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 | 第【565】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別撿芝麻,要抱西瓜
–張大寬
撿芝麻,丟西瓜
我們有一句老話,叫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句話可謂婦孺皆知,好似人人都懂。但現實的世界中,能懂的人,實為少數。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勤于“撿芝麻”,而忽略了真正需要去撿的“西瓜”。
群里搶紅包
之前我一個朋友把我拉進了“人才交流群”,說里面都是各行業的老板,希望能幫我對接一下業務。
群也是新建的,大家都挺有新鮮感的,于是就玩了一個“紅包接龍”的游戲。
由群主發了第一個紅包,之后由手氣最佳的人繼續發紅包。
期間有幾個小時我沒有看手機,之后群消息的數量就變成了999+。
點進去看了一下,他們一直在玩這個游戲,滿屏幕都是幾塊錢的紅包飛舞,都是謝謝老板的表情包,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當晚我給朋友發了個紅包,感謝他的好意,然后就退群了。
這個游戲,不算什么新鮮玩意,相信你之前也玩過這個游戲。
那么請你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游戲,能給人帶來什么?
賺錢嗎?
大概率是不賺什么錢的吧,而且手氣越好,發出去的錢越多。
對個人有什么成長嗎?
如果有的話,可能就是手速的提升。
那么假設,玩游戲的這段時間,是你生命最后的幾個小時,你會用這幾個小時,和他們玩這樣的游戲嗎?
大概率不會吧。
我相信在這個時間中,一定能做一些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哪怕是陪孩子玩一會,陪家人聊聊天呢。
這幾個小時,與生命最后的幾個小時,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不是嗎?
為了撿那點芝麻,丟了更大的西瓜,真的好嗎?
為省錢全都自己干
之前遇到幾位老板,在店里都是親力親為。
比如說店里的排氣扇壞了,自己帶著工具就去修,店里的煮面桶壞了,也是自己動手修。
開了一年店,生意不溫不火,自己成了全能修理工。
問他為啥這么干,他說找別人來要花錢嘞,人工費現在這么貴,自己在店里又沒事,自己順手就干了,也省錢啊。
聽起來好像是沒什么問題。
但對于老板來說,什么是芝麻,什么是西瓜呢?
我來假設一下,這些問題,老板一概不動手,通通花錢請人來做。
然后把自己的時間,全部投入到“如何把自己的店經營的更好”上面。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我幫幾位老板做過這樣的調整,讓他們學會花錢請別人做事,學會通過別人來解決問題,讓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結果是,他們自己不那么焦慮了,也有了時間陪伴家人,也有了時間思考如何經營的更好、讓團隊更有戰斗力,業績也跟著上來了。
曾經有人問我,你說這個聽起來有道理,可如果我花了錢,把時間騰了出來,最后也沒有啥改善,請人的錢不就白花了嗎?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滿眼都是芝麻,看不見西瓜的思維方式。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段時間他們能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能創造更大的效益。這段時間,本可以用來撿西瓜,可偏偏滿眼都是芝麻,看不到西瓜。
20平米的“小吃城”
之前有幾篇文章都說了這種情況。一家面積很小的店,卻整出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單品。活生生的一家20平米的小吃城。
這也是餐飲里面非常經典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吧。
喬幫主回歸蘋果的時候,發現蘋果的產品線非常亂,產品很多。但這些產品沒有一個能打的。
于是,他將這些產品列成表格,一項一項的砍,砍到最后,只剩下了個位數的產品。然后集中所有力量,將這幾項產品做好,做到爆,才讓蘋果走向巔峰。
在他眼里,之前的產品線,都是小芝麻。不應該繼續在這些芝麻上浪費時間,應該去尋找那個大西瓜。
那么對于這些“小吃城”來講,道理是同樣的,看著幾十種上百種單品,真正能賺錢的,能打的沒有幾個。
之前我問過一位老板,你家店里賣得最好的是啥,他想了半天,也沒說出來。
如果店里連一個“大西瓜”都沒有,都是一堆“小芝麻”,又如何能撐起一家店呢?
再比如那些看別人賣這個賺錢,自己也上一個,看別人賣那個賺錢,自己也上一個,耗時耗力到最后,也只賺了一點芝麻錢。
與其如此,為何不潛下心來去尋找自己的那個西瓜呢?
要西瓜還是要芝麻,你自己說了算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個理其實大家都知道。
但知道,并不意味著“懂”,并不意味著能做到。
畢竟,芝麻太多,我們很容易被芝麻蒙蔽了雙眼,而忽略了西瓜的存在。
這個世界上西瓜比芝麻要少,那么想要撿西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還要不斷修煉自己撿西瓜的能力。
而這些,恰恰是大部分人不具備的,所以這世界上撿芝麻的人多,撿西瓜的人少。
也正因如此,才給了那些愿意撿西瓜的人更多的機會。
要西瓜還是要芝麻,你自己說了算。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