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的輝煌早在2011年就已結束,而如今的味千拉面,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多次轉型也未改變衰頹的結局,它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味千拉面發展史
據資料顯示,味千拉面始創于1968年,創始人為重光孝治,是一家擁有50年歷史的日式拉面品牌,其憑借著獨特的骨湯和匠心精神,將這碗拉面深深的烙印在了人們的心中。而味千拉面在中國的發展,始于1996年,那年的某一天,潘慰女士來到日本,嘗到了這碗大骨湯拉面,而自那時候起,她就對這碗拉面念念不忘。回到中國之后,潘慰女士左思右想還是對這碗拉面回味無窮,于是她決定要讓更多的人嘗到這碗拉面的味道,在1997年,她便將味千拉面帶往了國內,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味千拉面的門店。不負眾望,味千拉面在引入中國大陸之后就大獲成功,憑借著香濃肆意的骨湯吸引了不少人來吃面,而后味千拉面也在眾人的追捧下人氣越來越高,開啟了快速拓店模式。在此后二十余年的發展中,味千拉面在中國一直采取了先建廠后開店的策略。潘慰介紹:很多新店還沒開,就先建了工廠,設備、技術、管理人員都是從日本過來的。
而后味千拉面繼續擴張,1999年味千拉面進入了上海,緊接著在北京、南京、成都幾大城市相繼開出門店。直至2007年,味千拉面順利在香港上市,潘慰女士也獲得了“拉面女王”的雅稱。
而味千拉面的輝煌卻結束在了2011年,2011年時,味千拉面爆發“骨湯門”事件,其湯底使用濃縮液勾兌被曝光,原來消費者們吃的拉面并非“豬骨熬制”。

一時間對于味千拉面的謾罵開始蔓延網絡,網友們也憤怒的表示,“濃縮液勾兌的拉面居然也能賣那么貴,良心不痛嗎”、“這匠心的旗號還能打的下去嗎?”甚至不少網友開始在網上表示味千拉面難吃、毫無味道等等。
而“骨湯門”事件后,味千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餐臺周轉次數也驟降,從5.2降到4,隨后一路下跌至2019年的3.4,生意日益冷清。
日漸減少的顧客,讓味千拉面的擴張也變得非常慢:2010年,它們宣布要在五年開一千家店,可經過十年的發展,2020年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也未突破千家,數據顯示,2020年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也才769家。而也在同年,味千拉面發布盈利預警,表示2020年味千拉面凈虧或高達1.1億元。而2022年味千拉面最新財報也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營收僅為6.7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3.1%,凈虧損了1.07億元。
連續凈虧超億元,味千還有機會翻身嗎?
近日,#日式快餐為什么不火了#的話題登上熱搜,截止9月22日,已有超2億次的閱讀,超3800的討論次數,日式快餐為什么不香了?作為日式快餐頭部品牌,味千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餐易君通過網友們的吐槽和分享,總結了兩點,對于味千拉面衰頹的原因,網友們的觀點為:疫情+自身。不得不說,從宏觀上來說疫情對餐飲整個行業的影響確實非常大,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
在疫情的封鎖下,堂食受阻,人流也急劇下降,消費方式和消費需求也在疫情的催化下加速升級和改變。性價比一詞已經成為消費最大的核心所在。
都說后疫情時代是一個消費能力降級和消費需求升級的時代,而味千拉面的現狀來看,并不符合這兩個特點,它的價格并不便宜,客單價在30-40元之間。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能力,對于這種客單價的快餐,他們只會打上一個性價比低的標簽在上面。于是味千門店人流開始急速下滑,再加上物流加劇運輸成本的上漲,入不敷出。除了疫情外在因素的影響之外,味千拉面自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味千拉面的客單價過高,但無論是產品還是味道都數十年如一日沒有任何變化,消費者逐漸的就會覺得味道沒有過去好了,甚至在“骨湯門”事件之后,消費者對于味千的信任也降到了谷底。品牌老化是很多老牌餐飲都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這不僅僅是在日式快餐,中式快餐真功夫等也在面臨著這些問題。味千拉面無論是logo還是門店形象等都數十年如一日,這么多年來產品也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而這種老化的東西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也吸引不了當代年輕人。國內餐飲這十年來也迎來了爆發期,國內也誕生出了不少快餐品牌,在面食賽道就有和府撈面、西貝莜面村、遇見小面、重慶小面、剪花娘子、蘭州牛肉拉面等等。各地方特色面食開始逐漸出圈,就連蘭州牛肉拉面就跑出了不少新品牌,例如陳香貴、張拉拉、馬永記等。這些新品牌們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例如西貝莜面村,有著自身的北方味道,例如遇見小面、重慶小面,將川渝特色小面味道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新晉的蘭州牛肉拉面其也在不斷升級,無論是店面形象還是產品,都深得消費者青睞。

這些新品牌、新形象的沖擊讓味千拉面這種陳舊、老化的品牌越發沒了吸引年輕人的特點,這是一個年輕人主宰消費的時代,失去年輕人就相當于失去了市場。
味千拉面也想過一些自救的辦法,只是自救的辦法似乎是走偏了。味千拉面曾推出全時段套餐,消費者不僅可以在這里吃到印尼炒飯,還能喝歐式下午茶,甚至還推出過印度飛餅。但大家去味千是為了吃拉面,特別是在“骨湯門”事件之后,消費者已經對品牌失去了信心,它不但不去研究產品提升拉面品質,反而把升級放在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地方,消費者會買單嗎?自然是不會的,是以,未來味千拉面如果想要打個翻身仗,還需要認真的以產品品質為主,然后升級品牌,你認為呢?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