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客造謠中傷、瞬間網絡發酵,餐廳如何見招拆招?

    “XX餐廳的魚都臭了,還賣給顧客……”

    “XX餐廳的油是地溝油……”

    你覺得網絡暴力離你很遠嗎?

    餐企的另一種風險:網絡謠言暴力!

    如何見招拆招?

    生意做得好好的,卻被謠言給害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當下,因為一句莫須有的謠言“被關門”的餐廳數不勝數。

    而且,網絡發布謠言的特點更明顯:

    1.傳播速度快

    相比起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傳統期,手機、微信、微博的傳播速度更快。

    2.傳播范圍廣

    以前,或許謠言只在當地流傳,但是現在,分分鐘的時間就能全國皆知。

    本期,《餐飲時報》跟大家分享:餐飲企業如何應對“網絡暴力”。

    湖南一位餐飲同行給《餐飲時報》發來自己店的真實遭遇:

    三位顧客吃飯時自帶酒水,服務員婉轉表達“本店不允許自帶酒水”,

    其中一位顧客急眼了:你給我拿出法律條文來看,國家不允許自帶酒水嗎?

    服務員再次婉轉說服。

    那個人氣呼呼地說:好,不喝就不喝,讓我們試試你家的酒有多好喝!

    他們就點了店里的酒。

    本來以為就沒事了。沒想到,第二天,客人打電話來說:吃了你們家的菜,我們三個人腹瀉,還去了醫院,這件事情你們要給我一個說法!

    開始以為他們故意找茬,也沒太在意,就等著他們提供處理建議,我們賠點錢了事。

    沒想到,他們竟然聯系了當地微博大V,在微博上發布:XX飯菜不干凈,懷疑是地溝油,大家一定監督不良商家!還有煞有介事的配圖!

    微博一發出,一晚上時間就有上萬閱讀,瞬間傳播,生意一落千丈!

    一家剛開業沒多久的社區快餐店老板也曾有此遭遇:

    兩個星期前,店內生意急劇下降,開始他不明所以,后來,在附近租房住的店長作為“內部人”才知道了客流量下降的原因,竟然是有人在網上傳播他們餐廳的一道菜“肉松飯團子”中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謠言一出,在網上發酵很快,這家餐廳在開業半年時間維持的人氣被一句話搞的幾乎“門可羅雀”。

    上面兩個案例,雖然最后都知道是造謠,但對我們餐飲同行來說,

    這個損失,卻只能自己來抗!

    突然遭遇此類中傷,餐飲企業應該怎么辦?

    今天《餐飲時報》以“食材造假”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此類事件的應對措施,其他類似事件可舉一反三——

    第一步:淡定,千萬不要抱著“破財免災”的態度解決事情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餐飲人的第一反應都跟第一位老板差不多,出問題很容易怕得罪客人而驚慌失措,不斷從自身尋找原因,尤其是事件在網上一發布,很多人都會抱著“破財免災”的態度,想要趕緊花點錢平息。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就恰恰中了他們的計策,我們一定要鎮靜下來,好好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千萬不要慌亂中亂賠償!

    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報警!

    確定是造謠后,第一時間要報警!報警,對我們是保護,對那些造謠者來說也是震懾。

    第三步:發布聲明

    正面回應網絡造謠這一做法,會讓消費者看到餐飲企業的誠意。

    博得了大家的好感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發布聲明,將“被造謠”的食材采購單、抽檢證明等信息公布于眾,表明自己一切按照流程標準進貨選用食材,并沒有偷工減料。

    這個時候就算一開始看過造謠信息的消費者有意退錢退卡,大部分人也會持觀望態度,并不會在這個時期去湊熱鬧。

    第四步: 利用多媒體平臺對事件進行跟蹤報道

    正面回應之后,接下來的各項配合檢查環節,《餐飲時報》建議:利用好一切能夠利用的媒體平臺,多渠道進行事件跟蹤報道。

    比如,邀請第三方媒體、電視臺等到店關注事態發展,在第一時間報警處理,包括警方到店突擊檢查的畫面由媒體進行拍攝并報道。

    這個環節餐廳萬萬不可以自己報道最新發展動態。

    因為這個時候餐廳本身還是存在嫌疑的,事件發展情況被電視臺等媒體報出,充滿客觀性,大家的接受度也更高。

    第五步:全程錄音錄像過程

    不管是店內發生、還是打電話詢問事件進展,還有發給《餐飲時報》的案例的情況,都要全程錄音、錄像、截圖留取證據。

    我們錄音錄像,一方面可以找出他們的破綻,另一方面也把握他們訛詐的證據。

    第六步:邀多方人員進行真相調查

    不管造謠者出于什么目的污蔑你,也不管你心里有多恨造謠者,你都要做到一點,

    那就是把造謠者請到餐廳,與媒體、供貨廠家,然后借助媒體聯系到當地的食品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做一場“真相調查”。

    引起消費者圍觀的同時還能“洗白”餐廳,不失為一舉多得的做法!

    行動要快,態度要誠

    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信息秒速在手機端迅速蔓延。企業公關拼的也許不再是媒體資源,而是以往容易被忽略的響應速度。

    速度,有時候更是態度的直接體現。

    餐飲企業在發生危機后,不只是“表明態度”和“信息發布”的問題,對待消費者,我們不要想著如何去欺瞞和蒙騙,

    而是應該保持坦誠的態度和遵循真誠溝通的原則,在第一時間真誠承認錯誤并向消費者致歉,從而把對品牌形象的損傷控制在最低層級的機會。

    一篇思路清晰,用語得當的危機公關文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要把整個危機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也要讓大眾看到你對此事的積極態度。要么正確地發聲,要么就不要任性發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餐廳后廚就像一個黑箱。

    外邊的人永遠不知道廚師會在廚房里做什么,怎么做。我們餐飲人要做的就是將餐廳和自己的心袒露給大家,加強后廚的環境,開放廚房,邀請客人參觀廚房,安裝廚房監控系統,讓就餐顧客現場監督,讓消費者看的到吃的放心更多的人放心。

    餐飲企業作為產業鏈下游敏感環節,是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第一線,是食品安全問題的第一責任人和供應商違規違法操作的直接受害者。

    餐飲企業摸爬滾打成就品牌實屬不易,一個小小的網絡謠言,就能讓辛苦經營的餐廳毀于一旦。

    今天分享的“見招拆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傳統餐飲把外賣做火了

    2.怪事:花錢裝修后,生意反而下降了!原因: 顧客有一種消費心理在作怪!

    3.“謝師升學宴”全攻略來了!高考中考結束,千萬別等,立馬行動!

    4.“碰瓷黨”頻現各地餐廳,5大方法識別真相免吃“啞巴虧”!

    5.員工在單位宿舍自殺,餐企該負責嗎?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73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7月5日 08:01
    下一篇 2017年7月5日 16: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