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企業認知的思想之旅
一個廣東人為何跑到北京學燒鵝?開餐廳好好的,怎么又去搞資本運作,還損失掉自己所有資產?為什么知名餐企的高管,卻沒那么好用?
01
誤入加盟騙局
走上餐飲之路
“一個廣東人跑到北京去學燒鵝,你們相信嗎?”主打經典粵菜——燒鵝的阿皇仔創始人賴育鋒的第一句話就讓我們感到好奇又好笑。
“我15歲就出來打拼了,給酒店老板做助理,從來不舍得買一件新衣,吃一頓好的。”辛苦攢下20多萬的賴育鋒決定自己創業。
1998年,他發現廣州羅浮山景區山下的美食街有十多家餐館,只有一家燒鵝店排長隊。
看到其中商機的賴育鋒決定上門拜師學藝。
“師傅,您的燒鵝太好了,我想跟您學。可以給您4000元學費!”
“不干!”
“8000元?”
“不干!”
四次上門求學,價格也一路開到2萬元,皆被慘拒。
拜師無門的他后來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廣告:“阿皇仔,一個星期把你打造成燒鵝專家。馬上學燒鵝,馬上開店!”
“這不就是我的夢嗎?”激動不已的他當即買了北上的火車票。坐了27小時硬座抵達北京。
結果,他有些失望,“花了4.8萬,就學了一周的燒鵝。很多細節老師都不愿說,就淺淺地學了個大概流程。”
而這來回近十天的時光還給他留下“再也不吃面”的后遺癥,因為為了省錢,他當時只能頓頓都吃方便面。
02
選址不當,
首戰失利
回來后,賴育鋒開始實驗做燒鵝。不過,粗淺學藝的結果有些慘不忍睹,“燒得跟黑炭一樣。”
于是他自己開始不斷琢磨學習,用了三車的鵝,終于成功做出金紅油亮、滿屋飄香的燒鵝。
搞定產品就馬上開店。行動力超強的他當即選定廣東惠州開發區開店,當時想得很美:“對面是市場,周圍有很多樓房。我可以早中午晚餐都做,肯定有大把生意!”
結果,因為開發區太新,周圍根本沒人。這時,賴育鋒給總部打電話請求支援,才發現:總部電話打不通,當初收學費的培訓機構已經聯系不上了。
一天也賣不出去一只鵝,這樣的困境堅持不到半年,他只能無奈關店。“攢下的20多萬已經燒了大半。”
后來幾經輾轉,賴育鋒在2001年來到惠州市中心,在當地一家五星級酒店旁邊開了一家門店。
或許是命運之神眷顧,這家店生意很好,天天排長隊,甚至還吸引了很多港臺明星前來用餐。
盡管生意持續爆滿,但賴育鋒一直不敢開分店。因為“很多人告訴我,惠州以前有很多明星餐企出去后都死了。有的品牌出去燒了幾千萬后回到惠州就再也不敢動了。看到前車之鑒,我也不敢動了。”
然而前人的失敗擋不住歷史的車輪。2009年,真功夫、麥當勞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僵局。
03
挖真功夫高管,
結果水土不服
看到真功夫、麥當勞進駐惠州,不斷開啟分店。賴育鋒很是佩服,經常請真功夫、麥當勞的店經理吃飯喝酒取經。
“他們不停跟我講自己公司的制度、系統有多么先進,多么人性化。”
于是在2011年,賴育鋒高薪聘請一位真功夫店長負責自己的第一家分店,順勢導入真功夫門店管理系統,開啟精細正規化管理。“從此,我再也不用親自管賬、收鋪了。門店也不需要時刻守著,因為有門店系統管理支持。”
盡管如此,新店依然讓賴育鋒忙得心力交瘁。因為這位來自真功夫的店長并不接地氣。“真功夫是快餐,只需餐中服務。
而我們中餐復雜的多,餐前、餐后也要提供優質服務;還要口才好,能跟客戶打成一片。而且中餐后廚繁雜,這位店長跟后廚員工交流不太順暢。”高冷的店長跟顧客和員工之間好似都有距離,不到半年只能離開。
每月虧3萬,連續虧了半年,賴育鋒只能親自上陣了。“為了拉客,每天中午陪酒喝到吐,瞇一會兒,晚上又繼續。喝到關門,然后是持續地焦慮失眠。”這樣持續了半年,生意開始好轉。
直到終于天天滿座時,賴育鋒才松了一口氣。
04
誤搞資本運作,
一朝回到解放前
第二家店順利上道后,賴育鋒順勢又開了一家。“那時候不懂什么新媒體營銷、定位管理等知識,只會老老實實地干。”十幾年間,他每天站著切鵝……流出的汗水,換來了日漸豐盈的積蓄。
穩步發展之時,他也在積極學習充實自己。
2013年,賴育鋒參加了北京一個教資本運作的培訓班。聽了那些資本玩家用錢快速生錢的案例后,他就頭腦發熱,學完就開始實操,開了一家金融公司。
結果不到一年,賴育鋒十幾年創下的身家以及從親戚朋友那里籌的錢,全部化為烏有!
2015年春節,身無分文的他才真正理解“一分錢逼死英雄漢”這句話。關鍵時刻,靠朋友20萬的援手,才勉強撐過那個寒冬。
“現在想來,當時自己是飄了。”
這個千萬教訓告訴賴育鋒,成功路上有很多野花野草在吸引你,不要輕易被誘惑啊,那都是陷阱。
痛定思痛后,他意識到:我的強項只有餐飲,餐飲中最擅長的是做燒鵝!
如今,那些培訓機構、朋友給他打電話,讓他去學什么東西。他都直接說:“除了餐飲,除了鵝,別的都不要找我。”
05
貪大店占便宜,
征戰外地又折戟
2016年,東莞的招商總監輾轉找到賴育鋒,希望他去東莞開店。
“是他幫忙選的位置。旁邊有真功夫、必勝客、肯德基等大牌,位置挺好的。然后還給了不少租金方面的福利。”
在對方“誠心”邀請下,賴育鋒動心了。不顧朋友們的勸阻,執意投了238萬。
他回憶道,“當時,我們也沒做大的營銷,但開業之初生意就很火爆,天天爆滿。”
但好景不長,過了3個月左右,商場突然撤場。“等于商場沒了,我們成了半商場半街邊店。商場二、三樓的很多小店都相繼關閉了。”
而面積有600平之大的阿皇仔在此次動蕩下受到的波及更深,客流大幅減少。周圍便宜低檔的小店又進一步分走客流。“貪大、貪便宜,最后只能倒閉。花200多萬為這次教訓買單。”
如今,賴育鋒逐漸把外地其他分店也關閉了。“因為自己的管理和人才還沒跟上,經營很費勁。”
如今的他在積極學習餐飲相關管理知識,梳理內部人才培訓系統。
– END –
作者 | 曾莉
來源 | 新餐飲洞察(id:xincanyindc )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