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張大寬 | 餐飲老板必備四個能力總結篇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3月29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09】

    “能”著多勞,“能”著多得

    ——張大寬

    1
    總結篇

    從周二開始,連續三天寫了三個必備能力。

    有讀者留言,說碼了這么多字,咋都是是教人做人啊。

    這個帽子太大了,我還真戴不起。

    說的這些,說白了都是讓你能把店開的更好的思維和方法。

    “不能拿來換錢,要這些玩意有啥用?”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啥是能還錢的東西?營銷套路,方案?這些事能還錢的嗎?

    倒是沒問題,但關鍵是給了你套路和方案,你能做成啥樣子?

    就像上學,大家念的是同一本書,但最后的結果是各不相同。

    區別在哪?

    其實就在能力上。

    能力越強,賺錢的可能就越大,賺到錢的幾率就越高。

    所以,今天把這三個能力簡單總結一下,順便再給到你第四個能力,組合起來用,效果更好。

    這些,都是讓你從60分到80分的必經之路,一個都少不了。

    2

    清楚自己的責任

    第一篇,清楚責任,說白了,就是你得分得清,到底誰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分不清,就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公交車上一個女的打罵司機,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司機等了一個紅燈,停了1分鐘。

    這女的就炸了,吵吵鬧鬧的,一車人都走不了。

    同車的乘客看不下去了,責備女的,說干啥啊,耽誤時間。

    這女的還不服,說“怪我嗎?你們走不了和我有啥關系?不都怪司機多等了一個紅燈嗎?”

    你看,這就是標準的拎不清的人,她身上的病,就叫做“無良癥”。

    這種人,誰會愿意和她打交道?

    對你開店來說,也一樣,如果你把生意不好,都歸罪于員工不給力,經濟環境不好,甚至是隔壁家新店開張。

    這都是標準的“逃避責任”。

    換一下,如果你是員工,你有一個這樣的老板,你愿意剛跟他干嗎?

    “求之于勢,不責于人”,這是老板必須具備的能力。這個搞不懂,別說賺錢了,說不定后院先起火。

    3
    有邊界意識

    第二篇,說的是有邊界意識。

    這個能力,可以理解為責任的一個延伸。

    說白了,就是讓你清楚“你的”和“我的”

    你看,開飯店做生意,無非就是一個用“我的”東西區換“你的”錢。

    其實這個分辨力并不是沒有,只是會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性忘記”而已。

    你開飯店賣的是飯菜,有人來吃飯,你就得掏錢,這是天經地義。想吃霸王餐,對不起,不接待。

    你看這個“你”“我”是不是分的很清晰。

    那,在啥情況下,會“選擇性看不見”呢?

    那就是“向外求”的時候,比如借錢,尋求幫助等等。

    你看,這就是人性,往出舍的時候太能分清了,而向內得的時候,就分不清了。

    怎么破呢?

    就是和自己的“貪”做斗爭。往高深了說,這是個修煉的過程,是和你的內心作斗爭的過程。

    4
    清晰的表達

    第三篇,清晰的表達

    說白了,就是清楚你要啥,并能把你的訴求說明白。

    盡力用最短的時間,說清楚一件事情。

    電影教父里面,有一句話

    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那,對于表達來說

    我覺得,用一句話能說清事情的人,和半小時都說不清的人,命運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之前來咨詢的一位老板,給我說了10分鐘,我打斷了他,開玩笑說,咋不從盤古開天辟地說起呢。

    雖然說,咨詢是按時間收費,若來一位聊閑嗑的主,應該高興才對。人家花錢找你聊天,你還有啥里有不高興的。

    但話說回來,有些錢能賺,有些錢賺了,心里不踏實。聊閑嗑,隨便找個朋友,也比在我這花錢值當。

    用盡量短的時間,幫別人解決問題,才是我該做的事情。聊閑嗑,侃大山,還收錢,這是浪費彼此的時間,浪費社會資源。

    能夠清晰的表達,溝通的效率才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才高。這,也是必修能力。

    5
    分辨觀點和事實

    今天再引出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分辨觀點和事實。

    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你家員工這個月遲到了三次,今天又讓你撞到了。

    你說,小趙啊,你最近怎么回事,總是遲到,有啥情況嗎?

    你覺得小趙心里會怎么想?

    “老板,我一個月才遲到了3次,你就說我總遲到,擺明是要折騰我啊,那誰誰,這個月都遲到了5次了,也沒見你收拾他。”

    是這個意思不?

    同樣,如果一個顧客經常在你家點外賣,這個月有兩次把餐品裝錯了。顧客就在平臺上留言,說太差了,總給我裝錯。

    看到這個,你心里委屈不?

    但,這樣的事情,你卻每天都在做,每天都“傷人無數”,不覺得可怕嗎?

    我之前的文章里提過很多次“觀點無對錯,事實有真假”。

    像這種“你總是”之類的話,看似表達的是事實,但實際上是你對這件事的觀點而已。

    遲到3次,但之前的幾個月都沒有遲到過,配錯餐2次,但幾十次點餐中只有兩次。不能隨便給人“下定義,扣帽子”,你說對吧。

    在說一件事情的時候,盡量克制住自己的觀點,才能更好的與人交流。

    遲到了,你和他談話,就說,小趙啊,這個月你遲到了三次,這是以前都沒有出現過的,是不是家里有什么情況?

    這樣說,員工是不是會感覺不一樣呢?

    配錯餐,如果顧客說,最近一周點了七八次餐,有兩次都配錯了,希望店家以后多注意,你是不是也很容易接受顧客的批評?

    看懂了,再去看看那些網上的留言,跟帖,看看那些是事實,那些是觀點,基本上就能做到“明白人”了。

    明白人,誰不喜歡呢?

    連著看完這四個,是不是覺得太復雜了,太麻煩了?

    但你要知道,““能”著多勞,“能”著多得”。

    具備更多,更強的能力,是你在賺更多錢路上必須承受的。也只是許多必備能力的冰山一角。

    明天,接著和你聊“復雜”的事情。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03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9日 22:00
    下一篇 2019年3月29日 22: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