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不可否認,餐飲業目前還是處于持續升級發展的上升通道,各類變革和小創新層出不窮,這一點從高端食材下沉就足以一斑見豹。
    模式及產品的變革是近些年經濟發展的關鍵。在2019年的營銷峰會上,飛利浦·科特勒直截了當地指出,“五年內,如果你還在按照一樣的模式做著一樣的生意,那么你很快就要關門歇業了”。
    從樂觀的角度,每個企業都有五年的周期去做相應的模式變革;在悲觀的角度,其實用不了五年,在一到三年的小周期,市場總會冒出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在麻木者眼里,市場上還有大量幾十年不變的超級老店。從大環境來看,更有活力、更大體量的企業還是以求變為主
    在微觀的角度,高端餐飲近些年并不是很太平,因為一些高端食材總是會逐步下沉到大眾消費去,最早是人參、鮑魚、龍蝦、燕窩,直到現在,海參、花膠、和牛等高端食材也加入了百元人均消費的隊列。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大眾點評
    從高端到大眾只是餐飲業模式變革的一個小分支,模式的變化及變革看似線性,其實內涵更多的非線性來自于顧客需求的持續震蕩。這意味著,模式變化、變革與升級必然是要以顧客為中心的,食材、菜單、價格不過是工具,如何取悅顧客?這是一家餐飲品牌模式發展的必備修養。

    如何以產品取悅顧客?

    高端下沉是最直接的方法

    ?

