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張大寬 | 顧客不進店,也許是怕采坑,別讓他們害怕,才能提高轉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1月27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196】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可怕一萬倍

    —《魯濱遜漂流記》

    先了解顧客

    顧客要踏進一家新店,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為啥呢?就是因為犯錯的成本是越來越高了。

    最明顯的就是物價的上漲。

    比如說,原來蘋果1斤1塊錢的時候,買5塊錢蘋果,不好吃,無非是損失了5塊錢

    那如果蘋果是10塊錢一斤呢?買5斤蘋果,不好吃,這50元就沒了。

    同理,客單價三四十的館子已經不好找了,干鍋燜鍋火鍋這三鍋類的店,客單很多都達到了七八十甚至上百。

    三五好友小聚一次,三五百元很輕松就干沒了。

    如果不是AA制,一頓飯就是三五天的工資。(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另說)

    面對這么高比例的試錯成本,試錯的恐懼自然就增加了。

    賺錢難,花錢容易,這不僅是餐飲商家的愁,同樣也是顧客的痛啊。

    所以也就更珍惜每次花錢的機會。

    不斷出現的競爭對手,也不斷地在分流存量人群。

    以前來說,流量很便宜,轉化不夠,可以用流量來湊,哪怕轉化低一點,只要流量足夠也無所謂。

    而現在呢?互聯網企業都跑到實體來搶流量了,這意味著啥?

    線上的流量比線下貴多了。

    當流量越來越貴的時候,希望成本不增加,還要生意更好,還要和對手競爭,怎么辦?

    提高轉化率,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同樣是門口過1000個人,你能轉化100人,對手只能轉化50人,其他指標不變的情況下,你的收益就是他的兩倍。

    是不是覺得這個操作很劃算啊,引流還要多花錢,轉化只要多用心。

    可謂性價比最高的提升業績方法。

    再了解自己

    昨天的文章,說了使命愿景價值觀,這其實就是引流和轉化的根基。

    同樣兩家店,一家有感覺,一家沒感覺,你回去誰家?

    前些年,很多店都主打溫情牌,做一家有溫度的店。很多顧客就買賬,為啥?

    難道是因為沒喊這個口號的店里,很冷嗎?也許不見得。

    而這句話背后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在用心經營這家店,我會認真對待你,你放心來吧。

    當然,并非喊出來的都有溫度,但你不說,從外面又沒看出來,自然進店的欲望就低了很多。

    你肯定聽過一個詞,叫做“氣場”,你和某人接觸時,會覺得這個人“氣場”很強。

    而這個氣場,也是自內而外散發出來的。

    對一家店來說,同樣也是一種氣場,或者說是精氣神,沒人喜歡“衰”文化,你看那個“喪茶”,他不是“衰”他只是自黑,自娛自樂來減輕壓力。

    可有些店看一眼就不想進,就是因為沒有精氣神。你可以回憶一下你見過的店,有那些看一眼就不想進去的。

    所以,你的店能不能好,重點在你的內在。

    轉化,是自外而內的

    內在是根源,外在是表現。可開門做生意,轉化顧客的恰恰是從外到內。

    咱們從顧客的消費流程來看。

    比如說自然流量吧,從門口過的顧客,第一眼看到的是你的店門,落地窗,以及門口的展架展牌,抬頭再看,則是你的店招。

    這個外在,就是轉化自然流量的第一關。

    對于大多數店來說,這一關有三個要素

    1、店招

    店招的標準,就是簡單直白不用想,我見到過太多因為店招吃虧的店。

    你是賣啥的,大大方方的告訴顧客,火鍋就是火鍋,川菜就是川菜,麻辣燙就是麻辣燙。尤其是做大眾餐飲的,不要讓人去猜。顧客沒那么多閑情逸致跟你玩。

    就像你刷抖音,如果一條15秒的視頻,前三秒你都沒看明白演的是啥,下一秒就劃走了,哪里還有空等到15秒結束呢?

