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訂閱
1580 期
中餐國際排名第二、 品牌引領市場升級、提質增效擁抱4萬億……2018年,中國餐飲整體形勢如何?
◎ 來源:中國烹飪協會
據聯合國發布的《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顯示,2017年,受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廣泛復蘇支撐,全球經濟增長3%,較上年大幅提速0.8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
而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約占1/3。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下,餐飲業繼續發揮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的作用,全行業實現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1
世界餐飲市場穩定發展
▼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居民逐漸趨向于在外用餐,全球主要餐飲市場都實現穩定增長。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餐飲市場發展狀況數據來源:根據各國和地區數據整理制作。?中國烹飪協會
美國是世界餐飲規模最大的國家,參見圖1所示。根據美國餐館協會統計,2013~2017年五年間美國餐飲收入增長率平均約為3.5%。
無論是餐飲行業管理服務水平,還是標準化水平、連鎖經營程度和集中化程度,美國餐飲業都處于領先地位。QSR雜志最新發布的2016年全球快餐休閑餐飲品牌前十位都來自美國,十強銷售額總和占到了全美的15.5%,而前三位的麥當勞、星巴克、賽百味就占8.2%,在全世界均擁有萬家以上連鎖門店。
在歐洲,外出就餐是當下最流行的休閑活動之一,這也就促進了當地餐飲業蓬勃發展。歐洲最大的兩個餐飲市場是英國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也具有重要影響力。亞洲各國中,日本餐飲行業發展戰略根據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不斷轉變調整,餐飲品牌發展模式也由“大而全”演變至“小而精”。
日本餐飲市場發達程度位列世界領先水平,其獨有的餐飲管理理念擁有絕對優勢。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日本餐飲服務業銷售額為199647億日元,同比增長0.8%,其中外賣外送占比11.6%;從業人數495萬人,同比增長1.7%。根據韓國餐飲產業協會數據,2015年,韓國餐飲產業規模8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3.8%。2016年開始,韓國餐飲市場發展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韓國非常重視本土餐飲品類和品牌的發展,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種類菜品,力求順應消費發展變化趨勢。預測2018年,“一人家庭”仍為重要消費群體,專注于小而精單品的韓餐店、注重消費享受的休閑簡餐、在線外賣外送將成為消費新趨勢。相比之下,中國餐飲業規模雖然當前位列世界第二位,發展潛力和動能都被世人所看好,以現在速度將于2021年趕超美國,但是中國餐飲市場在業態、質量、地域、城鄉等方面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整個餐飲產業鏈發展不完善;產業集中化程度不高;缺少享譽全球的餐飲品牌;人均餐飲消費水平很低,美國人均餐飲消費水平是中國的5倍以上。總之,中國餐飲業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2
2017年中國餐飲市場運行特點
▼
– ? –
餐飲市場穩定較快增長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餐飲行業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9644億元,同比增長10.7%,較上年同期略低0.1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751億元,同比增長7.4%,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4個百分點,品牌餐飲引領作用顯著。并且,餐飲業還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惠民生方面作用強勁。
2017年,餐飲市場將與整個消費市場發展速度(10.2%)的領先優勢擴大至0.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總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餐飲市場對整個消費市場增長貢獻率達到11.3%,拉動消費市場增長1.2%。
△中國餐飲市場發展狀況(2008~2017年)*注:2010年起,國家統計局將統計口徑由住宿餐飲業零售額調整為餐飲收入。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制作。?中國烹飪協會
– ? –
發揮能效加強用工管理
餐飲行業整體規模以較快速度發展,但是餐飲網點數量和從業人數增長并不同步,且2017年增速繼續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
據測算,中國平均每個餐廳僅有約3名從業人員,而美國有14人左右,日本則不到8人。在各項成本費用均攀高的情形下,餐飲企業投資和擴張更加慎重,全力激發和調動每個餐飲網點的發展動能,而且調整高位責任制、精準用工則成為重要管理手段。
– ? –
區域特色餐飲優勢明顯
2017年,在全國餐飲市場趨緩趨穩的大環境下,一些千億級傳統餐飲產業大省紛紛放慢發展步伐,都出現不同程度增速下滑的跡象。
預計2018年,山東省將趕超廣東省成為餐飲產業第一大省。也有省區仍不失活力,北京市、上海市上升幅度較大。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政策激勵下,西部地區充分發揮當地特色餐飲優勢,較高速增長。
2017年中國主要省市餐飲市場發展狀況
地區 | 餐飲收入 (億元) | 同比增速 | 增速比上年同期 變動百分點 | 統計口徑 | |
東部 | 北京市 | 1028.8 | 7.7% | 3.7 | |
上海市 | 1025.4 | 7.9% | 3.2 | 含住宿 | |
天津市 | 920.9 | 11.0% | 0.2 | 含住宿 | |
浙江省 | – | 13.8% | 0.7 | ||
江蘇省 | 3127 | 11.4% | -2.6 | 含住宿 | |
海南省 | 276.1 | 11.3% | 0.4 | ||
山東省 | 3602.6 | 10.5% | -3.2 | ||
福建省 | 1329.4 | 8.9% | -0.2 | ||
廣東省 | 3680.3 | 5.9% | -3.3 | ||