    以北京烤鴨的變遷路徑為例,在大幾十年前,哪怕是北京人吃烤鴨也是逢年過節才有的樂事兒,之后生活慢慢好了,人們則到烤鴨門店來招待親友,經濟繁榮同樣帶來了競爭的加劇,慢慢地,烤鴨從數百元的人均下降到百來元再到幾十元就可以點上半只烤鴨,如果不想去店里,現在在外賣或者小店花十來塊錢也可以點一個烤鴨卷。
    基于競爭和發展的大勢推動,產品下沉是整個市場經濟的必然變化(之一),如果還在用老模式獲客自然跟不上現今的顧客需求。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大眾點評
    我們得注意到,烤鴨是餐飲業中規中矩的常態產品,因為它帶有一定的美食屬性,要知道,不是所有餐飲產品都有對應的美食屬性(也可以理解為每個人總有不喜歡的餐飲產品,如臭豆腐、肥腸、香菜等)。
    比如在一些中餐理念下,高端食材通常會和“食補”有著直接的關系,甚至食補的內涵高于美味,比如清代“參翅八珍”中有近半食材是沒有本味的,有些產品甚至本味也不好吃,而為了使之愉悅大腦,口欲是不能被拿掉的,廚師為了順應餐飲原則,自然要將之美味化(無味使之入)。
    在八珍中,花膠是一個較為廣譜的食材,比起燕窩和魚翅,它屬于有味的食材,再比起熊掌和鹿筋,它又不那么野和稀,因為有一定的餐飲屬性優勢,花膠可以做湯、做甜點、做小吃、做菜、做主食,甚至還可以拿來燙火鍋等等。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圖源:網絡
    近些年,我們也可以看到花膠這一食材在餐飲業的熊熊野心。以廣州為例,據小編了解,以花膠入食的餐廳的人均消費最低可以不到二十元,而最高可達數千元。在一些百來元人均的餐廳,花膠也足以作為特色引流爆品,還有一些花膠雞火鍋門店,目前還尤其受女性顧客青睞
    我們對比了一些高端食材平民化的消費評價,比起海參、燕窩這些,人們對于花膠菜品的贊美涵蓋了美味和滋補。一些顧客也直接表明,自己去買花膠要幾百上千,還不好做,去餐廳會更便捷一些。
    從點評來看,那些最早做花膠雞火鍋的人均客單價可不低,起步就是幾百,最高超過千元的也不少,而在近些年,一些新品牌把花膠雞湯、花膠雞鍋底的價格打到了幾十、百來元左右,高端產品的價格下沉通常最能愉悅顧客
    高端下沉是大勢
    大眾才是花膠的新藍海?
    在花膠類餐飲,我們以花膠雞為例,2010年之前以“花膠雞”為關鍵詞的注冊商家數量是“0”,而現今一年內注冊的花膠雞餐廳是總數的12%,可見花膠在餐飲類別的發展是有持續性的。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大眾點評
    我們還注意到,花膠這一食材最早更多只是出現在高端粵菜、江浙菜、閩菜餐廳,一般作為湯品。在小編看來,發展到現在,花膠產品至少完成了三大屬性蛻變:
    其一是發展屬性,從大湖大海的地域菜系進入了全中餐菜譜,比如川菜、東北菜、烤串餐廳,又從主食進入小吃類別。
    其二是侵略屬性,從經典傳統中菜進入了創意菜、西餐、法餐、日料、西式甜點等非中餐菜系餐廳。
    其三是變革屬性,即食花膠、即熱花膠(餐飲料包)相繼誕生。
    由此可見,花膠確實是一個好食材,它橫貫中西、跨越古今,既有餐飲美食屬性,又有食補養生屬性,可高雅、可大眾,可做大菜,也可以當甜點小吃。
    具體來看,花膠產品的餐飲化有兩個路徑:一是最為直接的產品化,比如在菜單中加入花膠菜品;二是將之作為招牌菜,比如花膠雞火鍋。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網絡
    產品化是最為便捷的方法,商家覺得花膠這個產品可以給消費加分,于是就將之加入了菜單,賣得好就持續賣下去,賣得不好也可以直接下線。以重慶火鍋為例,重慶火鍋本來是沒有花膠雞鍋底的,一些門店為了獲客,它們就在鴛鴦鍋中加入了花膠雞鍋底,有些則是提供花膠雞湯這一單品。
    在“芳村榕樹頭嘆佬雞煲”,它的花膠是單品化的,顧客可以在點煲的時候加一份花膠,也可以加入其它菜品做成小炒。在“炳勝”,花膠可以做成鹵水涼菜和湯品;在一些燒烤門店,花膠甚至還可以做成燒烤
    招牌化也屬于產品化的范疇,只不過高度不一樣,產品化不太需要考慮邏輯,比如茶館可以出花膠甜點作為特色產品,川渝火鍋店可以推花膠雞鍋底。而招牌化則需要考慮到品牌,比如花膠雞火鍋專門店,又比如“參花盞放”這家飲品店在品牌名后綴加入了“花膠飲”,門店關于花膠的產品除了花膠飲品外,還有花膠蛋撻。在一些鮮燉燕窩門店,鮮燉花膠同樣屬于招牌產品之一。
    我們注意到,花膠類餐飲的人均在近些年是持續往下走的,大概中高端幾近飽和,大眾才是花膠的新藍海。通過價格的下沉實現了客群的下沉,這一步也直接打開了花膠的市場廣度。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網絡
    從餐飲到零售再到零食
    花膠的飲食價值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
    ?
    在零售渠道,花膠有兩類產品,分別是即食花膠即熱花膠
    北京同仁堂、官棧均有即食花膠產品,有常溫的,也有走冷鏈的,為了討好女性顧客,官棧的花膠產品還有楊枝甘露、木瓜牛奶這些新口味。
    零售即熱花膠(菜品)主要以花膠雞、佛跳墻這些產品為主,即食花膠做到了開蓋即食,而即熱花膠基本得進行加熱作為菜肴。目前花膠的零售產品不僅進入了電商渠道,在山姆等大超市也是可以買到的。
    有意思的是,花膠零售產品還帶有零食的內涵,“花蕉記”將花膠和牛奶搭配,熱可變成飲品,冷可成為奶凍,常溫則是慕斯的形式,一份只有75克,品牌將之做成了多變隨身小零食。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大眾點評
    不過零售和零食有著諸多限制,要完全釋放花膠的飲食價值還得看餐飲,在所有花膠菜品中,花膠雞是最為常見的,它可以做火鍋、可以喝湯,還可以當主食或者小菜。
    作為火鍋,西南可以說是花膠雞火鍋分布最為密集的地理位置,西南短短幾年跑出了“不站·花膠雞”、“小紅袍·鮑魚花膠雞”、“花膠仔·海鮮打邊爐”、“圍撈·花膠雞”、“大永發花膠雞·打邊爐”等品牌,還有一些門店也將花膠雞和椰子雞放在了一起。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大眾點評
    在麻辣火鍋的洪流中,花膠雞靠好喝、鮮、食補、美顏等女性化需求闖出了一條新路,但是這條路還只是剛開始,而其它的,比如花膠飲品、花膠菜品則還沒能發展成一個新品類,只能充當菜單上的特色產品以及偶爾的小眾消費。
    從高端下沉到大眾、從餐飲到零售,花膠產品的勢能發展是有紅利的,這股紅利一分為二,餐飲的被花膠雞火鍋品類獲取了,零售的則落入了即食花膠賽道。
    實際上這其中有四個場景,從堂食的花膠產品再到外賣以及零售和復熱,堂食和外賣且不談,據公開信息,花膠電商到家零售的大多產品幾乎都是從代工廠出來的,但在產業鏈上,餐飲花膠品牌和零售花膠品牌還是分開的,各做各的生意,看起來互不干擾。
    中式滋補緊抓年輕人養生風口,花膠還有哪些餐飲價值待開發?
    ▲圖源:網絡
    花膠電商推出的理念是鮮燉,收到訂單后當天鮮燉、當天發出,一般是次日達或者隔日達,我們也看到一些堂食品牌推出了產品周卡,不過大多同樣需要提前一天預約,次日通過外賣到家。而一些花膠湯/花膠雞/花膠雞火鍋,或者是粵菜門店由于每日都要備貨,它們反而可以做到即配(只有外賣和堂食)。
    在整個需求方面,以花膠雞湯品門店為例,顧客到店飲食或者點外賣,吃得好了可以直接買花膠干貨禮包,又或者點一小份花膠甜點作為零食,可以堂食也可以帶走,又或者購買即熱包裝產品。
    近些年,餐飲業“養生”之風漸盛。餐飲和零售以及零食早有打通的案例,花膠類餐飲的消費鏈還可在目前的基礎上更加深入。
    依托模式變革來滿足顧客需求,以此取悅顧客并實現商家持續盈利,這同樣是商家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023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9:55
    下一篇 2023年3月13日 10:02

