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2月02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01】篇
選擇你所喜歡的,愛你所選擇的。
——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就是一連串選擇的集合,細想想可不就是這么回事嗎?
從你開店到現在,從選品類,到選址,再到選員工,選供應商等等,都是一連串的選擇,而走到了今天。
而你能否繼續走下去,或者說,你的店能否持續盈利,則取決于顧客是否會繼續選擇你。
從當年計劃經濟到現在,無論是餐飲還是零售還是其他行業,都從賣方市場轉變到了買方市場。
顧客的選擇是越來越多,如何去影響顧客的選擇,促使顧客選擇你,就成了關鍵點。
在《定位》一書中強調,通過打造品牌,搶占用戶心智,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當你成為第一之后,就會成為顧客的優選。這也是常用的“品牌方針”
從這里能看出,做第一,就是影響顧客選擇的一種方式。
但,顧客的喜好千千萬,僅僅通過這一個“搶占心智”的方法,讓不同的顧客做出相同的選擇,并不容易。而與此同時,傳統方式的品牌推廣還需要有較強的資金支持,這也讓很多預算有限的經營者望而卻步。
我們已經知道,通過打造品牌,是可以影響顧客選擇的,但近幾年來,競爭更加劇烈,顧客對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也在不斷下降。
這時候就要從另一面,從顧客做選擇的策略出發,研究影響顧客選擇的因素,還有哪些。
像前天的文章里講到李雷和韓梅梅,從商家的角度上來看,他們都是消費者,但從行為流程上來看,他們實質上都是選擇者。
你看,李雷下班之后,選擇了新開的商場,進入商場后,拿了一沓傳單,最終選擇了那個中餐館,落座之后,又經過了一系列選擇,點好了菜品,酒水。
而韓梅梅,加班之后,和閨蜜抱著擇店不如撞店的心態,選擇了那家日料店,進店之后因為體驗不好,又選擇了離開。
這一連串的選擇,最終影響了這家店生意的好壞。
那,對于商家來說,怎么做,才能影響顧客的大腦,進而讓他們做出選擇自己的決定呢?
下面列舉三個方法,通過這三個方法,來影響顧客的選擇。
人都喜歡得到,不喜歡失去。
比如你早上出門,撿了100元錢,可當你到店里的時候,突然發現撿的那100元丟了。
按說,你是沒賺沒賠吧,但實質上,丟了100元的失落遠大于你撿到100元的喜悅。這就是人的“損失厭惡”這種心理在作祟。
同理,顧客也一樣,已經到手的東西,再失去,他們總會說服自己,挺好的東西,得著吧。
了解了這個心理,你能怎么用呢?
比如常說的會員消費得積分,積分可以換禮品。
積分實質上是你送給顧客的,每次消費都可以獲得。
那在首次加入會員的時候,你就可以先贈送他300積分。然后當餐消費的積分正常積累。比如本次消費了400元,再積累400份。這樣卡里就有了700份。
再告知顧客,積分達到1000的時候,到店還額外會贈送一道特色菜。這時候顧客就會想,下次再消費300就能兌換特色菜了。
下次顧客來了之后,順利的兌換了贈送的特色菜。
馬上又到年底了,你發現顧客有一陣沒來了,這時候可以再發一條微信給顧客,說這1000積分,到年底就清零了,年底前來消費,用積分即可兌換相應的菜品,還可以參與抽獎,一等獎為IP手機。如果不來,積分就作廢了。
這時候顧客就會想,這積分要是不用,不但錯失了兌換獎品的機會,同時也錯失了抽獎的機會。
根據這個損失厭惡的心里,大概率顧客會繼續來消費了。
而依據這個心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再不買就虧了”的心里。
這種例子很常見,比如你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商品的頁面寫著“庫存緊張”,這就暗示你,現在不買可能就買不到了。
那你能怎么用呢?
也很簡單,比如你讓服務員在點餐的時候,重點推薦一下店里的招牌“清蒸鱸魚”,賣的很好,今天就剩最后兩條了,要不要嘗嘗。
這就以一種“稀缺”來暗示顧客,你不點,別人點了,今天就吃不到了。
你家孩子如果要和同學出去玩,你肯定會問是誰,如果這個孩子你熟悉,自然就更放心,如果沒聽過,肯定就要囑咐一番,甚至拒絕他出去。這就是熟悉的力量。
同樣,如果你成為了顧客的老熟人,被顧客選擇的幾率就會更高。
就像給你送菜的供應商一樣,如果長期合作,關系很好,也許價格略微高一點點,你也不會輕易選擇一個沒合作過的人。畢竟為了那有限的價格優勢,重新選擇合作方的風險更高。
人的大腦里,只會關注記憶中最容易獲取的信息,也就是熟悉的信息。
比如,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地方。通過上面的例子,你應該也了解了,熟悉,就意味著安全。
那,如何與顧客建立這種熟悉呢?
