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6日 | 第【601】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一個挑戰,包含了多個領域的知識技能
羅胖在跨年演講上,說沈祖蕓老師告訴他一句話“世界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組織起來的。”乍一聽,這句話好像沒什么新奇的,甚至會覺得,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我舉個例子,昨天晚上,我在錄制24堂餐飲吸金課的第二課《菜品吸金術》。你看,錄制這個課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問題,一個挑戰。首先,菜品相關的專業知識,得有吧。比如這節課程,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講如何設計打造吸金菜品。下篇,講如何推廣吸金菜品。這兩部分,就是不同的兩個領域,但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對這個挑戰。肯定不行,既然要錄制課程,那就還得需要錄制課程的專業知識。沒錯,直接用手機錄制課程,是最簡單,最方便的。那請你回想一下,手機錄制的效果,體驗好嗎?如果我的學員,是要戴上耳機來聽呢?如果你經常刷頭條,看視頻,會發現有些視頻的背景音樂賊大,都蓋過原聲了,是不是體驗很差?所以,我要求的標準,至少要比手機直接錄要更好一些。讓聽的人舒服,才會有更多人愿意聽,不是嗎?第三,修剪編輯的知識和技能,也得會吧。用入門版專業錄音筆錄出來的音頻,你還得進行修剪編輯,并制作成符合平臺上傳的格式。才能進行交付。第四,課程只做好了,還得會推廣,會賣吧。不會賣,課做的再好,銷量也不見多好。你看,就這么看似簡簡單單的錄制課程,細分下來,涉及的領域都不少。所以說,這一個挑戰,都是多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不要拒絕新鮮事物
人過了28歲,學習能力就會大幅下降,35歲以后,下降的更厲害。這不僅僅是因為年齡,還有我們身處的環境,生活壓力等等。比如說,上班族,每天8-10個小時,都在工作,好不容易下了班,還得忍受地鐵,堵車的困擾,耗費一兩個小時才能到家,到家都累成狗了,恨不得馬上葛優躺,刷刷劇,放松一下,就這還得時刻警惕手機響,微信叫,萬一需要加個班啥的呢,那里有時間學習。再比如說,開飯店做餐飲的老板們,這可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帶早餐的,基本上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是常態。那么對他們來說,別說不想學了,就是想學,也是非常奢侈的事情,畢竟時間有限呀。一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退化,二來因為生活壓力,時間緊缺,學習并接受新鮮事物的通道,就越來越窄了。但更殘酷的,是面對現在變化這么快的環境,不學習,不提升,又不行。這幾年都說販賣焦慮販賣焦慮,焦慮哪里是販賣來的,那些焦慮,不都是大家心里本來就有的么。所以,面對這樣的環境,無論如何,也不要把自己學習與獲得新鮮事物的通道關閉。更不要僅僅只專注在某一個領域的學習,對于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可能此生都沒有機會成為某個領域頂尖的專家,但我們可以成為在某個領域相對專業,且在多個領域都有積累的人。就是你迎接挑戰,處理問題的能力會更強,你的競爭力會更強。藝多不壓身
以前老人總說,藝多不壓身,這句話我到現在也依舊認可。我之前接觸過多個行業,曾經也為沒有成為行業專家而糾結。但后來我發現,完全沒有必要,那些令人仰慕的專家,都是百萬挑一,甚至千萬挑一的人。都是幾十年,甚至是一生深耕積累,才有了那樣的成就。我一個普通人,人家研究學問的時間,可能比我的年齡都大,又有啥好糾結的呢。于是,我就去學那些感興趣的東西,跨行業的,跨領域的,都去了解,吸收,這個也會點,那個懂一些。越積累越多,看問題也就越來越透徹,也正是這些積累,才支撐了我做咨詢。比如說,一家餐飲店生意不好,這里面有營銷推廣的問題,有管理的問題,有菜品的問題。這些都是很容易看到的表象。尤其深入到人與人的關系中,更是綜合知識和技能的運用,不是只會單一技能,就能解決問題。顧客的問題,可能只有10個,但做咨詢顧問的,得知道100個,才能應對這10個。如果沒有“藝多”這個條件,這件事情想做好就很難了。如果你也想生活和工作中少一些問題,那么我推薦你踐行“藝多不壓身”這句話,逐漸你會發現,解決問題會更輕松。不要拒絕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就去研究,去了解。哪怕這些眼前不能給你帶來收益,但未來不知道什么時候,你一定會用得上。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