    除非你的定位是小資文藝青年,做高客單價,甚至品牌已經在全國有了知名度,在萬眾期盼下入駐這個商圈,那沒關系,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還是別玩那些虛的。

    一個清晰明了的店招,要包含一個好記好叫的名字+明確主題的品類

    比如最常見的,趙記關中大碗面,一看就知道,老板姓趙,這家店是賣面的,人均消費多少,里面有啥,顧客的腦海中就有了清晰的認知。

    再比如“湘味辣椒炒肉”同樣也是很明確,湘菜館,辣椒炒肉為主打,再一看是個小店,人均五十了不得了,嘗嘗去吧。

    你說你要在西安弄個“老陜人家”,顧客就懵了,你到底是賣陜菜,還是賣面,還是小吃?人均消費多少?啥都不清楚,想想還是算了吧,怕踩雷。

    2、門臉

    這里的門臉,重點在你的落地窗,以及顧客平視目光所及的地方。

    比如說商場店,那就是落地窗的貼花,或者開放式的一些掛件擺件。

    這個地方,是向顧客傳遞你信息非常好的點,因為在距離近的時候,不一定能夠看到店招。比如說寸土寸金的上海,人行道窄的地方,兩個胖子都要排隊才能通過,這種地方店招只能從路對面才能看到,同側基本是無望。

    這時候如果不在顧客“眼之所及”的地方做好功課,這流量不就白白浪費了?

    3、展架

    這就是店招加上門臉的輔助了,畢竟落地窗和玻璃門不可能每天在上面畫畫嘛。

    平常搞個活動,推個新菜招牌菜,展架是首選。

    可就這么個展架,有些人也用不好。

    活動政策是密密麻麻,跟碑林上那些石碑刻字一般大小,甚至還讀不懂。

    你說你就搞個活動,弄的跟小貸公司一樣,生怕顧客拿了錢跑了,何苦呢?

    簡單大方,幾句話說明白好處,就夠了,如果你的活動政策需要上百字來解釋,只能說明一點,就是你的設計有問題。

    用KT版做出立體的菜品推薦牌,雖然成本高了些,可能夠更好的突出菜品,更亮眼,也是不錯的選擇。

    別讓顧客害怕你

    前兩天出去,看到黃金地段有一家店,落地窗很干凈,裝修的也挺精致,從外面看店里也很亮堂。

    店招沒有廢話“平價川菜”就這四個字。門口擺著幾個展架,印著招牌菜和價格,魚香肉絲26元,宮保雞丁28元,毛血旺46元,確實算是平價。

    如果你看到這樣的店,是不是就敢進去了,無非就是人均四五十最多了,倆人去一張紅票就搞定。環境也差不多,價格也合適,試一下又何妨呢?

    而反過來,很多店偏偏不這么干,門頭弄幾個外國字母,展架上花花綠綠的印著菜品,看感覺像是針對年輕人的店,門口的服務員攥著一塔DM單不停的給來往的顧客手里塞,嘴里背著那套只能聽懂辣不辣都有的廣告詞。

    偏偏對價格只字不提,到底是為啥嘞?你是怕小年輕看到價格不來了嗎?

    后來查了一下,點評上人均大概是90多,評論里面就有人說貴,不值。還真是怕被嚇跑了。

    開門接客,就別羞于談價格,你情我愿,大家都舒坦,藏著掖著,把人吸引進來了,錢花了,沒留下好隱形,口碑傳出去,不但轉化低了,連流量都會影響,何苦呢。

    為啥總要然顧客害怕你呢?

    在這些細節上做好,讓顧客高效快速的了解到你的重要信息,消除他們的顧慮和戒備心,選擇你的概率才會提升,你的轉化率才能提高。

    通過提高轉化,來提高營收,是性價比很高的方法,就是需要你多用心,多琢磨才行。否則,就得多花錢了。

    張大寬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想解決餐飲難題 想改變經營現狀

    來和大寬“一對一”的聊聊吧

    封閉思考不如借助外力指導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

    我的目標是讓你成為一個行動者而不是一個閱讀者!

    ●關注公眾號(dkxy029),更多干貨獨家分享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歡迎評論區留言,表達你的看法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轉載人的轉載行為,視為同意本條,轉載須附本條!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長按二維碼
    和大寬聊聊賺錢的事

    喜歡就點一下“稀罕作者”為價值輸出CALL!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35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7日 17:58
    下一篇 2018年11月27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