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巨頭開始賣東坡肉三明治,他們這是要變餐館啊……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11

    最近,咖啡行業突然刮起了一股“加餐風”,從連鎖大咖到獨立咖啡館都在干這個事情——
    這股風起得有點“邪乎”,沒有一絲絲預料,就來了。
    為什么咖啡經營者們突然進行了這么一次不約而同的嘗試,這個行業到了“不加餐就不能活”的階段?

    餐飲老板內參|內參軍發于上海

    1

    看:咖啡館加餐,

    咖啡行業新趨勢?

    或許是吃貨群體的力量過于強大,咖啡館巨頭們近來都紛紛開始“明目張膽”地推出餐品了。

    7月份,星巴克的“煥新食”項目一口氣推出38款餐食。

    雖然面包甜品仍占大多數,但依然掩蓋不了“高達芝士火腿三明治”、“番茄培根蝴蝶意面”這種可以稱得上“咖餐廳代言人”食物的光芒。

    對了,江浙滬地區的星巴克還特別貼心地推出了“東坡肉溏心蛋三明治”。

    包郵地區人民的福利?

    而10月10日,太平洋咖啡也在其公眾號的推送中,宣傳了自己的西式簡餐,看上去主打工作餐概念,品類有帕尼尼、華夫餅、以及,嗯,披薩。

    披薩啊鄉親們!一推就是三款!

    啡姐的印象中,很多獨立咖啡館是談餐色變,“咖啡館追求的是一種格調氣質,怎么能加飯加菜?”

    實際上,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連鎖咖啡館都帶有餐,比如,商務套餐風靡一時的上島咖啡廳;比如,文藝范十足的雕刻時光;比如,把咖啡和餐大大方方融合的花舍咖餐廳。

    2

    評:只是“加了餐”這么簡單嗎?

    當然,加不加餐不是腦子一熱就能決定的。夸張點說,這個問題關乎咖啡館生死——

    1.不加餐“餓死”

    國內市場,咖啡需求量擺在那里,粥多僧少,以目前的消費觀念和消費頻次,純靠咖啡來養活一家咖啡館,有多艱辛開咖啡館的都知道。

    加餐看上去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但它的優點確實就擺在那兒——很直觀地豐富了經營時段、提高客單價、也存在增加客流量的機會。

    2.加餐“尷尬死”

    啡姐聽過咖啡館有種死法叫“加餐死”。

    怎么講?

    通常選擇到咖啡館坐一下午的人,多數還是奔著環境體驗去的,廚房飄出的油煙氣,把客人熏跑了怎么辦?

    廚房跑出來的油煙和氣味,本身和咖啡館的調性就是違和

    另外,“咖啡館里賣飯”,環境不搭、氣氛也不對,原本好喝的咖啡也讓人覺得覺得不倫不類、做得不夠專業。

    還有咖啡館主心理這一關——“總覺得在這樣一個文藝、有調性的地方賣飯太‘跌份兒’了吧……?

    可是比起咖啡館不到半年就關門大吉,哪個看起來更心塞呢?

    放下架子開始多樣化的經營,不約束咖啡館的模樣,這稱不上什么新突破,但有一個開放性的態度做更多商業上的嘗試,不是也不錯?

    9月份,星巴克CFO斯科特·莫在關于星巴克持續盈利秘訣的演講中提到的“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就是要增加早午餐。

    當連鎖巨頭開始大張旗鼓地在餐品上做文章,你真的覺得它們就不時尚了?

    3

    議:這個餐該怎么加才算聰明?

    當然了,自己的店加不加餐肯定不是由巨頭這個風向標決定的,但是關于加餐這個技術問題,啡姐有幾點建議——

    1.產品要有新意

    牛排、焗飯、披薩、意面……是很多咖啡館加餐的選擇。

    當然,更“獨特”一些的魚香肉絲蓋飯和炸春卷就不提了…

    這些大眾接受程度比較高的餐品不是不好,問題在難以做出特色,無法形成記憶點。

    啡姐曾探訪過一家在二線城市的社區咖啡館,美女店主加餐前特意帶著廚師,到北上廣等復合式咖啡館、輕食館吃了一圈兒,反復研究琢磨后,推出了自己咖啡館的餐品:沙拉和三明治。

    和咖啡館氣質協調的餐食倒是不錯的角度

    一方面,保證品質口感的前提下,操作相對簡便,最大可能提高了廚房利用率;同時“輕食”屬性,又和咖啡館的調性相契合,也減緩了油煙問題。

    2.做好成本控制

    加餐之前要想清楚了,這可不是多一道菜的問題。

    細究起來,餐和飲畢竟品類不同,這就需要一套和咖啡廳完全不同的班底。

    比如,加一道牛排,首先就得考慮操作間,外露的還是要獨立的廚房,多大面積才夠用?找什么樣的大廚合適?從什么渠道買牛肉?設備怎么買?

    ……

    一套投入下來,不知道賣多久的餐才能撈回成本。

    如果你本身有私家大廚之能,試試在單一品類上做出些差異化與專屬感,一碗菌菇面或鮭魚飯,或許就能為你咖啡館貼上一道另類標簽。

    3.打造“餐”的專屬時段

    3W咖啡也是咖啡館加餐做得風生水起的代表,在其深圳灣旗艦店,午餐時段提供減脂增肌沙拉、現做漢堡、原只椰子燉湯等餐品。

    品類選擇上,抓住了高新技術從業者的癢點——

    他們需要快速、新鮮、健康、不與“XX快餐”雷同、還有那么一點調性的餐品。

    與3W咖啡一街之隔的Teabank,也在自己茶空間2.0的探索中推出了餐,只在飯點兒供應餐食、劃分了專屬的用餐區域、甚至還啟用了另一套班底負責餐這一板塊的運營。

    豐富經營時段同時,又要盡可能不干擾具有文化氣息的空間格調。

    4.分清主次

    盡管星巴克一口氣推出了38款餐食,但在呈現方式上,是謹慎而精妙的——它不會讓這些干擾到咖啡的地位。

    想象一下,

    這樣一個展柜在星巴克那么大的空間里能有多顯眼?

    無論從份量、擺盤,還是食用方式上,這些餐食都被處理成以咖啡佐餐的形態存在,比如前文提到的那款意面,不加說明,你甚至很難看出它的真實身份。

    咖啡永遠是一家咖啡館抓取顧客心智的核心產品。目前,星巴克成功做出了表率。

    對于獨立咖啡館而言,即使餐給你帶來了相當不錯的收益,也請時刻記得,你仍是一家咖啡館。

    ·END·

    統籌丨關雪菁

    主編|溫馨 段明珠 黃文瀟 視覺總監|阿部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17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