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家燒烤店,精準定位年輕潮流與品質人群,位于“廝殺慘烈”的購物中心里,周圍環境優渥、居民甚多,坐享地鐵、干道、公交、客運站四維一體的交通優勢。
?
開業短短半年的時間,就創造了大眾點評0差評的好成績,并蟬聯當地烤串好評榜第一!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
下面讓這家店的這位96年的新店長來為我們揭秘,他做了什么吧!
產品診斷+治療
保障核心競爭力
“新店開業不要忙著沖營業額,要腳踏實地做品質”,潘凱歌認為,新店能否順利打通一片市場,關鍵還在于產品。
至于如何提高產品的品質,則需要分兩部走,產品診斷+產品治療。
首先通過自檢自查,每周診斷出3個具有機會點的菜品,在周四進行集中治療,即統一進行菜品培訓,1對1帶訓,集中訓練、實操模擬,直至此3項菜品達標為止。
除了自檢自查,用戶的感受更加重要。每當高峰期過后,潘凱歌會讓廚師長來到廳前,謙虛的詢問用戶對于菜品的看法以及建議,并做好相應記錄,以便后期進行調整。
此外,潘凱歌還會在月底突擊抽查烤師相關技能,幫助烤師反復記憶關鍵MOT,以達到技能熟練且按照標準流程操作的目的。
正是一直堅持反復的做產品診斷與產品治療,保障門店的核心競爭力,大仟里店才能在光明區的燒烤烤串好評榜上常居第一。
競爭診斷+治療
增強自身競爭力
潘凱歌的第二招是競爭診斷。每隔一段時間,潘凱歌就會針對附近商圈進行調研。周圍什么時候開了一家什么樣的店,店內營業時間是多少,店內客流如何等等,他都如數家珍。
有時候他也會詢問顧客的感受,找到自家門店與別家門店的不同之處,悉心學習他店之所長。當看到他店之所短時,潘凱歌亦會進行自我反思,看看自家門店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短板 。
經過長期的競爭診斷與競爭治療,潘凱歌從中收獲頗多,豐富了自己的運營技巧,不斷的增強門店自身的競爭力,使得大仟里店門前常有門庭若市的景象。
服務診斷+治療
增強顧客滿意度
如果說烤串是用戶可以見到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有形產品,那么服務便是顧客不可觸摸只能體驗到的無形產品。它對于顧客的整場用餐來說同樣重要。
餐飲行業有一個概念叫“峰終定律”,是指如果在門店用餐高峰和結尾的體驗是愉悅的,那么用戶對整個體驗的感受就是愉悅的。
顯然,在木屋燒烤就餐的用戶,體驗的高峰就是接觸到產品的那一刻,體驗的終端則在接觸到木屋服務的那一瞬間。
潘凱歌為了做好相應的服務診斷,在開業的第一個月,幾乎每天都會隨機選取10桌就餐用戶,進行問卷調研。而針對顧客提出的機會點,潘凱歌會在每周統一一個時間點召集大家進行頭腦風暴,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環境診斷+治療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底線,沒有安全,色、香、味都無從談起。
在平日里,潘凱歌教導員工必須按照5s標準嚴格執行門店的衛生情況,并通過問卷調研的方式讓顧客一起參與進來。
近年來,餐飲行業觸碰紅線的事例屢屢頻出。不少網紅餐飲踐行形式大于內容的原則,并未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要義上。而它們發展到最后,往往也如流星一般倏忽而逝,很難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席之地。
對于木屋燒烤來說,從來不搞形式主義,食品安全在木屋內部就是紅線。“我們愿意讓顧客參與進來,一起監督,我們也會以最嚴格的標準執行5s,保障食品安全。”
團隊診斷+治療
維持團隊活性
?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遠。在潘凱歌的背后,是一群充滿激情與熱愛的伙伴。
團隊診斷從團隊搭建時,便已經開始做起。招聘時的嚴格把關,便可以篩選出擁有強意向的伙伴。
此外,在團隊中樹立標桿,讓伙伴們都向著榜樣看齊,實現團隊的高效運營,也是維持團隊活性的方法之一。
談及與伙伴的溝通交流,潘凱歌認為,身為管理層,應當時常關注伙伴們情緒上的變化,及時發現伙伴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并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幫助。
人性化的溝通方式,會使得團隊的整體發展更加積極向上。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維持住團隊的活性,打造活力團隊。
管理診斷+治療
增強員工滿意度
在管理診斷上,他采用的是數據呈現、績效分析,加人員訪談的模式。管理的意義在于服務,服務的根本在于幫助伙伴提高收入、創造良好的發展路徑。潘凱歌會每月對標伙伴們的收入情況,對門店崗位進行合理調整與定編,力求讓每一位伙伴都能拿到自己滿意的薪資。
在發展晉升上,潘凱歌也為伙伴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訓練計劃,幫助伙伴們取得突破、實現自我價值。
小結:
潘凱歌作為一名新店長,在接手一個新門店時,沒有慌亂、不曾著急,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診斷上面。
?
從產品開始,到競爭、服務、環境、團隊、管理逐個突破,診斷、發現、解決。
?
從小問題著手,對門店做系統化的梳理,發現并解決存在于門店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細節問題。沒有經驗便創造經驗,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每一個店長進行借鑒和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