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張大寬 | 別拿微信當電話用,一次把話說清,溝通效率才高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3月28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08】

    話說明白,事才好辦

    ——張大寬

    1
    餐飲老板的必備能力-能清晰的表達

    昨天的文章,說的是必備條件之二的“清晰邊界”,今天這篇文章,可能依舊會引起部分人的不適,尤其是巨嬰們。

    所以,那些連話都說不清的,和別人溝通非常浪費時間的,很喜歡對號入座的,建議別往下看了,因為幼小的心靈可能會受到打擊。

    今天,說成年老板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三,“能清晰表達”

    接下來,歡迎你進入成年人的世界。

    2

    能清晰表達

    說話,誰不會啊,從小學到大的,這事情還值得寫篇文章說道?

    哎,你別說,還真值得說道說道。

    當然,我不是叫你說話,這個工程太大了,我也干不了這個活。

    今天只說清晰表達意思。

    早些年我經常跑外地,和家人聯系大多都是電話,業務聯系也都是電話,那時候一個月1500分鐘都不夠我用的。

    后來,科技發達了,移動網絡從2G到了3G,又到了現在的4G,上個月我看了一下,流量一個月是不少用,而套餐里的通話時長剩的是越來越多了。

    以前剛需的短信,現在也幾乎沒發過了。

    溝通交流,用的更多的,是依賴網絡的微信。

    試想一下,十幾年前,倆人要約見面,電話里只說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經常是到了地方才知道要聊啥,及時簡單溝通過,也只能見面才清楚。

    現在呢?

    見面之前微信都聊的差不多了,見面說白了就成了最后拍個板而已。

    啰嗦了這么多,想說的是啥呢?

    就是現在溝通交流的工具變了,更多時候不再是一對一的電話,而是一對多,甚至多對多的微信。

    但我發現的問題是,工具迭代了,但人的習慣,思維還沒跟上。

    很多人還是用打電話的思維,在聊微信。

    我舉個例子啊。

    你打電話的時候,如果你一直說,對方沒有回音,你是不是就會懷疑電話斷了,沒信號了?

    之所以你有這樣的反應,本質是因為打電話這種溝通方式,和面對面很相似,用無線電上的術語來說,是全雙工模式。

    在這種溝通模式下,對方一旦沒有反饋,人就會懷疑是不是系統有問題了,或者對方有問題了。

    三種模式參見這張圖

    單工,最有代表的就是收音機,只能聽不能發。

    而半雙工,就是對講機,是不是感覺和微信語音很像?

    雙工就是電話、面對面了。

    那么,如果把全雙工的交流方式,放在半雙工上,是怎樣呢?

    那就是雙方都能急死,你試試微信語音吵架,你試試對講機吵架,就知道了。

    在這多說幾句,假如,給半雙工這個模式做一個限制,讓信號傳遞的時間拉長,比如說A發給B,中間要經過三天,B收到之后,再回復A,又得三天。

    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啥呢?

    對,就是寫信。80前的同志們應該都知道一個叫做“筆友”的人設吧。

    你知道微信為啥里面帶信嗎?

    因為這個玩意,和寫信是一樣的,只不過速度比信跑得快罷了。

    所以,如果拿打電話的思維聊微信,是非常讓人抓狂的一件事。

    使用微信溝通,就要和寫信一樣。

    有些讀者加了我的微信,上來就是“你好,在嗎”。

    我一般會等他說下一句話。

    為啥呢?

    你不說啥事情,我咋知道該回答在,還是不在呢?

    我相信,如果你收到這樣的信息,心態和我一樣。

    話說,你見過誰寫信只寫“你好在嗎”,貼上郵票就發出去了,然后等對方回信“在呢,啥事”,然后再寫一封信說事情的?

    這么干,估計只有賣郵票,賣信封信紙的最開心吧。

    倆人每天干的事情就是盼著信趕快來,累不累?

    難道一次性把話說完,就那么難嗎?

    說到這,用了一千多字,其實也僅僅說了一個“溝通工具使用 說明”。

    啰嗦嗎?著實有點啰嗦,但只有想通了,看明白本質了,才能理解為啥要這么干。

    因為看懂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3
    你怎么說,別人怎么聽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溝通表達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

    只要抓住這兩點就足夠了

    1、用一句話說明主題

    開頭一定要直奔主題,這樣就讓對方心里有譜。

    比如說你找你家員工說事,你就說了一句“到我辦公室來”,你說這哥們心里是不是很忐忑?

    如果你說,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我想和你聊聊漲工資的事。他是不是馬上就不忐忑了?

    直奔主題,不要藏著掖著,這樣是節省雙方的時間,更是挽救可憐的腦細胞。

    2、用三句話說清事情

    奔了主題,接下來就是直接說事情。

    還用漲工資這個例子

    “小王,你來咱們店也滿一年了,工作能力和態度大家有目共睹。

    因此公司決定從下個月起漲200元工資。

    希望你繼續努力,加油干!”

    就這兩點,夠簡單吧,是不是溝通效率極高,誰也不糾結?

    你說這是面對面,那我給你舉個微信的例子

    比如說我之前找律師請教。

    “王律師您好,我想向您請教關于股權分配方面的問題。請問您咨詢如何收費。”

    這是第段話,直奔主題,先談錢。

    有人說,直接談錢,是不是外道了?

    千萬別這么想,先談錢,是尊重別人的價值,表明你不是來蹭腦花,占便宜的,買東西不都是先問價嗎。

    下面是他回復我的

    您好,咨詢費用為2000元/次,2小時內。最早明天下午2點30分后有時間,可以到事務所來。具體問題有哪些呢?

    接下來,就是轉賬,說問題。

    我個人的習慣是先轉賬,再說問題。這是表明態度。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我們也有給小費的習慣,你覺得是先給小費好,還是后給好呢?

    主要問題有三個

    1、三人合伙開店,股份分配上有那些注意的地方

    2、退出機制的設立,都需要注意那些地方

    3、關于員工持股部分,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明天下午兩點半前,在事務所見。

    就這樣,溝通結束,前后不到10分鐘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把這三段對話拆成一句一句的在微信上聊,別說10分鐘了,沒有半個小時下不來。時間就是這樣浪費的。

    說了這么多,重點其實只有兩條。

    1、使用不同工具,就要搭配不同的溝通方式,一旦不匹配,不但效率低,效果好差。

    2、用最短的話,清晰的表達自己,是提高溝通效率的關鍵。

    提高溝通效率,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是你珍惜了寶貴的時間,讓你更快的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都是成年人,就別扯那用不著的,大家都挺忙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03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8日 21:44
    下一篇 2019年3月28日 22: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