喝完之后才發現,上面貼著標簽,12元/瓶。
乖乖,街邊便利店才賣3元,這里竟然賣12元一瓶。這簡直是搶劫啊,賣這么貴!
可水已經喝了,咋辦嘞?
于是,下樓花了6元,買了兩瓶同樣的水,又放了回去。
瞬間覺得賺了18元!
“太劃算了”
你看,水的價值沒變化,只不過是因為出現在了酒店里而已。而他用普通的水換了高價的水,就覺得這樣很劃算。
是不是覺得,人心難測啊!這就叫劃算了?
但人就是這樣啊,發現沒,所謂的劃算,其實都是心理問題。
低價換高價,就覺得很值。而你的高價給顧客低價,他們只覺得正常,甚至不值得。
這,屬于合算偏見。
合算偏見,就是顧客在消費時,感受到了“多獲得,少付出”的感覺,有了這樣的感覺,就會覺得合算,覺得劃算。
比如說,飲品店常用的“集點卡”。
一張卡上有10個空白位置,每消費一杯,就蓋一個章,蓋完10個章可以免費獲贈一杯飲品。
看起來是不是挺好的優惠,還能刺激顧客多次消費。
曾經有幾位外國大學教授做過這樣的測試。
他們分了兩組,一組的集點卡就像上面說的,10個空位,發放給顧客。
而另一組的集點卡,上面有12個空位,在顧客領卡的時候,先蓋上2個章。
可能你會覺得,兩個沒什么區別吧,都是10杯贈一杯啊。
但經過對比試驗之后,10個空位的集點卡,蓋滿章平均用了15天,而預先蓋上了兩個章的,平均只花了10天時間。
為啥區別這么大?原因是啥呢?
就是因為,第二個是從2開始的,而第一個是從0開始的。
相比于10個空位的卡,拿到第二種卡的顧客,感覺先占了2個章的便宜,所以積極性要高于第一個。
請你體會一下其中的“多獲得、少付出”。
同樣,對于上面的段子里說的,也是“多獲得,少付出”的感覺,讓他覺得劃算。
你怎么用?
原理看明白了,下面就是你怎么用了。
比如很多有會員制的店,都會加上一個“會員積分”的功能。
那么對于積分上,你可以推出,加入會員即可贈送1000積分,滿3000積分即可兌換招牌菜一份。
這樣就讓顧客從1000開始,而不是從0開始,少付出就能獲得回報,感覺劃算。
比如,你想把菜賣的貴一點,那么就從環境、服務以及菜品的外形上下點功夫。讓顧客“多獲得”,自然也會覺得劃算。
那再回到前面的五折團購里面。
你先把店內的基礎打好,在平臺上推一個1元搶招牌菜的活動,然后等顧客到店之后,再去推一個6.8折的活動,讓他們覺得比團購網站上的活動還超值,自然就會覺得“劃算”了。
最后
在這里再多說一句,開店做生意,一定要學會放棄一部分顧客,只選擇服務好你的顧客即可。
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免費吃還說這說那的那一小撮顧客,你肯定不會想要,那么就不要去“引誘”他們來,而不是等他們來了之后再說這樣那樣。
讓你的顧客覺得“劃算”,比讓所有人覺得“劃算”重要得多。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