1、重復,不斷的重復
比如你做黃燜雞的,而且你都用的是雞腿肉。那你就不斷的重復,我只用雞腿肉,畢竟食材顧客也能吃出來。當你不斷的重復,顧客腦子里就有了印象,在想起吃黃燜雞的時候,就知道你家肉好,口感好,大概率就會選擇你。
2.貼近顧客熟悉的食物
比如說你要研發新菜吧,很多老板都有一個想法,就是我要做出來顧客沒見過的菜,無論從外形到名字,都要特立獨行,新鮮。且不說這個“沒見過”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真弄出來一個顧客都沒見過的玩意,大概率顧客是記不住的。
尤其是名字起的很個性,可能吃完了回去給朋友說的時候,都沒法介紹。
所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完全特立獨行,而是把你的新品和顧客熟悉的東西關聯起來,這點和定位理論的“熟悉”實質上是一樣的。
比如說,送禮只送XXX,你就記住了,而且把這個XXX和送禮聯系在了一起。送禮,就是一個很熟悉的事情。
再比如那個飯后來兩粒,你也知道是誰了,它就和吃飯這個很熟悉的事情聯系在了一起。讓人容易記住。
3、制造一點小驚喜
上面說了重復和熟悉,可如果你是新店,或者名氣并不大的店,沒有重復的打下的基礎,也沒什么熟悉事情可以貼,咋辦呢?
也有辦法,那就是制造一些小小的驚喜,讓顧客記住你。
比如說,顧客來結賬的時候,你看到顧客消費滿400元了,然后從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個包裝精致的禮品盒,然后告訴顧客,您今天消費滿400了,我們專門為您準備了一份小禮物,是我們定制的保溫杯。
之前并沒有告知顧客有這個禮物,突然收到一份小禮物,顧客心理肯定會很開心,保溫杯又有你家的定制LOGO,自然會對你記憶深刻。
重復,貼近熟悉的事物,再加上一點小驚喜,堅持下來,你就能和顧客的距離更近,也更容易被選擇。
懶,也是人的天性,如果一個購買的“任務”過于復雜,成交率也會被拉低。
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題目就叫做“懶人改變世界”。
因為懶得走,就有了汽車,火車飛機輪船。
懶得鉆木取火,才有了現在先進的引火之物。
懶得爬樓,才有了電梯。這樣的例子身邊到處都是。
那再回來看看顧客。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掃碼點餐雖然好,但還不夠好,就是因為很多程序的設計者,對于點餐的流程優化的不夠好,太繁瑣,導致顧客因為懶得繼續操作,才扭過頭扯著嗓子喊“服務員”。
同樣,你想要顧客選你的幾率更高,你就要在整條線路上降低顧客的“麻煩成本”。
比如說,你把你家的特色菜,直接做在水牌上,寫上“進店必點”。這樣就給了顧客一個默認選項,不用顧客費力的去前后翻你的菜單。再比如你可以直接提供相應的雙人,四人套餐,這樣也降低了顧客“燒腦”的過程,讓他“看得見,摸得著”。
有人做過一項測試,在一家店里,同時放了兩個冷柜,里面都是冰激凌,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冷柜的是開著門的,另一個關著,需要顧客主動打開。
經過觀察,開門的冷柜被選擇的幾率更高。
所以,提供更簡單的選項,讓顧客“更懶”,你被選擇的幾率才更高。
影響顧客的選擇,讓自己成為顧客的優選,自然也就具備了更強的競爭力。
想要影響顧客的選擇,文最中僅用了三個方法,類似這樣的方法,還有八個,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深入學習。
這些方法,都在這本《暢銷的原理》里面。
你可以買一本回去繼續學習。阿貓阿狗商城均有售。
最后,這本《暢銷的原理:為什么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而紅》推薦給你。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不動永遠不動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依舊廣告,隨緣帶走
豐儉由人,打賞隨緣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