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店做餐飲七八年了,不只是身累,更是心累,想退出了

    下面是社群里一位老餐飲人分享的經驗,說到了一些痛點,也提供了一些建議:

    我一個八年前對餐飲什么都不懂的菜鳥,算是從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并且得到了收益,起碼養活了我和家人。但最近這段時間,自己感覺越來越累,這種累不只是身累,更是心累,所以,有些想退出了。

    我是做小餐飲店的,做過砂鍋、小面館、快餐之類的。從生意的角度講,目前正處于一個旺盛期,畢竟干了七八年,現在基本不太需要我親自動手,但是似乎沒有了剛開始創業的激情,而且覺得上升空間越來越小。

    我現在的店有40平米,翻臺率是有限的,店員基本上都是老員工。在一個地區做幾年后,基本上掌握了顧客需求,大概有多少也是固定的,所以說上升空間基本沒有什么。我現在考慮想轉行做其它服務業,正在醞釀當中。

    很多人普遍認為餐飲是暴利行業,其實呢,現在的房租,人工,食材等各項成本都在不斷增長,而且,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已經很低了。暴利,只存在于壟斷企業。像餐飲這個行業,現如今已經到了過度競爭的時期了,如果有人跟我講餐飲暴利那簡直就是笑話,說餐飲暴利的人只是看到開店的表象,并不知道什么是動態成本和靜態成本。

    動態成本就是米、面、油、火、菜、水、電這些是構成餐飲本身的成本,這些東西是隨著你的生意好壞變動的,而靜態成本就是房租、人員工資、水電費等等,你掙不掙錢都要付出的各項開支。比如一個煎餅動態成本可能只有2元,售賣價是5元,這時候有人就說你這是暴利,利潤都60%了,但你不算算他房租多少錢,人員工資多少錢,這些都加上的話他可能連20%的利潤都不到。

    要根據動態成本、靜態成本、毛利來計算盈虧平衡點,才能每一步走得“穩”一點,盡可能降低風險。

    說一說心累的原因:

    第一,招不到年輕的員工,每年我都為了招人頭疼不已。我們這里的年輕人基本上不喜歡做餐飲,嫌累嫌臟又不體面。即便出高于其它行業30%的工資也難以找到年輕的員工,特別是在我們這種小城市。店里現在的員工基本都是在我這干了兩年以上的四五十歲的阿姨。

    第二、因為難招到年輕的員工,導致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素質都不怎么高。說白了,只要不是傻子,在這個行業誰都能找到工作,很多時候就造成與員工溝通很困難,批評起來輕不得重不得;店里的制度也難以落地執行,一件事情你要交代很多遍,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所以有些事情你就不得不放棄。

    同時,告誡一些想餐飲創業的朋友,不要輕易嘗試,否則,如果不做好準備就盲目開始,虧死你。如果想做餐飲一定要自己先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歡餐飲,起碼基本的餐飲常識要懂,調料食材你能基本了解,自己在家做飯起碼不難吃,然后再了解當地的市場,會計算盈虧平衡點。最好在你想從事的類似的餐飲店里干幾個月,有助于你了解市場和整個流程,才能提高成功的幾率。

    我認為小餐飲成功最關鍵的三點: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我強調了三遍)。一個好的位置可以大幅提高你成功的概率。所以,選址要多花點時間,寧缺毋濫,沒有好位置,寧愿不開店。如果沒有好位置也將就,就是為開店而開店,等待你的很可能是焦頭爛額。

    很多人,包括行業內的一部分人,都認為開店就要什么都做才掙錢。實際上,真正賺錢的店是那些只做單一產品的店,相對還省心道理很簡單,提供的產品少了,你進貨的原材料品種就少了,但量卻足夠大,這樣你可以拿到最優惠的價格、最好的食材,你需要的人手也就少了,同樣的營業額,你賺到的比開雜貨鋪賺到的多得多。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132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8日 07:01
    下一篇 2023年3月18日 07: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