遼寧省 | 1574.1 | 3.6% | -4.1 | ||
中部 | 吉林省 | 998.4 | 12.5% | -2.4 | |
湖南省 | 1841.6 | 11.8% | -2.3 | ||
安徽省 | 1225.2 | 10.6% | 0.2 | ||
江西省 | 891 | 9.0% | -7.8 | ||
山西省 | 626.5 | 8.8% | 1.9 | ||
湖北省 | 495.4 | 14.5% | – | 限上 | |
河南省 | 513.4 | 11.6% | – | 限上 | |
西部 | 重慶市 | 1181.6 | 12.3% | -2.2 | 含住宿 |
內蒙古 | 1211.9 | 15.4% | 4.8 | ||
甘肅省 | 717.6 | 14.1% | 4.3 | ||
寧夏 | 151.6 | 13.3% | 1.2 | ||
四川省 | 2487.8 | 12.4% | -0.8 | ||
廣西 | 748.1 | 12.0% | 0.7 | ||
陜西省 | 840.1 | 11.9% | -0.3 | ||
貴州省 | 82.5 | 10.4% | -2.3 | 限上含住宿 | |
云南省 | 857.2 | 13.0% | 0.8 | 1-11月 | |
新疆 | 287.0 | 10.5% | – | 1-9月 | |
青海省 | 7.0 | 0.8% | -10.1 | 1-11月限上 |
△除4個直轄市外,其他省區是按照餐飲收入同比增速排序。數據來源:根據各省市統計局發布數據整理制作。中國烹飪協會
– ? –
消費升級激發市場活力
在消費不斷升級、新一代消費群體崛起的形勢下,餐飲市場各業態品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式正餐仍居強勢主導地位,地方菜系地域限制被淡化,逐漸由區域內向全國更廣范圍拓展;而休閑簡餐高歌猛進,格調年輕時尚高雅的精品店層出不窮;西餐、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國際美食也逐漸發展壯大。
△2017年中國餐飲業態分布情況數據來源:根據百度地圖數據整理制作。?中國烹飪協會
–?–
市場競爭上升至品牌競爭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餐飲消費逐漸由價格導向轉為品牌導向,餐飲業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產品和服務。
餐飲企業愈加重視品牌塑造和深耕,以及品牌維護和傳承。市場競爭從業態品類進化為品牌之爭,充分體現出餐飲行業發展已上升至一個新階段。
–?–
外賣外送由量變轉向質變
餐飲外賣外送正步入穩定發展期。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發布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全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約為2045.6億元,同比增長23.1%,增速放緩,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超過3億人,市場規模占整個餐飲市場的比重持續上漲,2017年達到5%。
外賣外送開始從價格導向往品牌導向轉移,現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且消費新格局蔓延至全時段場景。
–?–
互聯網+創新又出新花樣
摩拜單車等知名IP跨界混搭餐飲,還有新餐飲新模式分外顯眼。借助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應用進行服務升級,提升運營效率和營銷轉化率,打造現代供應鏈體系,向零售化轉變,業務全面覆蓋“堂食+外賣+外送+包裝食品”;新零售火爆異常,并持續發酵,將食材銷售、餐飲體驗融為一體,越發成為電商巨頭們的重點競爭領域;嘗試共享經濟新模式,共享廚房在外賣外送強勁市場需求下應運而生。
–?–
中華飲食文化助力行業發展
文化底蘊是傳統餐飲服務業發展之魂,現代餐飲服務業更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飲食文化。當前,工匠精神備受推崇,區域特色美食、菜系風味向全國各地廣泛蔓延,借助旅游業、餐飲文化博物館和餐飲文化節目進一步拉動餐飲消費。
同時,中國餐飲走出國門更是以中華飲食文化為載體,文化先行為中餐進入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根據中國外文局于2018年1月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6—2017》,中餐已成為海外受訪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
目前,“中餐走出去”發展模式主要有:與海外企業合作開店;自主品牌,自我投資;與商業地產開展戰略合作;投資收購參股海外企業;以勞務作為投資;以品牌、技術作為投資;多家企業聯合專項投資。
–?–
行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部署下,政府部門不斷出臺利好政策,改善行業發展政策環境,保障餐飲業科學可持續發展。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住宿和餐飲業稅收收入583億元,同比降低11.9%,“營改增”減輕稅負效果明顯,而且企業減負還由“減稅”逐漸向“減費”擴展延伸。
2017年全國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狀況穩中向好,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進一步規范完善,不僅加強食品安全謠言防控和治理工作,還出臺相關規定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3
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前景展望
▼
當前,餐飲行業發展方式正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逐步在經營管理、品牌塑造、模式創新、技術應用、現代供應鏈等環節全方位改進。餐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餐飲業是改革開放最早受益行業,修復短板,平衡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服務功能,將成為2018年業界重要發展新動能。
預計2018年,整個消費市場和餐飲市場都將處于平穩運行區間,餐飲業全年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總體規模將達到4.3萬億,期待“十三五”末期突破5萬億大關。
·end·
統籌|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節日營銷法則|餐飲人福利|西貝、巴奴產品打造術
餐飲業8大變量|賣包子年入上億|讓員工大劈叉
6年6000家|半年增200%|中國餐飲熱力圖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 18519700748|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