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咖sir說》,說說飲品行業那些事兒。
大家好,我是咖sir。
今天,說一說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抹茶行業正在遭受“流行致死”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我的工作是喝好喝的。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到當地核心的商業體,去找找有什么好喝的,算是一種職業病。
大約從一年前開始,我發現,抹茶店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的視線中,以至于到今天幾乎成了商業體的標配。
它們產品結構簡單,以抹茶冰淇淋為主打,配點飲品和小食;但客單卻不算低,一支抹茶冰淇淋大約要20塊,是普通甜筒的數倍;一杯抹茶飲品要35塊,差不多跟星巴克一個價位。
▲抹茶產品的客單價通常比較高
后來我們做了一下統計,不算不知道,原來市場上的抹茶品牌已經超過了100個;走在前面的品牌,門店已經超出了100家——與之相對應的是,2年前,抹茶還只是一種“口味”,一種類似調味品的存在。
這么短的時間內,出現這么多的品牌和這么多的門店,抹茶已經成為行業里最時尚、最流行、最有格調的元素了。而在中小投資者眼里,這也是這兩年里最為肥美的標的。
但這種爆發式的增長,卻讓我隱隱覺得不安。追趕潮流是餐飲服務業的本能,但很多東西過氣,就是因為“太流行”。
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在市場大爆發的背后,抹茶“流行致死”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一、泡沫和虛胖。
有抹茶從業者告訴我,目前一個省會城市,抹茶店開到15家左右,營業額下滑的就非常嚴重了。
二、商業模式易老化。
抹茶雖然火,但是你看,它的商業模式先進嗎?
三、市場易被做濫。
突然出現的藍海,跑馬圈地往往是品牌方做出的最基礎判斷。
四,體驗感難做足。
流行就像流星一樣短暫,不斷追求流行,配套的服務就難以做到位。
……
當然,并不是說抹茶已經沒機會。這個市場上仍有一些品牌在不遺余力地鉆研新的模式,比如關茶的零售模式,以及一些品牌探索的正餐化,等等。未來的機會一定是屬于這些不下牌桌、不斷迭代的創業者。
我想說的是,開店一要防止老化,二要控制流行。真正的流行,不是說你跳起來有多高,而是你在巔峰停留得有多久。
——以上節選自專欄《咖sir說》第11期內容。
收聽完整內容,及更多獨家干貨,可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訂閱。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