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對干貨|海參發制和入味大有講究,如何破解?


    海參是一種滋補健康的食材。尤其是疫情結束后,食客對于健康飲食更加看重,這時候適時地推出一些創意海參菜,是一種不錯的做法。


    那么如何加工海參呢?海參如何更好地入味?又有哪些創意海參菜的做法呢?讓我們來看大連品海樓給大家帶來的干貨分享。 


    ——曉燕


    分享人:烹飪藝術家、

    大連品海樓總經理李傳堯


    海參屬于棘皮動物門海參綱,在棘皮動物中,海參綱動物是最有經濟價值的,種類也較多,全世界海參有1100多種,均屬海洋種類。


    我國海域分布的有140多種,其中僅西沙群島就有40多種,可供食用的海參20多種,我國有經濟價值的海參在分類上都屬于海參科和刺身科。



    海參科的主要經濟種類有乳白參、白底靴參、石參、烏圓參、明玉參等,這些品種都產于我國的西沙群島、海南島等海域。


    刺身科的主要經濟種類有綠刺參、花刺參、梅花參、刺參等,可供食用的海參中以產自黃海、渤海的刺參品質最佳,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最高,經濟價值也最高。


    海參這些年來備受食客和餐飲人的喜愛,但是要做好海參并不容易。尤其是海參的發制和入味,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


    所以,今天的文章主要圍繞海參的發制技術入味技術兩大關鍵點展開。


    ▲肉醬卷餅海參(做法見雜志)


    干刺參發制大 PK 燜煮最佳


    干海參的發制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哪種方法效果更好呢?比較而言,最傳統也是最經典的處理方法還是燜煮法。



    海參入味小絕技


    海參入味難一直是困擾廚師的技術難題之一。為什么海參難入味?


    原因在發制和存放過程中,它們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如果烹調過程中海參內部的水分不能滲透出來,調料和湯汁的風味也就滲透不進去,結果就是烹調后的海參沒有任何滋味。



    01

    傳統入味法



    1. 焯水入味法。即烹調海參前,將其放入沸水中

    焯去一部分水,再燜燒時調料正好“頂替”焯掉的水分,從而達到入味的效果。


    2. 濃芡附著入味法。調味料應稍濃些,使之粘附在海參的表面,起到了輔助入味的作用。


    隨著人們對口味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入味法已經不能適應烹調的需要,漸漸的,大家研究出一些新式的海參入味的方法。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02

    鹵湯入味法



    在烹調海參前,我們將鮑汁湯、二湯各500克,濃縮雞汁30克倒入沙鍋內,燒開后放入海參燒制入底味,這樣操作簡單,效果也非常好。


    當然,烹調的菜品不同,需用的鹵湯可能會有差異。比如下文給大家介紹的“羊排燉海參”就是用羊排湯來給海參入味的。


    03

    褪水入味法



    所謂褪水入味,就是通過干蒸或者油炸的方法,將海參在漲發時吸入的部分水分褪去,從而給調料滲入“留出空間”。


    現在有兩個方法可以褪去發海參的水分,分別是干蒸發和油炸法。這兩種方法操作起來都非常方便,而且不分伯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喜好來應用。


    干蒸法:發好的海參放入盤中,入蒸箱或蒸鍋內,大火干蒸10分鐘,此時海參的個頭比原來縮小了1/3。


    油炸法:鍋內放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將海參放入,小火浸炸1分鐘,撈出即可。


    ▲蝦醬魚肚燒海參(做法見雜志)


    04

    漲發入味法



    這種方法根據鮑魚發制法改良而來,即將海參入

    味和漲發結合起來,達到在漲發的同時入味的效果。


    這種方法是非常受推崇的,它既能夠保證漲發后海參可持久保存,又不會出現海參發好后不斷漲大的問題。


    但是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有個前提,即不要將海參發得太過,保持海參有足夠的彈牙感為好。


    具體做法:1000-1500克干海參按照傳統的方法漲發到五成,取出后放入大沙鍋內。取腱子肉1千克切成大塊,用色拉油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放入沙鍋內 ;


    雞架子1千克、排骨和鳳爪各500克分別焯水后再油炸至色澤金黃,也倒入沙鍋內,注入純凈水5千克,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煲制1小時。煲制后,海參可以直接上菜,也可以再加工后上菜。


    ▲麻醬海參(做法見雜志)


    05

    湯煲入味法



    湯煲入味法指的是把漲發好的海參在成菜前迅速入味的一種方法。


    處理時你需要準備兩個大湯煲,一個煲用來盛裝幫助海參快速入味的湯汁,比如素湯或菌湯 ;另一個煲用來盛裝成菜的調味汁,比如要制作鮑汁海參就用來裝鮑汁。


    加工方法是客人點菜時,先將發好的海參放入裝有素湯或菌湯的湯煲內,中火煨5-8分鐘,取出海參用干毛巾吸干水分,放入盤中,然后將燒熱的鮑汁澆在海參上即可。


    由于海參的入味時間短,所以對于素湯或菌湯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湯汁的做法外,對于湯汁的咸度也提出了要求,即湯汁的咸度要比正常的湯汁咸度更高一點,這樣才能將海參體內的水分逼出來,讓湯汁滲入。下面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羊排燉海參(做法見雜志)




    素高湯做法




    原料 黃豆芽2500克,生姜150克,花椒粒15克,八角20克,凈萵筍、凈胡蘿卜、凈冬筍、鮮蘑菇、金針菇、鮮香菇各100克,鹽100克,胡椒粉、芝麻油各20克,花生油300克。


    制法 1. 將黃豆芽處理干凈,漂凈豆皮;生姜切末。2. 萵筍、胡蘿卜、冬筍分別切成條;蘑菇撕成寬條;香菇一切二 ;金針菇切4厘米長的段。以上原料分別放入開水中焯熟,撈出過涼。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姜末、花椒粒、八角炒香,再放入蔬菜料煸炒至軟糯,加入開水7.5千克,加蓋用旺火燒開,改用小火慢慢熬煮約3小時,再用大火加熱1小時至豆芽煮爛成泥時,將湯濾出,用鹽、胡椒粉、芝麻油調味即可。


    關鍵  1. 黃豆芽要選短芽,這樣熬煮出的湯才能更加濃稠、鮮香。2. 用開水熬制素湯,可大大降低豆腥味,甚至沒有。3. 素湯宜熬煮3-4小時,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長時間加熱,最后用旺火加熱。




    菌湯做法




    原料 雜菌粉(各種野生菌干制后磨成的粉)500克,鹽150-200克。


    制法 雜菌粉和純凈水6千克放入鍋內,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燒1.5小時,用鹽調味即可。


    ※圖文來源:2020年5期《烹飪藝術家》雜志



    2020年《烹飪藝術家》火熱征訂

    一個月一本,全年12本

    1200道菜品學起來

    識別二維碼直接購買

    ↓↓↓





    往期推薦

    1

    低成本、高毛利,跟東北大廚學做家常味

    2

    做火夜宵市場,幫你解鎖最熱產品:燒烤+小龍蝦

    3

    疫后菜單不好設計?高毛利菜助你一臂之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24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4日 21:10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21: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