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不賣隔夜肉”的獨特經營策略,錢大媽在社區生鮮賽道站穩了腳跟,之后受到資本青睞拿到多輪融資,估值一度達到了250億。
關店消息曝出不久,錢大媽官方立即回應稱:“低估了北京房租壓力……”
北上的錢大媽為何會“鎩羽而歸”?這個一路被資本推著走的生鮮品牌究竟將走向何方?
2020年12月,錢大媽北京千鶴家園店與彩虹新城店悄然開業,標志著錢大媽正式進京,這也是錢大媽開拓北方市場的重要一站。
1、“大門緊鎖,設施搬空”,錢大媽北京全部門店停業
近日,有消息曝出著名社區生鮮品牌錢大媽在北京的全部門店都已經關閉,且該區域的加盟業務暫停開放。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北京“錢大媽”生鮮食品連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15日,2021年12月6日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而從去年11月起,北京錢大媽的部分門店就開始陸續關停了。
記者從天眼查上看到,北京“錢大媽”生鮮食品連鎖有限公司的12家門店目前都已停止營業,其中9家門店注銷。
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豐儀南路的“錢大媽”生鮮食品的門店,這里的招牌上“錢大媽”三個字已經看不到了,而且門店大門緊鎖,里面的設施也全部被搬空。
關店消息被曝出之后,“錢大媽生鮮官方”于1月19日發布聲明回應,稱“開拓市場過程中的調整,屬于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
“經過和加盟商的共同探討與評估,我們決定暫停當地門店的業務。北京市場有它的特殊性,我們低估了北京市場的難度,更低估了北京市場房屋租金高企帶給企業的經營壓力。
門店單日客流量未達到預期水平,如果繼續發展需要更多的投入。經過公司綜合評估后,我們計劃將更多資源投入在相對穩定且成熟的市場。”
此外,錢大媽還計劃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在相對穩定且成熟的市場,在這些成熟市場加大預制菜的研發和投入。
自2020年對外大擴張以來,北京是錢大媽正式宣布退出的第一座城市。但縱觀錢大媽這幾年的擴張之路不難發現,其發展早已“危機四伏”。
2012年,在東莞一家農貿市場開豬肉專賣店的馮冀生,第一次打出“不賣隔夜肉”的口號,生意一時極為火爆,但卻因為被周邊商家排擠,最終離開了東莞。
之后,馮冀生在深圳福田開出第一家社區生鮮店,取名“錢大媽”。他把之前“不賣隔夜肉”的商業模式如法炮制,以“每晚7點開始打折,每隔半小時再降一折,晚上十一點半后免費派送”的銷售策略,很快虜獲了社區居民的心,正式打響了市場知名度。
并于2014年開放加盟,此后門店數量快速增長,到2019年時達到1300多家店。
這之后不久,錢大媽就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19年12月,錢大媽完成D輪融資,引入基石資本、兼固資本等投資者為其投資10億元,當時錢大媽估值達到85億-100億元左右。
在資本的助推下,錢大媽馬不停蹄地開啟了全國擴張。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錢大媽在7個月內將門店數提升至3000多家,平均每月開出143家新店。
截至2021年10月,錢大媽已在全國30多座城市開出了3700多家店,在社區生鮮店領域可謂“首屈一指”。
數據顯示,在2019年,公司全年營收超70億元,較2018年實現翻倍。2020年,公司營收突破百億大關。
而在錢大媽成為資本的“香餑餑”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加盟商們不僅賺不到錢,還虧掉了自己的本金,有人甚至虧掉了一套房。
去年9月份,一則《央視曝光錢大媽加盟商虧損內幕,有加盟商一年虧40萬元》的報道,讓#錢大媽加盟商虧損品牌方獲益#的話題沖上熱搜。
為了快速獲客,錢大媽采取激進的打折方式,多數顧客會養成特意等到打折時間再來光顧的習慣。最終培養出一波喜歡“薅羊毛”的顧客,導致門店菜賣得越多,虧損就越大,最終陷入了一個“賣得越多,虧損越多”的怪圈。
因此,加盟商的利潤遠到不了招商人員口中的“20%~30%毛利、一年回本”的水平。事實上,不少加盟商撐不過一年,有網友控訴自己賣房加盟錢大媽,投入170萬元,但在近一年的經營中,平均每個月虧損3-5萬元。
與此同時,由于南北方在生活飲食習慣的差異,發跡于華南的錢大媽在“揮師北上”的時候還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水土不服,這也是其敗退北京的原因之一。
南方天氣炎熱潮濕,東西容易變質,當地人就習慣按頓買菜吃。可是北方天氣寒冷,北方人民習慣一次性買大量生鮮蔬菜囤起來。消費頻次上不來,門店日客流量就會很低,而錢大媽的日清模式,需要每天有足夠的客流才能保障門店正常運轉。
據了解,錢大媽90%的門店都是加盟店,以至于很多人說,“賣模式”賺取加盟商的錢,才是支撐錢大媽如此快速擴張的根本。
如今爆發經營隱患的城市,也并非只有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成都、長沙等南方城市,也出現了不少錢大媽加盟商發布的轉讓信息。
錢大媽的品牌成長離不開資本的助推。數據顯示,錢大媽在2015年至2019年共完成了5輪融資,金額累計超10億元。
但資本投資不是做慈善,他們投的每一分錢背后都有自己的目的,對于被投企業而言,一旦接受融資,未來幾年就是給資本交答卷的時候了。
于是,為了給資本呈現出“亮眼”的數據,錢大媽氣勢洶洶地在全國“跑馬圈地”。D輪融資完成后,其啟動了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武漢、長沙、成都、重慶的招商加盟,之后又進軍北京,擴張勢如破竹。
去年4月份、8月份,錢大媽還兩次傳出了IPO消息,人們紛紛猜測其是否有望成為繼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后的又一登陸資本市場的獨立生鮮品牌。
2021年4月份時,彭博社稱,錢大媽擬赴港上市,擬集資4億至5億美元。且計劃上市前,將再進行一輪融資,籌集20億元令其估值可進一步提高至最多250億元。
雖然當時錢大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階段公司并未有上市計劃,對于該傳聞不予置評”。但據其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上市的方向是明確的,只是時間表尚未公布。
如今,伴隨著錢大媽退出北京市場的消息,外界對于錢大媽加盟模式和發展前景的質疑越來越多。天眼查顯示,自從2019年完成的近10億元D輪融資,錢大媽到目前再沒有更新融資信息,上市的事也沒有后續。
而在生鮮這個高損耗、低毛利的賽道,資本的風向幾乎就決定了品牌的生死。這兩年,隨著資本在生鮮領域的押注變少,經常有中小生鮮平臺暴雷、倒閉的消息傳來。前不久,美菜網、叮咚買菜還都曝出了裁員的消息。
撤城、加盟商虧損……層層陰霾籠罩下的錢大媽,或許正欲憑借預制菜這一新風口繼續和資本“牽手”也未可知。
錢大媽和資本“牽手”的這幾年,雖然借資本的力迅速形成了規模,但是這當中有多少“身不由己”或許只有錢大媽自己知道。
從拉面到現包餃子,再到預制菜,資本永遠不缺造風口的品類。“你若優秀,資本必來,你若衰敗,資本必逃”!
坐不住了,奈雪開“戲院”,正式進軍新中式點心賽道! 文和友再次“變身”!能否解決異地擴張“水土不服”? 疫情“兇猛”,餐飲又陷“至暗時刻”!只要活著,總會有翻盤的機會!