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0月07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143】篇
店都開成黃埔軍校了
開包子店的小明,一直非常苦惱。從開店到現在,店里的員工一直沒穩定過,后廚包包子的員工,都是剛教會練熟,沒幾天就走了,招來新人又是一遍培訓,同樣都是學會了就走了。弄的自己店像培訓班一樣。
隔壁開便利店的老李經常開玩笑,說小明啊,你的店就是包子界的黃埔軍校啊,專門培養包包子人才的。
每次老李這么說,小明那個心,就難受啊。。。
為什么自己潛心培養出來的人,總要離自己而去呢,把他們從小白培養成熟練工,本事是自己教的,怎么都不懂感恩呢?
估計你也從小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自己培養出來的人,學會了翅膀硬了,就單飛了。
搞得最后自己都不敢培養人了,甚至覺得,要有個機器能替代這些人工,寧可花重金買機器,都不會再雇人。
人才的流失是正常的
缺人,人難找,人難留,不是小明一家的問題,隔壁的老李,便利店的員工一樣不穩定,走馬換將是常事,只不過便利店里的活,不像包子店里“技術含量”那么高罷了。
既然對大家都一樣,那人才流失這個問題,就別糾結了,如果人才不流失,店里人員一直保持非常穩定,可能才會有更大的問題。
人才的流失是正常的,就像小明店里的學徒,從開始的小白成長為熟練工,這是個人能力提升的表現。當個人能力提升之后,員工的心態就會有變化了,這時候他會重新審視自己,我的技能提升了,我已經不是學徒了,我可以出師了,那我應得的待遇,是不是也要重新考慮了?
你看,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腦回路,換做是您自己,您一定也會這么想。
那些人都去哪里了?有沒有機會留住他們?
與其糾結他們走,不如來研究一下,離開的員工,他們都去了哪里。
對于學會了技術就要離開的人,無非就是下面這幾種情況
1、尋找薪資待遇更好的店去上班
2、學會了技術,自己開店單干
3、找一個離家更近的地方打工
對于第三種,也許還有其他情況,但都脫離不了一點,就是需要照顧家里,不得已而離開。這種原因屬于個人情況,不展開說。
重點來研究一下前兩種。
第一種,尋找薪資待遇更好的地方去上班。
若碰到這樣的情況,你應該怎么辦呢?
我覺得是不是應該重新研究一下,對于熟手,他們對應的待遇應該是什么樣的,你有沒有可能提供和他跳槽去的那家一樣的薪資待遇?
如果可以,能否提前說出來,給與一個預期,比如學徒期多久,薪資待遇怎樣,出師之后給給與什么樣的待遇,并且讓員工了解清楚外部的行情,讓他知道,及時跳槽也和這里的待遇一樣,這里環境也熟悉,老板人也好,工資不拖欠,跳槽不劃算,留下來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將來會有更大的機會。
第二種,學會了技術單干的。
這里有有兩種情況
1、這孩子是不是開始就是這個打算,只是來你這里培訓一下,之前的鋪子什么的都看好了。
如果是這種,千萬別有徒弟想害死師傅的想法,我知道這很反人性,但克制克制。
若他真是這么想的,說明這孩子有想法,目標明確。那與其樹敵,倒不如變成朋友,探討一下有沒有機會一起來做,畢竟他只會技術,而你有著成熟的運營經驗,看看在哪些地方可以合作,如果沒機會合作,看看你能在哪些地方幫助他,至少讓他少掉坑。
2、開始并沒打算,學會了,發現店里也挺賺錢的,心想技術我都會了,與其打工不如自己開個店,反正投資也不大,自己也翻身當老板。
對于這種,他們出去開店賠錢也是大概率,做餐飲不是會技術就行,這也是很多廚師自己單干卻賠了錢的原因。會做菜不一定會經營,這是兩套系統,必須密切配合才行。
所以對于這樣的人,若覺得是人才,看看能不能留下來,給與他一個收入上看得見的預期,讓他知道跟著你干,不擔風險小,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如果留不住,也多給他一些忠告,好聚好散,并期待未來有一天還能一起做點什么。
也許你會覺得,這也太理想化了吧,老板不是慈善家,憑什么對他們那么好?
這不就是思維格局的區別嗎?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事情,在現在的餐飲里幾乎是不存在的,若真存在,只能說明這師傅太水了。你只要足夠強大,害怕徒弟干掉你嗎?
你厲害了,他們不但不會干掉你,反而還會出去說,我師從XX,我的師傅可厲害了!
你覺得呢?
人才不屬于你,屬于社會
人才不屬于任何企業任何個人,而是屬于社會的。隨意人才的調配,也是由社會(市場)來調控的。
比如說在小明的包子店里,小雷每天能包300個包子,每個包子價值2元,那他一天創造的價值就算600元。
小雷很勤奮,苦練包包子的技術,從開始最簡單的大包子,到后來學會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包子,于是被某高檔包點店挖去了,每天還是做300個包子,但是一個包子要賣到10元,這時候,他每天創造的價值就是3000元。
你可以理解為,人才是社會的,在你這里上班,只是你用工資租來的。租金就是人才的收入。
高端的包點店,他們的經營能力更強,能用小雷創造更高的價值,付得起更高的租金,所以小雷的離開,是正確的。
如果小雷還呆在小明的店里,就只能創造600的價值,那整個社會就損失了2400元的價值。無論對小雷還是社會都不公平。
優秀的員工,優秀的人才,他們會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但你的運營能力不足以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價值,你就必須把他們還給市場,還給社會。由能力更強的企業把他們租走。
所以,你能做的,只有強大自己,讓自己配得上優秀的員工,讓自己的效率更高,產生的價值更大。
員工是資源,不是負債,工資是投資,不是成本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格局吧,做餐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我們每每看到那些大企業的創始人對人才一擲千金,總感覺他們好像很有魄力,很有格局的樣子。
用錢投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掏錢背后的思維方式。
在清楚了人才是屬于社會的,人才是你租來的,也許你會更清晰的看到,優秀的員工,是一種資源,你付給他報酬,實質上是一種投資,他回饋你的要遠高于你的付出。
所以就別再說你付出的高工資是負擔,是因為有高回報,才會有高工資,而不是因為有高工資,才有高回報。
別抱怨,抱怨真沒用
如果每天都在抱怨這也難,那也難,那就干脆關門別干了,你是老板,你是一店之主,你需要做的是想辦法克服困難,除了你以外,所有人都可以抱怨,只有你不能。這就是創業當老板的代價。
嫌苦嫌累就關門別干,要扛大旗就別彎腰,省的自己后悔。
張大寬
: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想解決餐飲難題 想改變經營現狀
來和大寬“一對一”的聊聊吧
封閉思考不如借助外力指導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
我的目標是讓你成為一個行動者而不是一個閱讀者!
●關注公眾號(dkxy029),更多干貨獨家分享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歡迎評論區留言,表達你的看法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轉載人的轉載行為,視為同意本條,轉載須附本條!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喜歡就點一下“稀罕作者”為價值輸出CALL!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