    相關推薦

    • 開業連續排隊7天7夜,吃一碗要等4小時,這家拉面館憑什么這么牛?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第 1359 期“一家日式拉面館,居然可以成為旅客到日本必去的“景點”之一。不一定是日本最好吃的拉面,卻經常人滿為患,被稱為“福岡第一”。2013年,在中國香港開的海外第一家分店,創造了連續…

      2017年7月31日
    • 盤點全球最瘋狂別致的9 大餐廳

      作為一名吃貨,您可能對全球各地的特色小吃、餐廳環境等都頗感興趣。那么,全球最有創意和最瘋狂的奇特餐廳都是什么樣子呢?現在小編就帶您詳細來了解下全球 9 大奇特瘋狂的餐廳以滿足廣大吃貨們的好奇心。1Dinnerin…

      2015年7月14日
    • 1元領福利!300+餐飲知識點一書搞定…

      學習任何一門課程/新知的基礎,都是詞匯。 ? 相聲界,我們需要了解逗哏、捧哏、包袱、柳活、貫口、現掛等詞匯;金融界,我們炒股需要懂得開盤、收盤、盤檔、整理、跳空、回檔、反彈的說法;游戲界,我們又要用開黑、大招、穩住、別浪、猥瑣發育等對話…… ?

      2020年10月28日
    • 【外賣管理】2019年Q3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吃耶小程序餐廳是一個聚集大批優質餐廳和活躍吃貨的平臺,可幫助餐飲商家把自己的線下業務擴展到線上,而不僅限于線下店鋪所能輻射到幾公里內的客流。此外,商家入駐吃耶小程序餐廳可享受“外賣永久0抽成”的福利。這…

      2019年11月22日
    • 賈國龍:我為什么要讓700余高管學曾國藩?只因西貝還不夠“笨”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說:曾國藩至誠至拙,他用最笨的方法做事,用最誠的方法待人。這就是我想要并一直在西貝推廣的理念。工匠精神是用最笨的方法做菜,西貝就是用最笨的方法做非常好吃…

      2017年4月22日
    • 紅程招聘(136期)|求職有驚喜哦!

      靜靜的春節走了,正如它悄悄的來, 我掏一掏褲兜,沒剩下一分錢財! 正所謂:吃喝玩樂無止境,小伙伴們,是時候把春節期間散去的賺回來了! 2016,第一波招聘活動來了~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就可以查看驚喜啦!招聘…

      2016年2月27日
    • 冒菜火鍋杯正走紅!一客一杯,麻辣誘人!所用底料是這樣炒的

      寒冬正值火鍋旺季 各位讀者朋友們紛紛 打電話、發微信 詢問火鍋串串麻辣燙培訓開課情況 但近期圣誕節、元旦接踵而至 餐廳生意異常火爆 各位廚師朋友們 工作繁忙,無暇外出 大家的困難 小微知曉啦 因此我們 將原定于12月25~27日的 第三期火鍋技術培訓 推遲至 2

      2020年12月19日
    • 讀懂餐飲業這20大事件,就會知道2019該怎么干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一起精進1856期中國餐飲創新大會,致力于打撈那些正在發生、還未流行的變化,那些還在多數人視野之外、卻終將走進消費潮流之中的變量。我們想做的一項打撈,是從2018年餐飲業發生的一系列…

      2018年11月16日
    • 木屋,一個實現價值的舞臺

      我2019年9月6日入職木屋燒烤大芬店,來到這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和同事之間的相處從來沒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名新員工,我是今年5月份從老家來到深圳,以前也是一直做餐飲行業,但老家發展有限,每個月只能拿2000塊錢的…

      2019年11月22日
    • 咖sir說 | 警惕!抹茶市場正遭受“流行致死”風險

      聽《咖sir說》,說說飲品行業那些事兒。大家好,我是咖sir。今天,說一說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抹茶行業正在遭受“流行致死”的風險。大家都知道,我的工作是喝好喝的。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到當地核心的商業體,去找找…

      2017年11月16日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